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浅析

2020-11-28 07:40王林沈俊楠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习近平

王林 沈俊楠

摘 要:为了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以及新形势下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应对新挑战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习近平劳动教育论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包含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政治智慧和发展眼光,也是我国站在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高度上形成的科学教育方针。

关键词: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历史向度,这种历史向度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清醒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的辩证统一。

(一)對历史上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镜鉴

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由于不重视劳动的作用而导致政权动荡的例子。我国最著名的农民起义的例子当属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起因是秦朝廷从阳城征调民夫去往渔阳戍边,行进过程中恰逢七月大雨,道路被冲毁,导致征调延期。依大秦律,逾期未到者,斩。走投无路之下,戍卒首领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了负责押解的军官,揭竿而起。“大泽乡起义”的原因正是秦王朝当政者昏庸无道,不重视劳动,忽略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将劳动者看作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导致农民不堪压迫,从而奋起反抗。因此,我国古代历史已经有了足够且深刻的例子证明了劳动的重要性。

(二)对国民革命时期经验的总结

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主革命纲领,正确认识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矛盾,充分肯定了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的民生主义更是具体的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原则,将土地还给农民,发挥劳动作为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核心要素的作用。虽然后期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民党背弃了“三民”主义的原则,但是中国共产党秉着兼容并包的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 ,并在“三民”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民主体地位的论断,充分调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三)对历史教训的清醒认知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深刻把握历史各时期的发展经验,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将历史的发展规律运用到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充分保障和确立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做好劳动教育,才能维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长期稳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取其精华”的吸收各方面的优秀成分,同时再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提出的,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大都集中在党的十八大以后,2012年11月15日,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描述新一代领导班子肩上重大责任的时候首次提到了劳动的重要性,他说:“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第十八届领导集体在媒体面前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重大责任-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勤劳奋斗这一细致严谨的逻辑脉络表达出了劳动的重要性。这也是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一个开始。

2013年4月28日,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劳动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诚实劳动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这次讲话,是习近平劳动教重要育论述的一个历史拐点,明确的提出了劳动对于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2014年4月30日,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接见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并同他们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习近平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弘扬劳动精神,推动全社会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爱岗敬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里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习近平劳动教育思想的初步框架。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又一次提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出了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完善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的四点重要意见。《意见》的发布,正式把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在谈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体系的问题时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正式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正式形成。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N].新华社,2012-11-15.

[1]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

[1] 习近平.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N].人民日报,2014-05-01.

[1] 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5-04-28.

[1]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作者简介:王林(1989—),男,山东临沂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沈俊楠(1993—),女,河南信阳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博士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研究”(CX20200597)。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