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2020-11-28 07:40沈佳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

沈佳

摘 要: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才能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全面达成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学习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方式转变

引 言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的根本途径,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非常重要。老师应该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吸收所学的知识。高中时期是学生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接受能力。新课程的出现让老师认识到教学方式必须做出改变,老师要根据教育的需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教师自身的素养问题,部分高中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也缺乏一些创新能力,这就成为阻碍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升的首要难题。这个问题由很多原因所导致,首先,是教师资源配置方面,高中生物教师在分配时地区方面会有差距,一些经验比较丰富,学历高的专业教师选择面比较广,往往会选择去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这就导致一些偏远地区的高中生物教师的水平不高,地区教学方面差异显著,每个地区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直接作用到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老师在思想上存在偏差,没有及时充实自己的习惯,意识不到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其次,是教学模式方面的原因,当前高中教学模式还是较为单一,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较差,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会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再加上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所以在遇到这些难题时不知道怎样去解决,而且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物课程的乐趣,这就导致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低下。最后,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化的问题,多数高中学生在初中时是接触过生物知识的,但是相比较来说,高中的生物知识与中学时的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高中的生物知识总体来说比中学上升了一个层次,难度也随之增加,知识点比较繁杂,这就会使学生在接收知识的时候会遇到各种难题。学生在进入高中时,进入一个新的班级,新的环境,会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寻找合适的方法学习,而且由于每个个体都存在不同,所以导致学生在接触新知识后接受能力不同,导致学习能力差异化。

二、新的教学方式转变策略研究

(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什么才叫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在老师讲授之后,可以将知识点等基本吸收。老师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很重要,将老师讲授与学生互动分配合理的时间,让学生有最高的听课效率。传统教学中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老师讲很多,学生却只能吸收一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新课程下的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主观接受能力,老师合理分配上课时间,宁可知识点少讲一些,也要确保学生能够吸收,不能将课堂时间浪费。

(二)提供多种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课堂传授是一部分,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深入自然进行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将学生和老师的探讨转变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探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老师提供了很多帮助,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多种教学形式,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比教学,也是老师可以实践的一种方式。比如,在学习有丝分裂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更加形象地讲解知识点,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主动找到不同点,加深对知识点的吸收。老师应学会运用不同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三)开展课堂讨论,促进有效教学

高中生物課堂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课堂气氛沉闷,没有生机和活力,这样的生物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对这一问题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就是在课堂上给出学生自由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解决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在教学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故意卖个关子,“同学们,其实老师是一个神经有问题的人”,在学生惊讶的情绪中抛出下一句,“我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彻夜失眠,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接着,教师顺势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激素调节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调动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和在严肃压抑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有天壤之别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也是如此。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故意犯几个明显的错误,在学生的纠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让学生在课上敢说敢问,也敢质疑敢批评,提升学生对钻研知识的积极性。

结束语

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不仅要沿用传统教学的优点,也要摒弃其缺点,要让学生具备主体意识,给学生充分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通过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能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谢芳.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高考,2018(25):129.

[2] 于长春,王雪娇,肖卓钢.生本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1):71—73.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