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研究

2020-11-24 23:22张晓宇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道德观德育工作中学生

张晓宇

(辽宁省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处 辽宁 营口 115000)

如今已是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边缘,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为学手树立健康的三观,同时也可以优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基于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在网络功能的革新下,实现德育教育的思想深化,让德育教育得到实效性的发展,从而发挥信息化手段的育人功效,让学生在德育认知中得到全面性的发展,继而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道德情感观念。

1.利用信息技术,创优德育氛围,深化学生的思想观

良好的道德行为离不开健康的思想观念,这也就说明,在进行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时,学生道德意识、道德思想的深化是其基础所在,都说环境育人,对于这一德育教育而言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在健康德育氛围中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优化,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观、生活观,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立“德育论坛”在这一论坛上我们可以及时为学生推送典型的德育教育案例,让学生展开评论分析,在这一信息交互平台中营造德育氛围,让学生在个人简介的探讨交流中得到德育思想的深化,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质性发展,或者,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手段进行“德育教育主题活动”结合“祭英烈”“法制安全教育日”“世界健康日”等活动展开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这样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又摆脱了单一乏味的德育教育模式,还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在解答学生成长忧虑的环节中实现学生健康思想的树立,让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延伸。

2.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德育平台,规范学生的道德观

学生成长是德、智、体、美等整体化的变化提升的一个过程,在传统的德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说教法、讲授法的教育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健康思想的转化,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建设,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合就不同了,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自主性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通过德育平台的建设,规范学生的道德观,为学生健康的行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例如,我们可以建立“校园德育网站”在这网站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立“德育在线、校纪校规、校园生活健康报道、校园德育活动”等内容,让学生通过登录校园网站得到道德观的培养,通过这一网站的建设进行学校德育新闻的宣传,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助力,或者,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班级网络平台设置,为学生配置成长资料袋,在这一网页中,让学生对自己每一天的成长状况进行自我认识,在科学化信息的管理中实现学生道德观的转化,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学习状况、性格特征等有一个充分的自我认识,从而实现学生德的塑造,增强学生的健康行为的发展。

3.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家校合作,拓展中学德育渠道

对于学生德育的教育而言,要想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融合,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家校合作平台的建设,通过云校家,帮助学生建设一个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从而避免学生的两面性发展,让学生得到道德行为的规范,在德育教育渠道的拓展中实现中学生德育工作的质性提升,例如,在云校家这一平台中,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成绩、上课的状态、学习动态、教学进度、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心理动态班级建设与管理等内容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又可以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发展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以便于家长和学校可以实时更改教育计划,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计划策略,在提高家教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及时疏导学生的德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这一德育渠道的延伸中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格局创新。

总而言之,对于信息技术下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而言,我们既要遵从学生的发展特性,同时也要丰富教育渠道,最终使得学生得到道德情感、道德思想、道德行为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实现信息技术下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质性提升。

猜你喜欢
道德观德育工作中学生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谐图趣语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