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教学设计策略分析

2020-11-25 01:28马艳杰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句段爬山虎古诗词

马艳杰

(河北省迁安市第六实验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当前语文教研活动的热议话题,各学科教学为了实现高效所采取的措施都离不开对课程的深入研究及课堂处理技巧的科学运用。其实语文高效教学无非抓住教材的本、控制好对教材处理的度,就能做到教好书、把教活书,学生就能学透每个知识点,学透知识点才能把它恰当的运用到需要的地方去,这就是语文高效课程设计中最核心的内容。把每一个知识点点拨到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能真的很透、很准,这样在考核或训练中才不会出差错。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立足实际学情,善于创新和改变,挖掘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给小学生提供自我进步的空间,使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了知识体验感和获取的愉悦感。笔者将从古诗词教学重视背景介绍,导读课教学抓住文章细节,作文课教学积累典型句段等层面具体介绍语文高效教学之策略。

1.古诗词教学重视背景介绍

我们深深知道,中国的古诗词文化既丰富又精深,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确实能很好的陶冶文化情操,助其形成高尚的品格和科学人文素养。但是通过真是的教学情况反馈可知,很多学生都感觉学好古诗词太难了,不能全面客观的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本意,久而久之,对古诗词认知有了避难意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的介绍和作者当时身份的全面了解,为小学生准确理解全诗做好铺垫。比如讲部编版小学语文《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庐山后创作的,客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感悟古诗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先给学生介绍写作背景:时值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奉诏去汝州接任团练副使一职时,在去汝州的途中过九江之地,和故友参寥共游览美景庐山,亲眼目睹了庐山的秀美景色,由此触发了苏轼的创造思维,写下此诗。讲完背景以后,小学生都这首诗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想知道苏轼写的这首诗都讲了什么,提高了对古诗词的融合度。语文教师要带领小学生详细的探究古诗词内涵,深化小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如为什么苏轼在庐山中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在我们的周边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吗?

2.导读课教学抓住文章细节

在导读课的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写作结构、修辞或者描写手法等纯语文性知识细节,该让学生摘抄的就必须摘抄,该模仿训练的一定不要忽略这个环节,让学生建立知识积累本,对这些进行量的积累,经常回忆复述,最终能熟练说出每各层面的知识,积淀丰富的语文常识性知识,这都是高效语文课程建设的细节之处。比如讲部编版小学语文《爬山虎的脚》当中,语文教师把握住纯语文性知识细节,首先给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结构,作者分别从爬山虎生长环境、植物的叶型、茎叶颜色等方面去描写爬山虎,并运用了“触” ——“巴”——“拉”——“贴”等词语描述爬山虎的生长特质,这样便于小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然后,语文教师给小学生讲述课文选用的写作方法,并让小学生进行仿写。“茎上长叶柄的地方……”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这一写作手法,不仅生动且很形象,充满生活气息。小学生都跃跃欲试,纷纷用比喻的方法造句,课堂语言氛围十分融洽。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建立句段积累本,将学到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本子上,这样不仅增加了知识储备,还为语文写作打牢基础。

3.作文课教学积累典型句段

在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要指导好学生主动去积累课本中的典型句段,如描写秋天的片段或者是描写人物的句子等。要教给学生学会从生活中主动观察人或事物,多与人多向沟通,发现周边的人或者事物的独特之处,及时整理交流,最终能达到触景生情、随意而发的目的,高效的语文教学难题不攻自破。比如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建立一个积累典型句段的思维导图,如风景篇、纪实篇、情感篇、历史篇等等,小学生积累的句段五花八门,有的是抒情句子,有的是古典诗词,还有的是日常俗语,可见小学生们的确对语文有了足够的重视。小学生将自己的积累本与同学交换,互相分享,共同进步。比如要写一篇关于情感之友情的作文时,小学生就可以用到积累本中的素材,用上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等诗句。当小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喜好以后,就会自觉积淀写作元素,再也不会发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同样也会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益处。

综上,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符合大教育、新教育观的要求,对应用语文在实战中的运用大有帮助。语文教师定当恪守语文课程实施规律,挖掘教材深度和学生潜力,利用已有的信息手段辅助语文课堂环节设计与教学任务实施,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另外,我们还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知识点出现的形式,构建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文学视野,使小学生跟上新的教学需求。

猜你喜欢
句段爬山虎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爬山虎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爬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