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唯物史观思考

2020-11-26 04:26黄立石
西部论丛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

摘 要:马克思唯物史观整体理论架构的出发点是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当代中国的唯物史观,既要坚持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在理论层面予以创新,又要在现实层面予以实践摸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益实践探索,是从实践层面向哲学层面理论探讨和突破。其旨在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成果,是对唯物史观的实践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形态;人的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和出发点

人的发展问题始终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之一,但是“人的全面发展”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在实践层面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目前尚未确立标准和尺度。传统唯物史观将社会发展归结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把生产力看成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一思路将马克思的人文关怀切切实实地遮蔽了。反思这一传统,重塑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人文关怀,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史观成为当今时代的的理论主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布局的提出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是继承几代中國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思想成果,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成就的结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唯物史观当代形态的有益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形态的伟大成果,它展示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是可行的、走得通的,是能够造福于民的,也是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借鉴的。

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唯物史观的关注点是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规律,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其社会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唯物史观区别于一般的人道主义和乌托邦空想的地方就在于将生产力的发展尺度放在首要位置。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是唯物史观不同于庸俗的经济决定论的根本之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在“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他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1] 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个人存在、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人的全面发展对生产力发展具有能动作用。在马克思文本表述中,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俞吾金教授看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个人身上的统一。”[2]首先,科学精神要求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精神的升华本身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也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其次,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良好社会制度的建立,还可以营造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风气,这都是为激发人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人文主义精神的大力弘扬对于人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为“生产力本身就是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3]

二、对人的关注是唯物史观应有之义

长期以来,理论界在探讨唯物史观时,更多地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往往淡化甚至忽视人的发展问题。众所周知,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阐释唯物史观时,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人学空场”,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早就把人丢掉、抛弃、消融了”,“马克思主义至今是个无人地带”[4],最后得出马克思唯物史观见物不见人的结论。甚至在我们的传统哲学教材中,正统的阐释者们在阐释唯物史观时,将更多的精力阐述物质生产生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将唯物史观简单地理解为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而涉及到人的问题,在文本中只是简单地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这些简单的阐释无疑消解了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高度重视。大量文本表明,马克思始终将在人的发展问题作为自己研究问题的中心,只是随着马克思所处环境的变化,马克思研究问题必然跟随实践有所调整,只是前期和后期的切入点有所不同。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马克思要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结构的剖析,彻底揭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科学的面纱(在当时的条件下,政治经济学被视为科学,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官方科学。马克思认为这将社会发展的真实现状切实遮蔽了,所以有了理论转向),但是这并不妨碍马克思将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他要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彻底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勾勒出人类发展的前景。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5]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之上,生产力是物质生产生活中最活跃的的因素,生产关系的结构、性质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因此,生产力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变迁归根到底是生产力作用的结果,但这一结果并不是否定了其他因素的作用,更不能由此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归结为“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正如恩格斯所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和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6] 在这恩格斯也明确指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要素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在这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解读现实生中的生产和再生产。很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经济因素归结为唯一确定因素,历史发展过程是由物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传统唯物史观理论建构中,大部分理论者将人类社会演进和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两对矛盾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确实马克思的大量文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对这两对矛盾的辩证运动有过确切分析,这样的表述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马克思并不仅仅关注这一矛盾运动,因为贯穿这一矛盾运动的是人这一主体,仅仅阐释两对矛盾的辩证运动会将人置于无根的状态。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表述两对矛盾运动,因为马克思对于生产关系的结构、层次和性质的分析,以及对于上层建筑中政治、文化、习俗等等的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一理论分析,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有过最为准确的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动力被归结为两对矛盾范畴的推演,而马克思将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主体的地位切切实实地遮蔽了。这不利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整体性建构,也将马克思的人为关怀消解了。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当代中国唯物史观的生动实践

“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7]是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从五个方面勾勒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并且在之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它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其着眼点就是要用新发展理念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继承几代共产党人关于对社会普遍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以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为指导,系统地展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体现了我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又深化了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唯物史观思考和创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人类社会是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各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但是我們也应该注意到我们必须恰当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初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对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科学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物质保障。但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之后,我们就必须改变这种粗放经济发展模式的片面认识,因为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资源会枯竭、环境会恶化等等,这些现实要求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行为方式、发展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不仅仅指的是上述五个要素的发展,还有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也就是全体中国人民,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8]因为全体中国人民才是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与成果享有者。一方面,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和努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之源。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上为人民营造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环境,以激发人民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热情。如果社会中充斥着不公平、不正义、不和谐等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因素,必然会导致社会活力、激情和创造力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全体中国人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我们提出了“先富带后富”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民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力,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们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贫富差距、社会矛盾也在凸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关注这一现实,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真正意义上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体中国人民共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建立了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由此开始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建设。中国共产党深知只有依靠人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才能拥有未来。只有真正建成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社会,才能赢得广大老百姓的真正信任和真心拥护。这也是总书记所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原因所在。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真正关心的也是自己的生活质量是不是提高,自己的诉求是不可以得到满足。在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国家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方面实现重大进步,众所周知,这五个方面都是与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也关联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当前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从国际层面上,全球经济低迷,政治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从国内层面上,中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是不是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这一基础之上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不是可以得到满足,这是人民最关心的。归根结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实现改革成果共享,最大程度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停留在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上,更重要的是将以人民为中心视为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践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人文精神。马克思认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9]马克思为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实践路径,那就是将对世界本源的追寻放置于市民社会,放到人这一生命个体的实践上,并将社会历史的发展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这有力地证实了人在社会历史的核心作用,并且为社会历史的生成和演进提供了一种合乎历史和逻辑的理论解释。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对唯物史观的的深入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协调推进问题必会成为当代中国唯物史观深入思考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践上开启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当代建构的新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诠释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随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贯彻落实,人的全面发展必将在21世纪的中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2] 俞吾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之我见[J],《探索与争鸣》,2002.8.

[3] 于桂芝.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思考[J],《三江论坛》,2006年第3下期,第36页.

[4] 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5页.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10-28.

[8] 习近平.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人民日报.2013-3-28.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页.

作者简介:黄立石(1991-),男,河北衡水人,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