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探讨

2020-11-28 07:42李鹏
艺术评鉴 2020年19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钢琴教学互联网

李鹏

摘要:如果说,音乐是一种形体,那么乐器就是音乐的灵魂。钢琴作为音乐的一种乐器的表达形式,它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很多人来说,音乐仅局限于唱歌,其实,乐器对于音乐就像鹏鸟之于翅膀,相辅相成。对于音乐的学习,往往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所以,选择好的老师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音乐教学与互联网联系,并不断运用起来,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钢琴教学中互联网在其中的作用和途径分别进行探讨,期待在不断改革中能够让高校钢琴教学方式以创新性的思路给学生的钢琴专业学习带来更好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   钢琴教学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9-0079-03

对于教育系统来说,一直在进行着深刻的改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工作的改良又有了新的思路。网络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钢琴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的一个门类,一直以来都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授课教学,在新的阶段下,钢琴教学应该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辅助,寻求新的教学模式,以不断实现教学的高效性。

一、现阶段高校钢琴教学的状况分析

(一)教学形式的转换

对于传统的钢琴教学来说,教师一般是让学生学习课本中关于钢琴理论的知识,让学生从这些知识中熟悉钢琴演奏的原理,认真熟记钢琴演奏的方式方法。在这个阶段完成后就会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让学生自行弹奏钢琴乐曲,从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但是从很多高校来看,有些高校的钢琴教学设备或者是钢琴练习的地方不一定专业,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实践的效果可能不会太好。只有改变教学方式,才能有望改良教学效果。

(二)教学观念的转换

由于艺术学习的特殊性,很多老师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上,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互联网对音乐学习的用处不大,没有实用性,其实,互联网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比如,互联网学习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习内容自由多样,网上学习更具趣味性,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学的灵活程度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观念转换。

(三)現阶段高校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

艺术的范畴广泛,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其形式多样,律动性强,而钢琴教学重点在于从弹奏中找到灵感,因此,对于学生的乐感度要求较高,如果在教学中老师没有很好地掌握乐理知识,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对于教学产生迷茫,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不仅取决于兴趣,更重要的是老师恰当的引导以及系统的教学。

(四)现阶段教学对于互联网运用尚不成熟

首先,互联网包括很多种,而一些学习软件工具的使用,可方便教学,比如钉钉、学习通的运用等。其次,互联网给教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部分老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软件的使用不熟悉,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学生信息对接不上、操作误差等问题。

(五)教学考评阶段考评模式的公正性

现阶段钢琴考评模式中,一般采用老师实时监考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分。这种评分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一些学生面对老师会很容易产生紧迫感,本来在课下辛苦准备好的钢琴曲目,在考试时容易出现卡壳等情况。

二、高校钢琴教学应用互联网的教学意义

(一)网络音乐环境促进创新人才的养成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处在比较被动的局面上,学生一般会根据理论知识和教师的示范,不断地进行重复的练习,直到形成一定的熟悉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方法不仅耗费时间非常多,而且效果很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他们提高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对他们自身的学习效果来说都有不良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下,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被应用在教育教学中,深度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方式,为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工作中,钢琴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学生通过互联网信息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钢琴的学习方式,在基于自身爱好的基础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钢琴学习,或者通过模拟游戏软件进行钢琴曲目的模拟,或者通过观看各种时下流行的音乐钢琴弹奏,这样一来,钢琴教学就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钢琴曲目和曲风也不会和时下流行的曲目相差过远。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变化,从而通过这个途径来实现钢琴学习的途径多样化和知识丰富化。

(二)网络音乐资源的优化助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主要有两大目标,第一大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术型的人才,第二大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从第二大培养类型也就是应用型的培养人才方面入手,对于高校钢琴教学来说,从这两个层面的分类可以分为几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对于应用型的钢琴教学模式,是能够将钢琴音乐知识应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人才,这方面比较成熟的一条道路就是应用型钢琴演奏人才的培养。那么,现阶段下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借助一定程度的网络资源来助力教师教学。网络音乐资源一般指的是各种音乐软件资源和各类型数字音乐资源,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大批音乐自媒体创作者的平台被开发出来,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作者,这就给了音乐应用型人才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所学展示到网络中,从而被更多的人看到。

(三)网络信息交流推动复合型人才发展

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在新阶段下高校的新教育要求下的思路,主张培养复合型人才,通俗点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基本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最好能够将其实际应用起来,近年来高校在推动复合型人才的道路上,不断以追求创新性的教育方式和模式来实现目标。对于钢琴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艺术知识从根本上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不同艺术形式的知识门类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学生在学习钢琴知识的过程中要通过学习美术等专业知识来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美感度,增加对音乐的创造力,从而为其自身的音乐素养打下坚实基础。在互联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有了新的方式和方法,高校学生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一批新生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从互联网上接受各种信息,所以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改革中要抓住这一个方面,通过互联网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素材,以此来实现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钢琴知识的了解。这在传统的教师线下授课过程中是不可想象的一种学习方式,而这就是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知识范围扩大的途径,也是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助力。

三、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中的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方法

(一)提升教师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认知水平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像钢琴等音乐专业来说,其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高校钢琴教师,其本身的专业素质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和时间的考量才形成的,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练习来维持其本身的专业性,所以一般来说,高校的钢琴教学团队都是资历比较深,平均年龄也比较大的,但是由此带来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这些资历较老的教学团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或者说是不愿意进行相应的改变。随着现阶段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融合深化,越来越要求教师能够具备变通的素养,能够主动接受和学习互联网下教学思维的新方式,这对于老教师来说是变化大的一个部分。所以高校教研组应该通过年轻教师血液的融入来实现其高校内部新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调节教师团队的结构来做到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考核标准,让教师能够自觉并且主动地学习和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教学思路。但最根本的还是让教师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必要性,高校可以通过给教师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来让教师对其他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进行观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高校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本校老师应该注意总结和记录新教学方式的方法和出现的问题,通过学习其他高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对照本高校学生的上课状态,研讨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创新性教学思路方法。

还有一个层面是对本校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设备运用的培训,这个层面主要是针对高校老教师而言,通过对音乐教师进行相应的多媒体授课技术的应用培训,让他们能够从自身认识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从而在思想上改变固有认知,建立一整套适合自己学生的互联网课堂。最后一个层面就是在互联网教学思维下多多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通过与学生交流,摸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新方式,努力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愿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主动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从音乐知识内容上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提高教师对“互联网”教学技术的掌握程度

互联网技术可以优化教学方式,互联网信息可以多样化的呈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性地通过学习和掌握大数据下的信息思路来对学生进行辅助教学和个性化的培养,可以通过现今的数据存储将学生的每一次演奏记录储存起来,让学生不断回顾自己录制的音频或者视频,从中认识到自己现今弹奏的缺陷点,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信息来深刻了解学生的薄弱知识部分,从而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人工智能分析技术被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一个创新的举措,教师可以尝试性地通过录入音乐教学的标准来让人工智能平台通过抓取学生练习的相关数据测试学生练习的专业程度,进行一定的评分解析,这样可以更为精确的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对症下药,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

1.强化钢琴演奏的艺术性

要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笔者从通过互联网加强艺术交流和融入各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来阐述。对于强化互联网下的艺术交流来说,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本质就是,要把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艺术和技术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层次,因为钢琴演奏的技术是由具备钢琴演奏的艺术的先辈而创造的,所以说,如何弹奏钢琴仅仅是一个入门知识,通过机械而系统地弹奏是完全不具备艺术性的,演奏出来的作品也不可能会有太大的艺术性,对于艺术学科来说,艺术思维才是最高层次的目标。具备艺术思维和高度的人,即使不太了解钢琴演奏的方法,也能够从钢琴的演奏作品中感受出钢琴演奏的用心与否,感受到作品抒发的情感。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这些理念深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和领悟其中的哲理,并在交流中认识到这些理念。那么,进行艺术交流也需要一定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一些互联网上的钢琴演奏,尤其是一些国外的钢琴演奏视频,和现阶段国内的一些钢琴演奏视频作比较,让学生通过了解其中的差异来认识到两者在不同文化底蕴下钢琴演奏的思想境界,通过让学生聆听不同文化底蕴的钢琴演奏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艺术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水平。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让同伴进行艺术评议,从而达到广听的效果,进一步改良和认识到自身的艺术水平程度。

2.各方教学方式的融入

笔者认为高校钢琴艺术教研方要深刻认识到我国钢琴演奏发展的水平和国外同等层次的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水平差异的。所以,要通过学习国外优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艺术性思维和艺术层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认识的一个层面就是必须将西方的音乐文化和我国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干扰,取其精華,同时也要注意通过不断积累经验知识,对我国本土的钢琴演奏作品进行辨析性地再创作,融入到我国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自身的特色部分。

四、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机遇,笔者认为在钢琴教育行业的发展中,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融入传统本土文化,形成自身钢琴演奏的独特领域,在教学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富有创造力和时代性的钢琴演奏的创新大师和传承大师。

参考文献:

[1]黄一朋.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重构探讨[J].北方音乐,2019(18).

[2]杨会章.试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重构[J].黄河之声,2019(07).

[3]张婷婷.“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J].戏剧之家,2019(13).

[4]刘钦.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科技,2019(02).

[5]杨倩.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重构策略[J].艺术科技,2019(02).

[6]张婷婷.互联网思维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8(19).

[7]董文鑫.“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革新研究[J].戏剧之家,2018(21).

[8]佟丽.“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专业课教改模式的新探索[J].音乐创作,2017(11).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钢琴教学互联网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