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提升党委依法决策水平

2020-11-28 20:20魏忠涛
政工学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治军四力官兵

魏忠涛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基层处在治军带兵第一线,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全面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部队要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旅团党委作为统领部队建设的“一线指挥部”,既是政策法规的实施者、执行者,更是依法治军的领导者、组织者,必须把立起法治信仰、形成法治自觉作为厉行法治的首要,为提高依法决策水平树立基本的思维理念。

一、强化法治思维增强依法决策原动力

党委依法决策,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必须强化法治思维,用法治视角审视问题、用法治逻辑分析问题、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一是让法治精神播种扎根,当好依法决策明白人。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领导干部要真学真悟习主席依法治军重大战略思想、党内纪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军队规章制度,在深入学习、反复领会、静心思考上狠下功夫,破除“命令式”“经验式”的惯性思维,摒弃“宽松软”“封堵禁”的管理倾向,真正做到牢记在心、运用自如,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确保各项决策不离谱、不走样。二是用法治素养强筋健骨,当好依法决策行事人。党委依法决策水平的提高不是法规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知识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党委依法决策必须始终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对标对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作出决策之前应对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和评估,及时校正思想偏差,用刚性约束执行上的随意、剔除落实上的功利,防止执行过程“变形”、执行力度“变软”,切实通过实践把“学法知法”的理论素养逐渐转化为“懂法用法”的实际能力。三是把法治习惯化风成俗,当好依法决策领路人。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法律规范,是其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以上率下、从己严起,丢掉人治、丢掉特权、丢掉私心,在准确把握规律中内化对法规制度的认同,在掌握科学方法中提升对法规制度的认同,做到脑中有度、手中有尺、心中有戒,把法治思维贯穿到转型建设方方面面,将法治思维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为自觉,逐步形成人人讲法纪、处处有规矩、事事按法办、时时照章行的良好法治生态。

二、规范法治运转增强依法决策执行力

法治在规范权力运行中具有撬动管理格局、平衡利益关系的杠杆作用。党委依法决策便是杠杆的支点,在推动部队依法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是明晰决策施行的“路线”。党委决策要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程序意识,坚决遵循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国家法律制度规定,严格遵守部队基本制度和重要规范,坚持工作循于法、秩序统于法、忙乱止于法,思考问题、实施决策、处理问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到“吃透上级的、弄清自己的、掌握下面的”,使制定出的规章制度符合法治要求,积极探索法治化、正规化、效能化的管理模式。二是厘清决策用权的“界限”。准确把握领导权力的边界,既要为集体领导划线,量化标准细则,不随意扩大或缩小集体讨论范围;又要为集体领导确权,明晰成员分工职责,坚持集体领导与多谋善断相统一、与个人分工相一致。不泛化曲解,不独断专权,不论资排位,自觉站在党委工作和部队建设全局思考问题,淡化分管意识、部门意识、自我意识,强化大局意识、协作意识、集体意识,做到重大局有格局、讲共性容个性、以大成求小成,使党委决策真正凝聚党委班子智慧,真正发挥集体领导的权力效能。三是精准决策程序的“度量”。做实调查研究,拟审议的重大议题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详细论证,凡属部队建设重大问题必须纳入党委议事决策范围,该党委研究的不主官碰头,该集体讨论的不私下商议,该充分酝酿的不个别传签,该举手表决的不口头表态,不图省事简化程序、不搞形式走马观花,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细方案筛选,运用底线思维做好结果预测,在全局中选择最优路径,尊重个人酝酿,集思广益,做足讨论交流,真正使每一道程序精准有实效。

三、坚持效果导向增强依法决策精确力

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党委决策关键在于抓落实、求实效,党委班子要树立效果导向思维,以工作成效为标准,以实实在在业绩接受检验、评判决策部署。强化辩证思维,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随着时代的发展,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既要用好求全的“望远镜”,善于把分管工作放在事业全局中来思考,把具体问题提到原则高度来把握,把当前任务放在过程链条中来运筹,做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防止坐井观天、急功近利;还要用好求是的“微镜头”,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握事物本质和变化走向,培塑见微知著能力,特别是对潜在的风险挑战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并能够及时采取化危为机的有效应对之策,做到战略前置、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注意把握先后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把准对全局影响最大、最有决定意义的关键问题,既善于抓大放小、以大兼小,又注重以小带大、小中见大。通过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推进一项项具体工作,为实现全局目标任务创造有利条件。强化实践观点,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念创新。决策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本本,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的决策做指导,也容易似“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部队稳中求进,必须重视决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要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方能作出,不能心猿意马、好高骛远。要根据官兵实际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念上的更新,实现决策真正能够精确地指导部队全面建设、提升部队建设标准。

四、完善法治监督增强依法决策公信力

健全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是党委依法决策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须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一是行使权力要在群众路线中审视。基层至上、士兵第一,是党委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委决策是否适应部队建设要求、能否提高部队发展水平,官兵最有发言权。党委机关要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带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主动进连入班到训练场,深入一线察兵情听兵声聚兵心,切实把官兵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委依法决策是否落到实处的尺度,真正用群众的力量来约束和规范党委班子决策行为。二是行使权力要在公平正义中执行。公开是监督的前提,没有决策的内容、程序、原则、过程、结果等的全面公开,广大官兵就无法进行监督。要始终坚持党委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把时机、程序和内容,综合运用强军网、电子屏、公示栏等形式载体,抓实党务事务公开。特别是对官兵最关切盼望的问题,一律摆到台面上、晒在阳光下,全程公开透明,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官兵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把敏感事办成放心事。三是行使权力要在实践监督中完善。打通梗阻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将党委全面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共同把好党委依法决策的关口。以有效问责强化制度执行,既追究乱用滥用权力的渎职行为也追究不用弃用权力的失职行为,既追究直接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促使党委班子在决策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周密思考,尽可能减少疏忽和纰漏,推动党委决策在监督体系中约束有力、执行有效。

猜你喜欢
治军四力官兵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冯玉祥治军研究述评
加强党史国史教育,提升采编人员“四力”路径探析
湛江市文艺骨干 “四力”培训班在徐闻举行
论曾国藩重刑思想的实践
浅议诸葛亮治军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花鸟画家童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