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县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路径分析

2020-11-28 07:52曹喜欣
商情 2020年21期

曹喜欣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发展壮大集体济要根据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提高集体经济管理水平,补齐农村农业发展短板,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村集体 经济问题 调研思考

近年来,我县以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为抓手,按照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示范带动的思路,细化目标、强化保障、扎实工作、创新实践,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力地提升了村级组织的组织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一、嘉荫县发展现状

由于我县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自身发展能力不强,我们确立了以申报中央和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拉动、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工作思路。

二、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2018年申报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进展情况。2018年对上申请资金210万元,成功申报项目a个,每村获得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30万元。

(二)2019年申报中央和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进展情况。2019年对上申请资金300万元,成功申报项目6个,每村获得中央和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项目分别为:保兴镇东湖村流转林地使用权置业项目:目前资金已经到位,土地已购买完毕,并签订了合同办理了相关手续,正在准备对外发包;伊春市嘉荫县乌拉嘎镇立志村土地流转项目:目前项目资金已经到位,正在与土地流转方进行流转相关事项洽谈中。伊春市嘉荫县向阳乡育才村土地流转项目:目前项目资金已经到位,土地购买合同和公证都已完成,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伊春市嘉荫县常胜乡河口村生猪养殖项目:由于资金到位时间较晚,不适合生猪养殖,该项目预计明年年初进行实施;伊春市嘉荫县沪嘉乡福阳村三减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目前项目资金已经到位,正在办理土地流转过户手续;伊春市嘉荫县红光乡东开村绿色蔬菜种植产业项目:目前项目资金已经到位,正在进行项目手续审批。

2017年至2019年省级扶贫和我县、乡三级扶持的8个项目全部完工,预计2020年能够获取收益。

三、存在问题

(一)村级运转经费不足。由于嘉荫县2017年执行了省政府黑办发[2017]57号文件,村干部工资和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翻番增长,个别大型村村级转移支付除去以上两项开支已经难以承担村级正常支出,马上要挤占村集体的其他收入。

(二)发展动力不够足。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依赖心理重,现有村集体经济项目大都是依靠中央、省、县扶持资金,在挖掘利用自身资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做的还不够。

(三)发展后劲不够大。現有村集体经济项目渠道不宽,产业项目规模相溅l较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够大;相关部门扶持政策不到位,鼓励引导措施相对较少,缺少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四)缺乏市场管理经验。由于我县地处边境地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市场经济不活跃,广大村干部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缺少市场管理经验,抵御市场竞争风险能力差。有的村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缺乏敢闯敢拼的冲劲、洞察市场的眼光、经营管理的本领,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拿不出思路、想不出办法,发展集体经济仅仅局限于资产租赁、机动地发包之类的传统方式,没有现代管理经营的思维和能力。

四、工作建议

(一)总体思路。围绕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目标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途径,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强力实施“惠农富民”举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成村级集体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持续有效的增长机制,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占娜各提供有力支撑。

(二)途径措施。一是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由组织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加强保障;积极协调国土、发改、商务、住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税务、金融等部门,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主动搞好服务,在政策指导、资金扶持、土地使用、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以支持;把各乡(镇)党委书记明确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压实责任,亲自抓、负总责,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二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结合现有的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服务经济、开展经营服务等发展途径,组织财政、土地、农林、水利、金融等部门,制定完善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帮扶政策措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驶人快车道。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坚持“三有三带”标准,注重从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中把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大力实施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农村干部培训中心,每年开展大规模轮训;有计划地组织乡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本领。四是进一步严格奖惩激励。把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作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立扶持奖励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扶持村集体收入增量;和增幅在全县前10名的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人员,在评先评优和干部使用上予以优先考虑。探索实行村干部报酬逐步与村集体经济的效益挂钩,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确定,其报酬可随村集体经济效益的增减而增减。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刘力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 [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1(02).

[2]崔艺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J].特区经济.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