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职税收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2020-11-25 10:52何红梅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三观职业道德税收

何红梅

(安徽省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安徽 宣城 242200)

以就业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教学目的是大多数教师的教育理念,在社会不断发现的今天,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各行各业输入创新性人才成为了各高校的主要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过于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容易缺失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这种现实状况极易造成学校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才出现德不配位的情况,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中职税收教学中思政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各大中职学校中,税收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流于表面形式,教师注重重难点知识点的讲解对于思政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往往选择一带而过的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实际的教学相结合,更多时候只是将职业道德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独立讲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重视理论教学却忽略了实际性的教学工作。教师建立的考评机制并不完善,税收思政教育往往以理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以成绩的形式展现出来,而这种方式无法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准确的评判,使税收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成为了“纸上谈兵”的一种形式。

2.在中职税收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方法策略

2.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在中职院校,教师更注重的是教学水平的提升,对税收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一般会比较漠视,在税收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应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始,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俗话说“言传身教”,教师的德与行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此在税收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应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始,明确思政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使之贯穿在整个税收教学的实际工作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备渗透思政教育的意识,最终达到使思政教育贯穿整个课堂教育的目的。教师应有意识的对自身进行思政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以保证在税收教学中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2.2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树立正确三观思想。在开展税收教育工作时经常会面临一些问题,教师单纯的理论式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式的进行学习,无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和吸收。因此中职税收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将思政教育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在与学生进行日常交流时,将思政教育慢慢渗透进去,以此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三观意识。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导入,利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组织各种各样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活动,比如“辩论赛”“小组赛”等等,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思政教育的建设之中,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

2.3 融入案例模拟演练,加强现实警示教育。在税收教育的课堂之中,会有很多实际性的场景出现,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实际性的场景进行实际性演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职场中是专业技能知识重要还是职业道德重要”,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违背税收职业道德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不断的接触和了解,在情景演练中将将法制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了解在真正的社会环境中触犯税收职业道德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借此机会进行思政教育。通过融入案例进行模拟演练的方式明确了税收职业道德的内容分及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此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识明确职业道德底线,以此来达到在中职税收教学过程融入思政教学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入警示教育的环节,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约束,树立学生的道德及法律意识。

3.结论

总而言之,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中职学生的税收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通过融入案例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警示教育,以此来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整个税收教育的过程中去。教师应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保障中职生在税收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猜你喜欢
三观职业道德税收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五毛钱的“三观”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