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的高校BIM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0-11-28 06:23蒋耿民贾虎郑文豫龚娟吴仕叶徐俊丁轲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大赛育人中心

蒋耿民,贾虎,郑文豫,龚娟,吴仕叶,徐俊,丁轲

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的高校BIM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蒋耿民,贾虎,郑文豫,龚娟,吴仕叶,徐俊,丁轲

(南阳师范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十九大提出要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南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BIM中心将BIM人才培养与全面育人理念相结合,提出以BIM为育人载体,以企业化管理为育人方式,以全面育人为最终目标的高校BIM人才培养模式,为德才兼备的BIM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全面育人;BIM;企业化管理;人才培养

1 引言

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是育人的“形”,是从育人者的角度而言的;育什么样的人,是育人的“神”,也就是说受教育者经“全程、全方位”的培育后应达到的状态应该是德才兼备之人[1]。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构建长效机制,写好立德树人新篇章。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是当今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之一,是建筑行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中国建筑业未来的方向。目前随着建设主管部门推进BIM的力度不断加大,BIM人才紧缺也日益突出,制约了BIM的发展[2]。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学生是企业专业人才的后备军。但是最近几年高校培养出来的BIM从业者,出现诸如频繁跳槽、责任心欠缺、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因此,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如何“全过程、全方位”地培养德才兼备BIM人才,机遇和挑战并存。

2 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的高校BIM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以上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在高校BIM人才培养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以德为先、全面育人的培养目标,确保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德才兼备的BIM人才,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南阳师范学院BIM中心为例,提出以BIM为育人载体,以企业化管理为育人方式,以全面育人为最终目标的高校BIM人才培养模式。

南师BIM中心于2015-09成立。目前占地面积500 m2,设备软硬件总投入500余万,150个机位,涵盖Autodesk体系、广联达体系、鲁班体系、品茗体系等。

本中心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高校BIM人才培养 探索。

2.1 更新教育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高校BIM人才培养应实现从“能力培养”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以“学校为中心”到“产教融合”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通过“三个转变”实现专业素养“高”、BIM技能“精”、企业需求“对”、综合能力“全”的高校BIM人才培养目标。

2.2 制订“以德为先、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全面育人

围绕“以德为先,全面育人”这个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南师BIM中心学生德育素质培养方案》。明确对象和目的,制订详细可操作的工作流程,重点强调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素质的培养,以模块化的形式分类、分阶段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和素质培养这一系统工程。

2.3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二三四”课程体系

本中心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打造三个层级的课程,包括学生发展的维度(基础课程、发展课程和高端课程)、课程的服务体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个性课程)、课程的空间维度(校内课程、跨界课程和云课程)[3]。

通过学校顶层设计、学科专业研发、师生自主开设、教育资源整合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打造适应全面育人的BIM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基础课程主要指土木工程学科基础课,发展课程主要是土木工程学科核心课和相关软件及编程课程,高端课程主要是工程领域研究生阶段课程。

2.4 以企业化运作为手段,激活学生内驱力

2.4.1 构建“三五五”保障体系

本中心通过从空间布局、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等方面,按照企业化模式运作,从BIM中心招新、培训、考核三个层面建立相应规章制度,成立五个职能部门(技术部、网络部、宣讲部、培训部和后勤部)。建立五大专业学习小组(建筑组、结构组、机电组、算量组和市政组),坚持自主运营、自主管理。激发学生的群体动力,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培养目标。

2.4.2 打造“讲师制”和“教学双评”的培训模式

打造“讲师制度”和“双评制度”共存的培训体系。分阶段、分年级、分专业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学生按照培训计划自主学习,依照“先考后讲”的模式,先进行自我考评,主讲人再根据大家一周的学习情况和重难点进行讲解。讲课结束后采取“双评制度”,学生给主讲人打分,主讲人给学生打分。通过这个过程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五对接”“六融合”,搭建BIM人才立体化教育平台

通过校企双主体、产教深度融合,实现“岗位标准与培养目标、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工作内容与教学项目、企业生产现场与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团队与专业群教学团队”的“五对接”,与合作企业开发建设与BIM技术相结合的附着式自动爬升脚手架、建筑智能安防以及装配式建筑等方面的特色课程资源;通过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实现校企双方在“BIM人才、BIM技术、设备、管理、文化、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的“六融合”,建成河南省附着式自动爬升脚手架、建筑智能安防以及装配式建筑BIM教育试点基地。最终实现全面育人理念下的BIM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技术发展的有效融合。

2.6 构建“三主体”协同参与的BIM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体系

不同评价主体对人才培养质量有不同的理解和建构,本中心以BIM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系统建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学生、企业、教师“三主体”协同参与的BIM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体系,设计了不同评价主体的跟踪评价标准或内容,开发了相应的跟踪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将评价数据整合、反馈并应用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上[4]。

3 培养成果

3.1 竞赛成果

南阳师范学院BIM中心坚持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BIM比赛及专业技能大赛,并数次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斩获佳绩。2019—2020年南师BIM中心参赛及获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9—2020年南师BIM中心参赛及获奖情况

大赛名称主办方获奖情况 2019年第八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中国图学学会一等奖1项、优秀奖2项 2019年第三届全国中高等院校BIM电子招投标大赛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二等奖2项 2019年第二届建模大师杯全国BIM建模大赛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 2019年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大赛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一等奖1项、单项冠军奖1项 2019年第六届河南省“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一等奖1项、单项冠军奖1项 2019年第四届河南省“工程造价技能大赛”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二等奖1项 2019年河南省第二届VR虚拟建造极限任务挑战赛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二等奖1项 2020年首届“品茗杯”全国高校BIM应用毕业设计大赛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南京工程学院二等奖2项 2020年第六届“鲁班杯”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3.2 综合素质成果

目前中心固定成员110人,2020年毕业生51人,涉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100%,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郑州等一线城市的行业知名咨询、设计和施工单位。另外,中心2020届毕业生中有2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10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中共党员9人,奖学金获得者23人。

3.3 校企合作成果

南师BIM中心先后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杭州品茗安控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鲁班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联合实训中心。与中建二局、河南省一建、河南天工、南阳领驭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

4 结语

以南阳师范学院BIM中心为例,以BIM为载体,以企业化运作为手段,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融入到高校BIM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保障制度的构建、培训制度的创新和考核制度的“学生主体化”三个方面,开展提升高校学生内驱力的研究,提出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同时还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工具的德才兼备的新型BIM人才,为高校BIM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1]黄洁宁.形成任务书明确着力点答好人民“关切题”——2018年教育改革发展主攻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8-01-24.

[2]黄文颖.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2):193-194.

[3]翟小宁.建设新时代全面育人课程体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3):74-76.

[4]李青,吴念香,张坚雄,等.“三主体”协同参与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范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Suppl 1):64-66.

蒋耿民(1985—),男,河南南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BIM技术教学与研究。

2018年南阳师范学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水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宛院教发〔2018〕116号);南阳师范学院2019年“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程项目(编号:2019-KCSZ-08)

2095-6835(2020)20-0042-02

G640

A

10.15913/j.cnki.kjycx.2020.20.015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大赛育人中心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