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写春秋
——白祖华抗美援朝作战第五次战役事迹

2020-11-28 14:33何映平王洪斌
兵团工运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战斗英雄炮火战役

□何映平 王洪斌

白祖华今年98岁,现住二师三十一团阳光社区丰收小区,是一名退休干部。

他于1950年12月2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集中到达河北青县,整训待命,经过战前动员,于1951年3月11日开往朝鲜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

入朝开始时,为了避免敌机轰炸,白祖华所在的部队连续15天的夜间急行军,提前完成了军指挥所秘密下达的450余公里的夜行军任务,在伊川集结待命。

4月18日,部队由天德山、夜月山阵地转入高台山进行阻击,开始了最为惨烈的第五次战役。战役开始前沿侦察兵报告:出现一支土耳其旅与美军联合组成的一个师的兵力,军部果断下命令割断土耳其旅与美军的联合,接到命令,所在部队二十五师参与了歼灭这股敌人的战斗。

战役初始阶段,所在部队伤亡比较重,其原因敌人炮火太密集。部队以一部分兵力进行机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转移中部队灵活机动粉碎了“联合国军”数次进攻,使敌军受到极大损失,部队在此役共歼敌1.2万余人,消耗与缴获了敌大量物资装备,锻炼了入朝参战部队官兵的意志。

白祖华在这次战斗中受到敌炮弹爆炸飞出的山石将其击倒,又因徒涉平均一米深、200米左右宽的昭阳江受凉感冒发烧,但始终冲到最前面。第五次战役后,迫使“联合国军”放弃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并于7月接受停战谈判。

12月的朝鲜,寒气逼人,一天晚上九点多,白祖华和战友准备躺下休息,忽然警报响起,他们立即冲出防空洞察看,原来是敌军空投炸弹,引起粮库着火。一时间火势蔓延,已任班长的白祖华连忙组织战友进行扑火。没有水源和灭火工具,他们就用平常盖粮食的油布扑救,却发现油布易燃,白祖华急中生智,迅速脱下身上的棉衣,用营房水壶里的水浸湿,抡起胳膊扑火,其他战友见状,也脱下衣服扑火,火势终于得到了控制。

一个小时后,火苗终于被扑灭。做完所有善后工作,天也快亮了。白祖华和战友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巡逻站岗中。因为他们救火及时,为部队挽回了损失,白祖华和几个战友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在战争时期,粮食多重要啊,那会儿只想着咋把粮救下,就没想自己。”白祖华指着头上的伤痕,遗憾当年做得不够好,应该抢救更多粮食,为战友们解决后勤保障。

这一次与大火的“厮杀”,虽然没有前方战场的血雨腥风,但也考验了白祖华勇敢坚定、为国家舍生忘死的优良品质,更激发了白祖华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坚决完成任务的责任心。

有一次,连里正在组织大家学习文化知识,突然遇上敌军空袭,一块弹片恰巧击中了坐在白祖华前面的战友。

“他就倒在我的怀里,血染了我一身,他和我还是老乡啊,我心里难过。”说到这,98岁的老人忽然哽咽,声音颤抖,泪流满面。

静默了一会,老人接着说,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死亡,但也坚定了他战斗到底的决心。第五次战役后白祖华成为了一名通讯兵,他所在的团奉命驻扎在上甘岭附近的五圣山。当地敌我双方小部队活动频繁,前沿阵地敌人炮火封锁十分严密。往返于指挥部和前沿阵地之间,经常在鬼门关穿行,靠机智和小心一次次漂亮地完成了通讯作战任务。一到冬季山上堆着积雪,冰冻的路面很滑,一天傍晚天变黑的时候,白祖华送一名战斗英雄从团部赶往前沿阵地。为了保护战斗英雄,他走在前面探路。“哎呀,唉哟!”经过敌人炮火封锁线时,他发现一位负伤的战友躺在雪地里。敌人的炮火随时可能从天而降,他来不及思考,立即把负伤的战友背到安全地带。当他返回来接战斗英雄再次穿越封锁线时,敌人的炮弹在他身边炸响了,他失去了知觉,战友们把他送到了卫生队。

1953年白祖华升任为所在团的作战参谋。随后,他积极申请入党,要带着战友的心愿,用自己的力量和行动为国家作贡献。

1959年12月,白祖华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是他的光荣,也是他的责任,伴随了他一生。

1964年,白祖华退役转业到新疆兵团工作,他扎根戈壁荒摊,尘封功绩,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不怕代价,以纯粹朴实、默默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

在三十一团他相继历任连队出纳、生产副连长、指导员等职务,他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屯垦戍边建设奉献了一生。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兵团,他为职工造福,他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战斗英雄炮火战役
雷霆炮火
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
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
废墟中的希望
咏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海军战斗英雄
愿洒热血在疆场——记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战斗英雄陈绍光
惨烈的中条山战役
五名英军士兵 阿富汗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