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多维思考

2020-11-27 19:42雷,张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优势防控特色

张 雷,张 涛

(西安航空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77)

2020年初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召开会议指出,应对这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全国上下一盘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这场人民战争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总体战和人民保卫战,地方启动一级防控,社会各个系统联防联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和配合国家采取的严格防控措施,中国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再一次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一、疫情防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考量维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紧密相结合,回答了新时代把制度体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坚定制度自信的系列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必须进一步加强立法,因而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仍需不断完善。

2020年伊始,武汉突发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疫情牵动着全球关注的目光,也从全方位考量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否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对国家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的重大考验,具体包括以下维度。

(一)政治维度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单双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毛泽东曾经说过:“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生命线”。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资源,使得各级党群组织和党员个体统一在指令下发挥不同层级作用,而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从而把制度层面体现出的政治优越性发挥到最高程度。

(二)人民维度

在钟南山院士的号召下,庚子鼠年春节不出门、不聚会、不聚餐。14亿人民听从安排,从自我做起,强烈有效干预疫情传播。因此,发挥制度优势,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正所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更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最大范围凝聚共识、最大程度激发力量。“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同时,我们看到,为建设火神山医院,数千名工人放弃休假、昼夜鏖战。我们更看到,在武汉疫情防控前线,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物资不断汇聚;在各地联防联控工作中,只有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才能全民动员,织密疫情防控的大网,筑牢联防联控的基石。

(三)执行维度

为了有效阻击疫情,与死神赛跑,中国基建再刷世界纪录、中国速度再次震惊世界——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外媒纷纷赞叹中国速度!随着疫情的发展,武汉市从2月3日起迅速协调集中收治确诊轻症病人的大型医疗场所,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成方舱医院。“启用大空间、多床位的‘方舱医院’,这是中国采取的重大公共卫生举措。”启用方舱医院切断传染源.这是国家在当前关键时期的关键之举,是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与医疗的一个重大举措。在疫情进入到关键决战时刻,贯彻落实“四类人员”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等措施,最大程度发挥主动效能、主动作为,从而牢牢掌控了阻击疫情的主动权。

(四)效能维度

制度的价值在于治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发挥制度优势,决胜防控疫情,需要把有利于抗击疫情的各项规章制度盘活用好,强化制度落实,激发制度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这场生死攸关的阻击战中,需要更多体现了争分夺秒、雷厉风行的中国速度。反观对比,疫情以来,西方的医疗体系接近恐慌——当新冠来临,全球疫情仍在加剧蔓延,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疫情新的“震中”,美国的情形同样非常糟糕。从目前的局面看,西方多个国家的疫情似乎已经失控,短时期内很难扭转,能够尽量减少病例和减缓死亡人数的迅猛增加已属不易[2]。

(五)宣传维度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党对舆论媒体的科学引导,战胜疫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不断加大信息发布的时效、力度、广度,增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权威性和针对性,对群众的疑惑及时解答、对社会的关切及时回应、对舆论的关注及时解读。通过表情包、书画、诗歌、歌曲等内容形式,运用通俗化、接地气、易接受、善传播的方式,实现防控知识的科学普及、直观解读、通俗传递,让群众对疫情有全面、真实、清楚、透彻的了解和理解,从而稳定民心、凝聚民心。把人民群众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胜利之本、成功之基、力量之源,凝聚疫情防控工作的价值共识,坚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做到自觉、自律、自控、自管,使每个人都成为疫情防控链上积极的、负责任的、有正义感的一环。每个人都意识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不仅是要求,更是义务和责任,丝毫不能放松、丝毫不能轻敌、丝毫不能侥幸、丝毫不能大意,始终保持决战的姿态,从而最终取得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

(六)监督维度

2020年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紧扣“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的主题,就推进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提出明确要求。在农历新年伊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中央指导组及时发挥监督作用,通过约谈相关责任人、及时免职不作为干部等对外释放了“失职失责者,必将受到严肃问责”的强烈信号。2月13日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有力监督保障执行,继续紧盯疫情防控责任落实、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强化政治监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例如,经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委组成调查组,赴山东省就任城监狱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等,由此可见,通过充分发挥监督问责的制度优势,为疫情防控筑起了坚实的思想防线和责任防线。

此外,在这场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各方社会力量所迸发出的巨大正能量——如“最美逆行者”、公益组织捐赠、志愿者奉献、包机接回滞留海外中国游客、海外华人慷慨解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空前团结,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正如《欧洲时报》报道:面对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展现了非凡勇气与韧性。以上是疫情防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考量维度,下文笔者将重点分析疫情防控策略与中国特色社主义制度优势的逻辑关联。

二、疫情防控策略与中国特色社主义制度优势的逻辑关联分析

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习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3]国务院新闻办2月20日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建国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病毒来势之汹、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之大,堪称前所未有。中国战“疫”,彰显大国担当,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也经受考验。笔者认为这次疫情防控策略与中国特色社主义制度优势的逻辑关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理解中国制度显著优势的核心要素[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宗旨。从制度生成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中国传统制度文化资源,借鉴其他国家优秀制度建设经验,领导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党的领导构成推动中国制度生成、完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主导力量,并确保中国制度始终朝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与西方国家的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远大政治理想和光荣奋斗目标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的领导目标、领导理念和领导路径的综合性反映,为广大共产党员践行初心和使命提供了制度载体。在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此次疫情蔓延扩散的紧要关头,党中央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使得疫情防控工作得到科学及时的全面部署。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迅速统一思想认识、密切沟通协作,形成了抵御疫情扩散蔓延的强大合力。

(二)价值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关心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重视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生产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具体制度形态。人民群众是制度运行和国家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回答了制度建设为了谁、制度建设依靠谁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将坚守人民立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逻辑起点,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我国国家治理的全部活动中。人民群众是“中国之治”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的力量之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新时代更好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福祉、激发人民活力进行了制度设计,用健全的制度体系巩固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此次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项疫情防控政策和治理措施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才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后盾。

(三)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5]中国制度深蕴“传承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在中外文明交融中彰显制度优势。在疫情阻击的关键时刻,制度优势的进一步发挥,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效能,“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正是制度优势之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更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

(四)功能逻辑

任何制度安排都蕴含了特定的功能设定,并体现相应的权力配置和运行程序。疫情发源地(武汉)不断升级的防控措施(从“封城”到“拉网式排查”等)增强了化解这场公共危机的信心,特别是外界(国际舆论)对中国战胜此次疫情抱有的信心。一方面,在凝聚共识之后,中国应对重大事件的制度优势被充分释放——全方位的多层级防控网络渐次形成;另一方面,经历过各类重大事件的考量,中国社会所累积的应对经验,包括信息公开透明度、医疗资源的协调、防控物资的调配,病毒的筛查、疫苗的研发,与国际社会及组织的沟通……都较为有序。正如外媒评论“我们更应该相信这些年经过多次大灾大难、重大事件、公共危机考验,并已将经验教训内化为国家思维的中国的效率与韧性”[6]。而随着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对重大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与抗击彰显了诸多环节所构成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的显著优势[7],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呼吁向中国“取经”。世卫组织访华专家组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认为,有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

(五)文化逻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的精神基因再次显现——在“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向核心疫区前进的铿锵步伐中看到了众志成城、在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集体行动中读懂了大爱无疆、在建设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速度中感受了中国力量……我们有着几十年来积累的综合实力储备,也有克服困难的教训和经验,源自制度优势凝聚起的精神力量就是我们更加自信的巨大引擎。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感慨的那样,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三、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的多维路径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8]。因此,有必要从疫情阻击防控中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思考和实践,不断探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基本路径。

(一)着眼于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提升抗击风险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来源于其所内蕴的强大制度功能。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会议强调,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疫情期间,有些外国媒体撕下了伪善的面具,有人在外国社交媒体上公然发种族歧视的帖子,这种带有典型西方冷战色彩的行径与当下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潮流显然格格不入,所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9],不断增进中国制度的现代文明品格,这是在面对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风险挑战中愈加充满中国制度自信的坚定底气。在现代社会中,制度体系中的利益主体往往是多元的,其目标导向和价值诉求也具有复杂多性的。这就要求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完善的协调均衡和统筹整合机制。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各个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配套衔接、相互耦合,能够满足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地域面积、市场体量等诸多复杂条件要求。从制度本质上看,我国国家制度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办难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性质制度安排的显著标志。这就要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党的领导,攻坚克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磅礴力量。

(二)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长效治理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为了最好地实现系统的目的,对系统的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研究的科学方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五大新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疫情防控仍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然而“两个百年”之于2020年的重点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任务也刻不容缓,所以需要定准彼此间的结合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10]所以,不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未来竞争必然是国家制度优势的决定体现。

(三)着眼于价值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发挥舆论宣传和价值引领作用

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线,以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为契机,有机地融入青年学生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教育中,把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典例,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更加坚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凝练和优化青年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正如李兰娟院士说,这次疫情结束后,应给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让青年一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议国家从制度设计上,把高地位高待遇高福利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学生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所以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责任,不断实现思想教育观察时代、解释时代、引领时代的担当,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把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实践转化成鲜活的思想教育体系。

(四)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从疫情防控的实践逻辑到结果效应等方面全方位解读“中国之治”的内涵,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融入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例如:在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体现出了国家的一种决心,其意义是深远的,是步入现代国家的一个关键,从法律与制度上体现生态保护意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全面呈现。

四、结语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人民生命财产得到保障,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也逐步开始复课,社会发展稳定,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党的领导,都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决策,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不断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更加复杂,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疫情防控就是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之一,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和领导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优势防控特色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特色种植促增收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画与话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