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博物馆“民族摇篮”展区中的史前彩陶

2020-11-27 07:31赵博
关键词:泥质史前彩陶

□赵博

黄河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先祖在黄河流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郑州黄河博物馆的基本展陈,以“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从多视角展示了黄河的自然、人文与治理的历史。

“民族摇篮”展区,是黄河博物馆展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陈列的史前彩陶器琳琅满目,引人入胜。 布展深入挖掘黄河彩陶的艺术价值,让观众全面了解史前黄河人的艺术追求,进而理解黄河史前文明的发展与融合。 更为重要的是,彰显其主旨要义,揭示黄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摇篮所体现的中华主体文化的特征,让人们在参观中真正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1]。

一、黄河彩陶文化

彩陶,是附加于陶器之上的一种实用艺术表现形式。 黄河流域是中国史前彩陶分布的主要区域。 史前,黄河匠人使用多种色彩的矿物、植物类颜料,将各种具象的动植物类与抽象的几何纹样和图案涂绘在未烧制的陶坯表面,然后入窑烧成装饰性极强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有学者指出,这样形成的彩色纹样和图案,与陶胎结合紧密,经水洗之后也不易脱落[2]156-180。 这一本质性的特性是史前彩陶和后世汉代彩绘陶器的最大区别。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领先世界,先民开始在这里定居并过着聚居式的生活,各种磨制石器、骨器用于生产、生活。 手工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 制陶业高度发达,原始宗教、建筑、纺织、绘画、陶塑、天文、数学、音乐、契刻文字(刻画符号)等得以开创,黄河流域迎来了文明曙光。

陶器,是“民族摇篮”展区的主要陈列器群。 作为实用器物的陶器,是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 尤其是彩陶,它还是史前黄河人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一种艺术品,如黄河波涛中的浪花一样璀璨、亮丽,传递着黄河人对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热情。 彩陶作为黄河文明艺术的代表,展示着史前黄河先民的艺术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

黄河史前彩陶,最早出现于裴李岗时代的老官台文化。 自此,直至仰韶文化晚期,彩陶艺术在黄河流域绵延5000 多年长盛不衰,可以说我国彩陶的主源就在黄河流域。 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包含彩陶文化的遗址有很多,遍布黄河上中下游。特别是黄河中上游,是中国史前彩陶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从老官台文化(距今8000 多年),至半坡类型文化(距今6800 年),跨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4000 年),到距今4200—3600 年的齐家文化, 上下跨越5000年,诸多史前彩陶文化遗址伴依于黄河两岸。

二、黄河彩陶文化的地域时代特征

黄河上游,是中国史前彩陶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从距今8000 多年开始,延续5000 年连绵不断。 它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以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 因其华丽的纹饰风格而为世人所重视。展陈通过实物和高清图版,彰显了黄河史前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震撼力。

出土于青海同德宗日遗址, 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的舞蹈纹彩陶盆,是人像类彩陶的代表。该器物高14.1 厘米,口径29 厘米,泥质红陶,施黑彩, 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的群舞人体图案, 分别为11 人和13 人。 人物身着圆球形装束, 其形象与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的人形略有不同, 画面采用简洁明快的构图, 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原始人群集体舞蹈的生动场景。 (图1)

出土于甘肃临洮, 现藏于黄河博物馆的双耳神人纹壶, 也属于人像类图案。 该壶泥质红陶,高35 厘米,口径10.4 厘米,底径11.5 厘米,腹部附有双耳, 平底。 颈部以下及腹部饰神人纹。 (图2)神人纹,即当时先民心中的“蛙神”。“蛙神”,有类似蛙的巨大的腿部,在其神奇发达的腿上,不仅足部长有足爪,在腿的关节处也长有足爪, 十分突出地显现了它驾驭水的非凡能力。 这是先民对于心目中的驾水神灵的一种仰慕和敬重。

甘肃天水杨家坪出土,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对鸟纹彩陶壶, 则是典型动物类图案彩陶的代表。 该壶泥质红陶,高14.9 厘米,腹径25厘米,口径11.1 厘米,底径13 厘米,施黑彩,壶颈部饰平行条纹, 其腹部之上绘有两组展翅相对的变形鸟纹,腹下一周绘垂弧纹。 (图3)

出土于甘肃临洮, 现藏于黄河博物馆的双耳圆圈网格纹罐,是几何纹样图案类型。该器物泥质红陶,高11.2 厘米,口径10 厘米,底径5.5厘米。 其腹部绘六个圆圈,分两组,圆圈中间填有十字网格纹或方格纹。 用十字网格纹或方格纹,是一种象征,指代田地。 (图4)

“民族摇篮” 展区中的另一件双耳回形纹罐,则是另一个类型的几何纹样彩陶。双耳罐出土于甘肃临洮,藏于黄河博物馆。 泥质红陶,高9.5 厘米,口径9.1 厘米,底径5 厘米。口沿内侧,饰两条窄条纹环绕, 其下又绘制一圈短小竖带纹,颈部以下绘制回形纹饰。回形纹饰,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主要装饰图案之一。 (图5)

“民族摇篮”展区陈列的黑红彩旋涡纹的双耳壶,是黄河博物馆藏品,它体现着一种彩陶和黄河水之间的特殊关联。该器泥质红陶,高39.5厘米,口径9.8 厘米,底径14 厘米。 其颈部以下及腹部绘有旋涡纹。 (图6)采用的手法是,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态势, 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 这是典型的大旋涡形状的彩陶。 涡纹图案,是先民对水的崇拜、歌颂和赞美。 构图将柔和的弧线和醒目的圆点巧妙结合, 艺术地构成一个简明的装饰带。 这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甘肃省博物馆藏的旋纹彩陶瓶、 红陶旋纹尖底瓶,作为一种水器,从器形、纹样上更为浓重地彰显了黄河彩陶与黄河水文化间的密切关系。旋纹彩陶瓶,陇西县吕家坪出土,泥质红陶。该瓶高26.8 厘米,口径7.1 厘米,通体施黑彩,颈部绘弦纹、圆点纹,瓶身绘前后对称的大旋涡纹,艺术地表现了河水涡深流急、波涛汹涌的宏大气势。(图7)红陶旋纹尖底瓶,也是器施黑彩,颈部绘平行条纹,肩腹部绘四方连续旋涡纹,其间饰有犹如浪花四溅的圆点纹。 (图8)构图规律而不呆板,纹饰繁盛而不拥挤,疏密有致,动感强烈。 用这种涡流图案装饰专用于汲水的尖底瓶,更能引起无限遐想,颇具匠心。

图3 对鸟纹彩陶壶

图4 双耳圆圈网格纹罐

甘肃甘谷西坪出土的仰韶文化鲵鱼纹彩陶瓶,则采用了动物类纹样装饰。 该瓶通高19 厘米,口径6.8 厘米,底径7 厘米,腹径14 厘米。瓶腹绘黑色人首形的鲵鱼图案, 一双短臂向外伸出,全身为斜格纹,尾部弯曲。(图9)同在黄河上游甘肃秦安王家阴洼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其口径49 厘米,高15 厘米,上腹部使用黑彩绘出两组变体鱼纹。 (图10)可以看出,仰韶文化中彩陶动物类纹样的装饰风格, 深深影响着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彩陶,在豆荚纹彩陶钵、红衣彩陶钵两件器物上,则是以抽象的几何图案显示。两件器物分别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王岗和三门峡庙底沟, 但器物彩陶的装饰风格却有着诸多相似点。 豆荚纹彩陶钵,口径14.4 厘米,高7.6 厘米,泥质红陶。 外壁口沿下,饰有由黑彩弧三角纹、圆点纹、竖线纹组成的复合纹饰带,形似豆荚。 (图11)红衣彩陶钵,高10 厘米,口径18 厘米,泥质红陶。腹上部施红衣,绘有由黑彩圆点、粗线、弧三角纹组成的纹饰带。 红地黑彩,相得益彰,反映了当时先民的审美观念,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装饰方法。 (图12)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八角星纹彩陶豆,1974 年出土,是典型的大汶口文化彩陶。 其主体图案八角星纹, 属典型的山东新石器时代图案纹饰,在大汶口文化中颇富特色。 该彩陶豆,为泥质红陶,施深红色陶衣,高29 厘米,口径26 厘米。口沿外折,深腹,下为喇叭形足。口沿,以白彩绘底,赭彩绘直线纹及三角纹。 腹部,用白彩绘有方形空心八角星纹,并用黑彩描边。足上,用赭彩绘底,白彩绘对弧线纹。其间,用条形纹相间隔,足饰圈状纹。 (图13)

相比较, 就八角星纹彩陶豆图案的显著地域性特征而言,1978 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彩陶钵则表现出更多黄河流域彩陶文化的个性。 此件彩陶钵,通高11.2 厘米,口径18.6 厘米,腹径27.8 厘米。 泥质红陶,敛口,圆唇凸起,宽圆肩。腹壁斜直内收,小平底。肩部,以白彩做底,绘深红色和黑色等色彩的弧线三角形、直线及卵点等纹样,构成一个球形(或称圆灯笼样)图案。(图14)图案醒目,色泽艳丽。可以看出,无论是器形还是纹饰, 都和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同类器物极其接近。

中国彩陶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文化分布的核心区域。 彩陶文化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三大主流文化: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其各具特色的纹饰与造型,代表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内涵。

图5 双耳回形纹罐

图6 黑红彩旋涡纹双耳壶

图7 旋纹彩陶瓶

图8 红陶旋纹尖底瓶

图9 鲵鱼纹彩陶瓶

图10 鱼纹彩陶盆

图11 豆荚纹彩陶钵

图12 红衣彩陶钵

在近5000 年的彩陶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三种彩陶文化也在不同的时期相互影响、 相互制衡。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以仰韶文化最为发达,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等9 个省区。 仰韶文化,又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两个类型, 年代为公元前5000 年至公元前3000 年, 是一个延续长达2000 余年的彩陶文化群落。

大汶口文化, 是黄河流域下游地区著名的史前彩陶文化集群,年代大约为公元前4500 年至公元前2400 年。 早期阶段,大汶口文化只分布在现今的山东和苏北地区, 它的最南端不过黄河界,向北到达鲁北地区,西边在运河两侧,最东部到黄海。随后的中期阶段,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南北两端并无多大变化。近年的研究表明, 当时的发展迹象已开始有了向西发展的态势。晚期的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徽以北、河南以东。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时候,其分布范围不断向西拓展,已扩展到了如今河南的东南部一带。

马家窑文化,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 年。 考察马家窑文化,它是一种通过仰韶文化不断向西延伸出的地方类型的彩陶文化。 马家窑文化, 分为早期的马家窑类型,以及晚期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半山类型的分布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经有逐渐西移的趋势; 而马厂类型彩陶的分布则较半山类型更为向西。

三、黄河彩陶文化见证黄河文明的大融合与大发展

黄河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在不同区域间彩陶纹样的继承与交流中得以直观体现。 黄河彩陶,从最初简单的点线初创纹饰,到半坡和庙底沟文化时期彩陶装饰风格转变为鱼、鸟等象形动物纹样和抽象的几何形纹饰。这一时期,地纹表现方法大量被使用,抽象的多重几何组合纹样成为彩陶的基本风格。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风格影响了后期的马家窑文化,旋式连续构图以及由此演化出的四大圆圈纹成为新的主体风格[3]。

从最早的老官台文化,直至仰韶文化晚期,彩陶艺术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连绵延续, 长盛不衰。 周围地区的其他史前彩陶,数量较少,且出现的时间也较晚。 因此,可以确认,我国彩陶的主源就在黄河流域。从考古学视角观察,黄河流域第一次文化交流与融合也正发生在这一时期。彩陶文化,从物质文化上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大融合、大发展。 学者研究显示,彩陶文化作为一个艺术与信仰的载体, 在大河上下广泛传播、扩散。

黄河彩陶文化产生之初的仰韶文化彩陶,彩绘以红地黑花为多。彩陶花纹的显著特色是,多为动植物纹饰,写实性动物纹主要是蛙纹,也有龟纹、鱼纹和鹿纹,数量不是很多。另外,还有人面纹。在彩陶纹样中,占比最多的是抽象几何形花纹,以直线、折线、直边三角、网格等纹样为基本要素。 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文化装饰风格,深度影响了后世的马家窑文化。前文介绍的双耳神人纹壶, 就是接受了仰韶文化人物纹样及蛙纹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人像类图案。 马家窑彩陶的演变,还有另一条主线:旋纹圆圈纹组合—折线大圆圈纹组合—四大圆圈纹。 这是黄河上游地区前后相续、 一脉相承的彩陶纹饰主题元素,也是主要的演变脉络。它的源头确定无疑是庙底沟文化, 旋纹与圆圈纹组合正是承自庙底沟文化彩陶已经出现的构图[4]。物化于黄河彩陶纹样中的族群意识、 宗教文化、 艺术思维, 随着彩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传播不断扩散、交流和融合,体现了史前黄河原始族群宗教艺术思维与生活实践的相互交流与认同, 更标志着深层次的文化大融合。

图13 八角星纹彩陶豆

图14 彩陶钵

图15 花瓣纹钵

就黄河下游的彩陶文化而言,从出土器物看,装饰艺术不甚发达。 直至北辛文化晚期后,才有少量纹样简单的彩陶出现。 至大汶口文化早期,彩陶器物的发现依然较少。 据此,有学者推断,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彩陶装饰,主要是在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5]129-134。 从彩陶纹样的构成看,黄河下游有弧边三角纹、圆点纹、勾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毛边菱形纹、波折纹等。 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彩陶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大汶口文化彩陶装饰手法较单一, 出土数量较少,花瓣纹等植物类变形几何纹明显受仰韶文化影响。 大汶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纹饰,是八角星纹,与黄河中游“秦王寨类型”早期的六角星纹有联系[6]。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的彩陶,数量仍然不多,与早期不同的是,此时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征[2]156-180。

建立在彩陶文化之上的对比研究显示,黄河中下游间从彩陶文化产生之初就有着深度关联。 早期的大汶口文化,对仰韶文化彩陶是以引进与吸收为主。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这种文化交流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黄河下游地区对中游的文化传播和影响急剧增强,大汶口彩陶文化显然已占据主导地位。 学者研究显示, 这一时期大汶口文化对仰韶文化的影响,不仅有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而且还拉开了大汶口人大举西迁的序幕[5]142。

黄河彩陶文化, 是建立在农耕文明之上的一种璀璨文明。正是这种共同的农耕文明,使得民族大融合、文化大发展成为可能。黄河流淌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使得在土地之上的播种与收获成为可能。 山东王因墓地出土的彩陶钵及庙底沟出土的花瓣纹钵, 是黄河文明的璀璨明珠。 钵高12 厘米,口径20.3 厘米,其主体纹样都是五瓣花纹。 (图15)五瓣花,是十字花科植物中能够结果实的最为显著的象征。 苹果花、桃花、梨花、杏花等,能够收获果实的都是五瓣花。花与果实收获之间的密切关系,就这样美丽地绽放在黄河流域史前的彩陶上。蛙纹与鱼纹彰显的生殖与多产, 也同样是农耕文明所强调的核心要义。

四、结语

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历史悠久。 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诞生了璀璨的远古文化。在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形成了三种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化区域,三个区域的文化既独自发展又有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影响,进而将整个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黄河彩陶艺术,见证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融合。黄河彩陶艺术璀璨的浪花, 标志着华夏文明伴随黄河的波涛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大发展。 黄河彩陶艺术, 是黄河农耕文明包容性与整合性的一种折射,蕴涵着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基因。

猜你喜欢
泥质史前彩陶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银河春韵
史前海王争霸战(上)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夜读春秋
史前人,都画啥?
最大的史前海蝎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