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附属式冷库消防安全对策研究

2020-11-28 12:19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冷库技术标准保温层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巴中支队,四川巴中 636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集餐饮、购物、娱乐、办公等一体化大型商业建筑的兴起和发展,与之配套的冷库越建越多,随之引发的火灾越来越多。火灾发生后,冷库保温材料及其储存的日用百货等可燃物常常导致火灾发展迅猛,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北京某“多合一”建筑的冷库,因穿越聚氨酯保温材料内的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造成19人遇难,8人受伤;四川某商场因冷库内照明电源线短路引发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9000多万元,教训极为深刻。[1]冷库的消防安全,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

1 附属式冷库火灾的特点

1.1 初起火灾隐蔽性强

由于冷库是全密闭的,当火灾发生在冷库内部或保温层中间时,初起火灾的烟气或火星不易察觉。保温层中部受热起火时,初期一般为阴燃,有的阴燃潜伏期可达数天,不易被发现。同时,冻库一般设置在商业建筑的地下层靠边墙处,位置相对偏僻,即使烟气冒出冷库外,也不易被发现,常常错过初起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

1.2 火灾蔓延特别快

冷库保温材料多采用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泡沫,且用量大。泡沫虽然绝热效果好,但燃点低(90℃~120℃),遇有明火或受热后极易被点燃,燃烧速度极快,还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有的冷库施工中还会用到沥青、油毡、稻壳、软木等可燃易燃材料,加之储存的货物及其包装材料多为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特别是冻库顶层保温一般采用聚氨酯泡沫,水平蔓延速度极快,增大了大面积燃烧的风险。

1.3 火灾扑救难度大

冷库设置在地下层偏僻角落,火灾扑救人员难以进入和靠近。保温材料燃烧产生的高温剧毒烟气,聚集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能见度低,极不利于人员搜救;灭火救援人员需要穿戴专门防护服,背负氧气、空气呼吸器作战,不利于灭火救援展开。[2]保温材料释放的高温烟气多,地下层充烟面积大,加之冻库货物堆放集中,需要控制蔓延的点多,灭火救援的时间长,较一般火灾而言,火灾扑救难度明显更大,极易造成人员呼吸道灼伤甚至窒息中毒死亡。

2 附属式冷库的火灾危险性

2.1 电气线路和设备安装不规范

冷库内设置的照明灯具,其电源线路常常需要穿越保温层,线路一旦短路或漏电,极易引燃保温层引发火灾。电气施工中,线路敷设不规范、防护不到位甚至乱拉乱接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临时搭设照明灯具贴近保温层或可燃货物等,埋下电气火灾的祸根。

2.2 冷库内部无法安装自动消防设施

冷库要保温必须要密闭,这就将建筑主体安装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自动喷淋洒水喷头遮挡在冷库外。库房内部发生火灾,无法及时感知和报警,无法自动扑救初起火灾,“小火”变成“大灾”的风险加大。

2.3 冷库与其它使用区域未进行防火分隔

现行法规和技术标准中,尚无冷库与其它使用区域进行防火分隔的规定,附属式冷库与商场、超市、车库等常常只隔一条走道,未设置隔墙或防火墙。冷库一旦发生火灾,常常整层烧毁,这也是冷库火灾损失比较大的重要原因。调研发现,有的大型综合体将商场、餐饮、KTV的多个冻库集中设置在一起,形成多达数千平米的连片冷库,中间未作防火分隔,起火后易火烧连营,损失成倍增长。

现行法规和技术标准中,尚无冷库与其它使用区域进行防火分隔的规定,附属式冷库与商场、超市、车库等常常只隔一条走道,未设置隔墙或防火墙。冷库一旦发生火灾,常常整层烧毁,这也是冷库火灾损失比较大的重要原因。当前,社会大众对冻库的火灾危险性认识普遍不足,有的甚至认为冷库内温度低,不易起火。很多未将冷库作为火灾防范重点部位,对其内部巡查检查少,对冷库的电气线路疏于检修维护,电气线路老化或破损后未及时更换,线路带病运行。另外,冷库进出货物频繁,安全监管不到位,火源管控弱,冷库内遗留烟头等现象时有发生。

当前,社会大众对冻库的火灾危险性认识普遍不足,有的甚至认为冷库内度低,不易起火。未将冷库作为火灾防范重点部位,对其内部巡查检查少,对冷库的电气线路疏于检修维护,电气线路老化或破损后未及时更换,线路带病运行。冷库进出货物频繁,安全监管不到位,火源管控弱,冷库内遗留烟头等现象时有发生。冷库建设或改造施工中,离不开动火作业。熬炼沥青、铺设可燃材料防潮层,电焊、气焊(割)作业等,都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由于施工单位对冷库施工危险性认识不足,现场火源管控和安全监护不力,施工中的照明灯泡、移动式插线板、高温焊渣、电火花、烟头等引燃堆放的可燃物导致的火灾案例不胜枚举。笔者在火灾调查中,曾碰上因聚氨酯材料颗粒粉尘聚集,被静电引燃爆炸的案例,可见此类现场还具有一定的易燃易爆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冷库建设或改造施工中,离不开动火作业。铺设可燃材料防潮层,电焊、气焊(割)作业等,都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由于施工单位对冷库施工危险性认识不足,现场火源管控和安全监护不力,施工中的照明灯泡、移动式插线板、高温焊渣、电火花、烟头等引燃堆放的可燃物导致的火灾案例不胜枚举。

3 加强冷库消防安全的对策

3.1 修改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当前,涉及冷库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室内装配式冷库》(SB/T 10797-2012)和《室外装配式冷库设计规范》(SBJ 17-2009)等。这些规范主要针对的是独立建造的冷库,对于民用建筑内附属设置的冷库,尚无专门的技术标准和规定,亟需完善技术标准,确保从源头上消除冷库火灾隐患。

3.2 强制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从火灾荷载角度分析,冷库的火灾危险性要高于一般库房,但参照现行标准对库房的防火分隔要求,冷库的防火分隔被严重忽视。建议附属式冷库与其它功能用房之间应设置防火隔墙和防火门等进行竖向分隔,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材料进行水平分隔,确保冷库起火后不向其它区域蔓延。

3.3 提升电气防护等级

冻库内的照明灯具、冷风机等设备电源进线,宜采用低温无卤耐火线,原则上不得穿越可燃隔热层,而要采用在门框边上预埋套管引线的方式安装;若必须穿越时,必须外加套管防护,并在套管外20cm~50cm范围内,用石棉泥、玻璃纤维、蛭石等不燃材料填充隔断。冷库内固定安装的电气线路应穿管明敷,照明灯具应设防潮层,宜采用防爆防护灯具,开关设于库房外。温度传感器虽电压低、电流小,但要从外部控制器取电,穿越保温层时也要做好保护。冷库电源供电应设漏电保护开关,安装了电气监控系统的,要一并纳入监测。

3.4 提高保温材料耐火等级

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之所以在冷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价格低廉(10公分厚的约200元/m2),易于施工,但火灾危险性太大。有的用岩棉作保温材料,防火性能虽好,但成本较高(20公分厚的达600元/m2),施工难度大,易吸水,易坍塌,使用寿命较短,不太受市场欢迎。近年来,市面上出现的气凝胶新型材料,具有耐火、隔热、防水、轻型等特点,但成本更高。建议强制提高冷库保温材料耐火等级,推动研发耐火新型材料,淘汰落后产品,提高冷库本质安全。

3.5 加强冷库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之所以在冷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价格低廉(10公分厚的约200元/m2),易于施工,但火灾危险性太大。有的用岩棉作保温材料,防火性能虽好,但成本较高(20公分厚的达600元/m2),施工难度大,易吸水,易坍塌,使用寿命较短,不太受市场欢迎。近年来,市面上出现的气凝胶新型材料,具有耐火、隔热、防水、轻型等特点,但成本更高。建议强制提高冷库保温材料耐火等级,推动研发耐火新型材料,淘汰落后产品,提高冷库本质安全。[3]

4 结语

在火灾调查和消防监督工作中,深感附属式冷库的消防安全监管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和误区,商业主体对冷库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官方对此也重视不够,现行规范和技术标准尚无严格而细致的规定。鉴于附属式冷库呈爆炸式增长,火灾风险日益突出,亟需综合施策,提升冷库本质安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在火灾调查和消防监督工作中,深感附属式冷库的消防安全还存在一定误区,商业主体对冷库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现行规范和技术标准尚无严格而细致的规定。鉴于附属式冷库呈爆炸式增长,火灾风险日益突出,亟需综合施策,提升冷库本质安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冷库技术标准保温层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概析建筑工程轻质发泡水泥保温层的施工技术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浅析汽水分离再热器保温层的设计
善良不会被辜负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CPR1000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保温层安装技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