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摭探

2020-11-27 00:50曹林林
成才之路 2020年28期
关键词:体系政治思想

曹林林

(牡丹江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也随之到来,其对各领域、各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大数据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个性化与精细化的服务,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因此其教学模式必须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借助大数据的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文章简述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大数据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提供了人们看世界的一个新维度。大数据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受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数据信息,而且种类丰富多样,这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深化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方式。

2.有助于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大数据拓展了教育时空,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容、过程和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与精细化、亲和力与针对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3.能为动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教师难以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大数据能够改变这一状况,为动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如大学生一般会通过微博、QQ、微信等社交工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社交工具来收集、整理信息并加以分析,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方面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认为他们的核心工作就是教学,“重管理,轻服务”。教师往往以自身、教材为主体,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单向的灌输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要求学生被动服从课堂,这使得师生关系紧张,实际教育效果较差。

2.教育内容方面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符,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如一些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性,同时理论性较强,很少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叙述,导致学生难以理解。

3.教育评价体系方面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实际教育效果欠佳。一方面,很多学生仅仅依靠记忆通过考试,却没有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精髓;另一方面,教育评价体系往往只能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却无法检验学生真实的思想道德水平。

4.教师专业性方面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还不够完善,部分教师缺乏专业性,教学能力不足。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高校选拔师资人才时往往看重学历而很少考察实际能力、录用之后很少对其进行系统培训、部分教师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大数据观,深入了解大数据的生成规律,重视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提高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推动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与精细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1.注重转变思想观念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注重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数据思维,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要时刻对数据保持敏感意识。当今社会各种数据随处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数据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要依据大数据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各类数据对工作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平台。定量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对于社会科学领域尤为重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很多现象和行为变化可以被数据化。高校要与时俱进,密切联系社区、教育部门、企业等,获取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数据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库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2.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体系

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体系,动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大数据体系的构建,当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隐私保密体系。在大数据时代,想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建立严密的隐私保密体系。这是因为大数据具有透明化的特点,可能会对大学生的隐私权造成侵犯,因此构建隐私保密体系尤为重要。二是构建大数据预警体系。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高校借助海量的数据分析,可以对大学生的一些行为、态度、性格进行预测。比如借助微博、QQ、微信等工具,可以对大学生某一时期的心理状态、行为特征、思想状况进行判断,从而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对其进行个性化、精细化的专业辅导。三是构建大数据管理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大数据分层管理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有专人负责。同时,要重视多部门的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能由单个部门完成,应该注重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借助动态的大数据系统共同解决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3.组建专业的大数据教师队伍

大数据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大数据人才队伍,组建专业的大数据教师队伍是提高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保障。大数据专业人才可以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要素,并借助数据化手段和方法完成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遇到的各类问题。因此,高校需要适应互联网的特点,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相应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打造一支具有大数据思维的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数据采集、分析、运用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语

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深入。要注重转变思想观念,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体系,组建专业的大数据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不断对工作方法加以创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体系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