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物放在一起读

2020-11-26 03:07黄珺
十几岁 2020年13期
关键词:白娘子情深慈母

◎黄珺

我们读很多文章,读很多书,你有没有把一个相同类别的文字放在一起读过呢?

比如,我们读了《牛郎织女》,还可以读读《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娘子》等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且,都是在讲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爱”。

比如,我们读了《伯牙鼓琴》,还可以读读李白和杜甫互赠的诗,以及余秋雨的《世间最深的友情,皆是久别后的重逢》等等。它们都是在说知音,且,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之间的“友情”。

还比如,我们读了《慈母情深》,还可以读读吴冠中的《父爱之舟》、高尔基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等。它们都是在说父母的爱,且,我们作为孩子,该如何理解这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当然,除了文字,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各种艺术作品中去读同一主题的内容。

比如,你可以听一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欣赏一下《白娘子》的越剧;你可以唱一唱周华健《朋友》,看一看徐悲鸿与黄君壁之间的友谊画作;你可以听一听筷子兄弟的《父亲》、许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也可以读一读北岛的诗《给父亲》。

把事物放在一起读,不止于读文字,更有读声、读画、读生活。

读生活是什么呢?

关于主题“父母的爱”,除了读关于父爱母爱的文字、听父爱母爱的歌,还可以去与自己的父母交流啊!这是最鲜活的“文本”,更是最动人的“歌曲”。

把事物放在一起读,能让我们更完整、深入地理解与感知这个事物。要知道,每个事物都是多角度的,要读好它,需方方面面沉浸、边边角角梳理。

把事物放在一起读,会让我们更宽容、更豁达。无论是《慈母情深》,还是《父爱之舟》,抑或是歌曲《父亲》《父亲写的散文诗》,都是在告诉我们:父母与子女,有最深沉的爱,也有共成长的无奈。

猜你喜欢
白娘子情深慈母
论方成培《雷峰塔》中的“宿命论”思想
发胖也有好处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黑皮肤的“白娘子”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永远永远爱你
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
『慈母手中线』——我们可能没读懂的一句诗
峡谷情深
从来缘浅,奈何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