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策略研究

2020-11-28 07:52董长青
商情 2020年21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新媒体环境现状分析

董长青

【摘要】新媒体为教学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亦向校园舆论引导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以及真伪信息辨别能力不足的大学生群体,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将会对社会稳定、校园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论述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引领高校校园正确引领舆论走向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高校网络舆论 现状分析 舆论引导 策略研究

随着传媒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现已步入以微信、微博、博客、贴吧等新兴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先进的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虚拟的互动空间、海量的媒体信息和即时开放的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转变了民众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尤其是在高校,过去以电子屏、宣传栏、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园期刊为主的舆论环境由于受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已然逐步转变成为了校园论坛、校园贴吧、手机短视频、微信、微博、博客、网站等平台相互融合的高校网络舆论新生态。

一、舆论引导现状

在新媒体时期,公众舆论与高校舆论皆在传播形式、传播内容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而当代大学生作为舆论主体,有着传播手段先进、追求话语权、主體意识较强等特征,即使不经意的一次信息吐槽和传播亦有几率迅速成为社会热点,引领舆论走向,在此形势下,高校舆论引导者需准确认识到校园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以下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

(一)主导地位被弱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高校媒体有着绝对的校园舆论主导权,可通过校园广播传达动态,引导正面的舆论走向,当产生负面舆论时,亦可通过行政力量及时压制、封堵,防止负面舆论信息的大规模传播,然而在新媒体技术繁荣发展的今天,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地位渐渐被弱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舆论引导主体,每一个人皆可通过微博、微信、贴吧、校园BBS等平台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甚至成为舆论事件的引爆主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校方媒体舆论主导地位。而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新媒体的“原住民”,是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的一代学生,由于受新媒体各类信息的影响,自由、反叛、独立皆可是当代大学生的标签,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引导正面舆论的难度系数。

(二)机制不健全,人才缺乏

首先,若想提升高校舆论引导效率,高校需搭建起基层党组织、统战部、校工会、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高效沟通、相互配合的舆论引导机构,并在此基础上成立由校领导直接分管的引导小组,由该小组代表校方负责审定舆论信息,决定舆论引导模式和各项程序。然而,就目前来讲,高校对舆论引导尚未建立起足够的重视度,且在机制建设方面依然不够健全,致使舆论引导、问题处置、舆情研判等环节缺乏一致性,相互分离,尚未形成有效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应急机制和完整的舆论协调、舆论反映、舆论回应舆情收集体系,在热点舆论问题处置方面依旧缺乏实效性。其次,由于缺乏专业化的舆论管理、危机处理人才,部分高校依然未建立引导校园舆论的专业化队伍,宣传部人员虽承担着校园日常媒体宣传工作,但在面临校园舆论危机事件时,往往缺乏经验和专业技能,无法达成预期的舆论引导目标。

二、新媒体时期高校舆论引导对策

(一)基于新媒体理念,构建舆论主导平台

高校需重新审视新媒体理念在新时期背景下的舆论引导意义,积极把握“两微一端”的发展时机,借助微信平台构建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校园舆论主导平台,将校园公众号努力打造成为传播校园实时动态的移动平台,通过投票、与学生互动等方法及时收集舆论信息;通过开设互动栏目,切实掌握学生具体需求和思想动态;通过合理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引导正面的舆论走向。

(二)优化网络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网络有着较强的双面性,不仅有优势,亦有弊端,如今倡导的网络言论自由并不是指无底线、无边界的盲目传播,自由需在完善的制度引导下方可得以实现,基于此校园舆论引导者需积极构建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校园舆论。同时,学校需切实承担起依据学生身心特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学生上网行为的义务,要求学生依据网络管理制度文明上网,当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不可放纵姑息,需及时依据相关制度处理并制止,使校园网络舆论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完善队伍建设

现如今,在诸多网络舆论事件中,校园舆论管理队伍往往承担着信息“删除者”、“旁观者”、“消防员”、“监督者”的角色,其专业化的“引导”效用并未被充分发掘,与大学生群体、舆论主体缺乏有效沟通,如此一来,即使校方发声引导舆论走向,也很难起到正面引导的效用,基于此,高校唯有积极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舆论引导队伍,队伍成员不仅需具备基础的思政理论素养,还需具备引导舆论走向的经验和专业技能,继而促使高校可及时预见各项舆论信息将会带来的影响,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通过科学使用新媒体平台,逐步形成行为干预、信息干预相结合的舆论引导局面。

(四)加强引导、主动介入

健康的网络环境是引导正面舆论走向基础保障,基于此,作为校园舆论引导者,需加强引导和监督,主动介入网络舆论环境,开展管理工作,例如,高校在推进校园风气、学院声誉、体制改革、教学改革等热点校园信息时,即可主动介入,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关注正面、积极的信息,逐步为学生打造健康的舆论成长环境。

结束语:总之,新媒体时代,借助新媒体平台自由发表言论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流思想的首选渠道,在网络环境中,任意信息皆有几率被社会舆论放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QQ、微信、校园贴吧、校园BBS、校园官网等平台,正确引领舆论方向,是网络环境赋予新时期高校管理者一项新的使命,我们唯有以生为本,创新宣传模式,真诚的引导学生,为其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可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可欣,陈正芬.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与引导的策略——以西华大学易班建设为例的分析研究[J].亚太教育,2016(05):206-207.

[2]于淼.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14).

[3]苏宏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引导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9).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新媒体环境现状分析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