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呼吸操训练对COPD 患者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1-24 02:32王红梅张丹潘丽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1期
关键词:呼气吸气实验组

王红梅 张丹 潘丽文

COPD 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持续性以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患者发生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肺泡和气道异常以及有毒气体或颗粒影响,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我国4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在8.2%左右。现阶段,临床上针对于COPD 的治疗方法以激素和吸氧联合治疗为主,配合支气管扩张剂改善肺功能。本次医学研究针对改良呼吸操训练对COPD 患者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龄33~68 岁,平均年龄(51.5±14.3)岁,病程3~26年,平均病程(15.3±11.5)年。按照不同治疗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 例。对照组中,男29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50.6±13.6)岁,平均病程(14.7±10.5)年;实验组中,男29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52.1±15.2)岁,平均病程(16.3±1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肺功能金标准检查确诊为COPD,且符合2013 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的相关规定;②本次医学研究前30 d 内无急性发病史;③FEV1 预计值区间为30%~80%;④无其他支气管系统合并症;⑤患者无长期吸烟史或是已经完全戒烟。

1.2.2 排除标准 ①临床资料不全或是中途退出临床研究者;②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沟通障碍者;④合并胸部或是骨关节疾病患者;⑤临床研究前有呼吸康复锻炼治疗史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COPD 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COPD 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或演示图册等方式接受改良呼吸操训练,选择两名经过专业培训的专科护师以及两位临床外科医师,对患者开展改良呼吸操训练指导,具体措施:①缩唇呼吸。患者闭口由鼻部吸气,缩唇缓慢呼气4~6 s,每次持续15~20 min,练习2 次/d。②腹式呼吸。患者保持卧、坐、立位进行吸鼓呼缩方式练习,一只手置于腹部,另外一只手置于胸前,保证胸部不动,呼气过程中保证腹部最大限度回收,吸气过程中用手对抗压力鼓起腹部,呼气时保持缩唇呼吸状态,呼气时间应为吸气时间的1~2 倍左右,首次练习时间为5 min,随后增加10~15 min/次,2 次/d。③全身呼吸操。通过下蹲、弯腰、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扩胸等动作结合的方式进行练习,首先进行吹蜡烛火焰训练,保证蜡烛火焰与口唇之间距离为15~20 cm,且气流倾斜时不熄灭,连续练习10~20 次;其次是双腿交替抬起练习,屈膝90°后抬起吸气、放下呼气,反复向斜前方击拳练习,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 次/d;最后是双手活动练习,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 次/d,双手置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上移吸气,下滑呼气,10~20 次/d。训练标准为患者自己感觉稍累而无呼吸困难。④中医护理。参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六字诀VCD”以及“健身气功·六字诀”视频进行习练六字诀呼吸操,以鼻纳气,纳气有一,谓吸气,以口吐气,吐气有六,谓吹、呼、嘻、呵、嘘、呬,鼻吸口吐,吐气有声,以五行相克的顺序进行习练,以预备式开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肺功能指标,通过SENSORMED-ICS-6200 型肺功能仪(美国森迪斯公司)对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6 个月后的肺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包括:FEV1、MVV、FVC、FEV1/FVC。全部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有专科医师进行测量,并依据美国胸科协会(ATS)的肺功能测定标准采取质控措施,标准为间隔3 min 进行3 次测量并取最佳值。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总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患者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焦虑症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越高,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抑郁症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越高,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社会活动情况采用社会功能量表(SFRS),评分越高,患者社会活动能力越差。生活质量采用呼吸问卷(SGRQ),包括有无咳嗽症状、有无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持续时间、有无喘息症状等,评分为1~5 分之间,评分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体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总分100 分,患者评分越高,则满意度越好,判定标准:非常满意:评分>80 分;满意:评分为60~80 分;不满意:评分<60 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实验组治疗和护理后,FVC、FEV1、MVV、FEV1/FVC 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社会活动情况、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COPD 是一种呼吸科临床常见病,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发展,COPD 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都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1-3]。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特别有效的COPD 治疗方法,虽然药物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单一药物无法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肺功能,而与常规治疗方法结合的呼吸功能训练则在改善患者换气功能和肺泡通气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和价值[4-7]。

呼吸困难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其临床症状会进一步加重,这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对其日常活动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临床上通常使用呼吸困难评分的方式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性进行评价,也可用其评价呼吸困难与其他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8,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除常规呼吸系统表现以外,还存在焦虑、抑郁、悲观、影响睡眠、运动受限等负性心理情绪问题,这都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10-12]。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更加关注。COPD 患者接受改良呼吸操训练,有助于调节其肺内气体交换能力,让腹肌参与呼气,进而降低呼吸时的氧消耗[13-15]。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和护理后,FVC、FEV1、MVV、FEV1/FVC 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社会活动情况、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COPD 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改良呼吸操训练,有助于其肺功能的改善,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呼气吸气实验组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没事多练壮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