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自我潜能开发与学习型组织构建

2020-11-28 07:40吕敬荣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摘 要:“第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在其作品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它是一种窥探个人与组织生命活力的理论,也可以说是一种激发个人与组织潜能的方法。该理论观点让人们看到每个人和组织体内隐藏着的洪荒之力,这些洪荒之力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戒。组织掌握了它们,便可以脱胎换骨成为“学习型组织”。个人在这些力量塑造的“学习型组织”里,可以创造前所未有的能量,培养全新的、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心全意与组织实现共同的愿景,并持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本文正是基于此,以该理论为基点,去寻找领导者如何激发自我潜能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研究。

关键词:第五项修炼;领导者潜能;学习型组织

一、“第五项修炼”内容概括

“第五项修炼”理论主要提到五个方面的问题,即学习型组织在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它们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第一是自我超越,这是一种精神力量,力图自我超越的人一定是不断学习的人。学习能够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力,并客观观察现实。第二是改善心智模式,很多人对心智模式不慎了解,不关注自己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地存放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影响人们如何了解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观念、假设、图像。心智模式是人们内心潜意识中的一部装上美颜的相机,您照出来的自我和世界是没有斑点的美丽图像。然而,被美颜相机拍到的人脸和实景真的是没有斑点吗?欺骗人们的不是实景和被拍到的人,而是美颜相机。只有反观相机,才能拍摄到真实的世界。第三是建立共同愿景,共同的愿景是整合个人与组织构建未来景象的不可替代的发动机。它帮助组织培养其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于组织,而不是被动听命于冷冰冰的机械任务。第四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的关键在于“深度汇谈”,“深度汇谈”的方式就是所有成员袒露心声,说出自己真实的个人假设,进而进入一种真正的一起学习的能力。第五项是系统思考,它与以上四项修炼融为一体的,也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系统思考能够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和人们所处这个世界的关系:从将自己与世界分开,转向与世界联结;从将问题归因于别人和外界转向于审视自己的行动、思想。

二、基于“五项修炼”的领导者潜能开发

企业活动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都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牵连,彼此影响。身为其中的一个小小分子,置身其中而想看清整体非常困难。人们总会困惑有些根本性的问题为什么一直都得不到解决,系统思考恰恰是为此类问题而生。系统思考也被人们称为“憂郁的新科学”,因为它会告诉人们“最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通常是没有效果的,短期也许有改善,长期却会造成事情更恶化”。但是系统思考也会显示:“小而专注的行动用对了可以产生神奇而持久的力量”。掌握“系统思考”要留意两点,一是“高杠杆解(即找到最省力的点)”,二是“看到整体”。人们可以从学习者系统背后的“结构”开始,观察变化的过程而非以静态方式或固定点的思考。“看到整体”是一个结构,能让人们看到相互关联的“搭配”,正是这种“搭配”使许多生命系统呈现出他们自有的风貌。结构复杂性常常会破坏人们的信心和责任感,系统思考恰恰可以驱除这个时代人的无力感。掌握系统思考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视角:(1)从部分转向整体,(2)不是做“无助的反映者”,而是做主动改变现实的参与者,(3)不做现实的反应者,而做未来的创造者。其实,这个三个视角可以转化为“三个人”:(1)要做个看到事物整体的洞察人,(2)做个问题的主动思考人,(3)做个积极主动的问题解决人。

自我超越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真正的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力,客观观察现实。理清个人愿景是较为容易的一面,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困难的是面对现实的挑战,因为社会趋势影响到您个人的愿景。别人对您的愿景也会褒贬不一,所以建立愿景的人更需要勇气去面对现实与愿景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会让人们觉得个人愿景有些像空想或不切实际,可能会使人们感觉到无力和气馁甚至是绝望。但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可以成为一种力量,将您推向愿景的一边。由于这种差距也是产生力量的源泉,人们把它称呼为“创造性张力”。

“创造性张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概念,它能改变人们很多认识,以往人们将失败归结为个人能力不足,但是当您认识到创造性张力是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时,失败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失败只是反映了您对现实认识不清,失败只是反映了您做的不够贴近现实。如果说自我超越的第一要素是忠于自己的愿景,那么自我超越的第二要素就是忠于真相。根除看清现实真相的障碍,并不断对自己心中隐含的假设挑战,不断加深人们对事件背后结构的理解以及警觉。自我超越越高的人越能够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性冲突——各方力量互相冲突的结构。很多人都有一个相似的理念——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无力感)或不够资格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设想下您向着自己的目标(愿景)移动时,有一根橡皮筋一样的力量把您不断拉向目标,这个橡皮筋叫着创造性张力;第二根橡皮筋把您拉到不能或没有资格得到的潜意识想法,它叫着无力感或叫着不够资格。因此,解决这种结构性冲突的有效方法是运用您的意志力,而意志力也会带来许多困惑,比如您会怀疑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是否有效;如果您通过精疲力尽地坚持终于成功了,您又会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值得。因此,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景还不是最好的结果,因为您依然没有改变您内心深处的结构性冲突的信念。遇到新的工作,您的内心依然存在两根橡皮筋在来回拉着您,内耗您精力和信念。可人们需要的是遇到任何新的工作和问题,都会潜意识地非常专注和努力。这种将有意识转为潜意识的过程正是人们要修炼的一项技能——自我超越。自我超越层次越高的人,越有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引导自己专注于焦点——直到面对任何工作,第一根橡皮筋(创造性张力)在毫不犹豫地(潜意识地)压倒性地大于第二根橡皮筋(无力感、不够资格等)的拉力时,您便实现了自我超越。

三、从自我超越到构建学习型组织

系统观点显示了自我超越的几个精致的结构面,如合理性和直觉、看清自己与周遭的世界是一体的、同理心对整体的使命感。在科学盛行的今天,人们往往会忽视直觉在人们工作中的力量,就像人们总是用合理性来为人们自身的利益服务而忽略了信仰的重要性一样。

儿时的人们总以为世界和我们没有关系,成长过程中发现人们越来越无力抵抗外界的力量。这个经历给人们的启示是成长的自己是在不断将事物的互动关系“衔接成环”,即不断发现人们原本视为外部的力量实际上与人们自己的行动息息相关。只有心存开放的心态,才能足够感受到能与周遭的世界融为一体感。借着看见个人与世界的相互关联,人们便会改变了怪罪他人和自责的态度。也只有人们有同理心,才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能发展出更多的同理心。自我超越越高的人,越能与外在的整体连成一体,最终形成更宽阔的“愿景”,没有这种愿景的人总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当人类追求的愿景超出了个人利益,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远非个人目标所能及,组织的目标也是如此。

建立共同愿景是人类历史中最能鼓舞人心的力量,它可以凝聚人心、坚持实现共同的愿景。一个缺乏忠于共同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就很难成为有效的组织。共同愿景是一股在组织成员心目中深受感召的力量。在人们的群体生活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能激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事实上,共同愿景是基于共有的组织目的、愿景、价值观,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

修炼组织共同愿景的方法是从建立个人愿景开始的,没有个人的愿景汇聚成共同的目标,那组织中很多人所能做的仅仅是符合别人的愿景,其行为动力只是顺从,绝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

无论是基于整体还是基于个人的努力都离不开心智模式的改变。您可以把心智模式想象成关于“三观的镜子”,您的镜子如果不能一比一地反映真相,您便或甚忧、或甚喜、或甚狂、或甚卑,欺骗自己的是自己的心智模式而不是其他。

把镜子转向自己是改善心智模式的第一步,借此来发掘内心的镜子是什么样子,它对真相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特征,严加审视。力求找出它在面对真相时往往会告诉自己事物的悲观面多还是乐观面多、是夸大面多还是客观面多。并且您要将自己的心(心智模式)放在别人的面前一起开放地分析它,容纳别人的想法。这一点很重要,任何组织最关键的心智模式就是决策者们共有的心智模式。这些心智心智模式如果没有被检测出来,就会将组织的行为放在熟悉的舒适区内而不自知。有人说一个企业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就已经意味着它将要失败了,也许说的就是这个这个道理。

团队学习建立在“共同愿景”和“自我超越”基础之上。有才能的团队是由有才能的个人组成的,但一个组织只有共同愿景和才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共同的学习能力,才能创造组织的学习能力。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并没有关系,组织中的个人即使在不断地学习,也不表示组织在不断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術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 宋奕.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学习力的核心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

[3] 范青蠡.学习型组织的思维逻辑[J].上海管理科学,2018

[4]耿卓.关于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理论的再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

[5] 鲁悦,何文刚.基于自我肯定需求理论对第五项修炼的探讨[J].公共管理,2019

[6] 陈国权.人的知识来源模型以及获取和传递知识过程的管理 [J].中国管理科学 ,2003

作者简介:吕敬荣(1986.10),男,汉族,安徽六安人,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历史社会学

猜你喜欢
学习型组织
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的作用
关于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
人力资源驱动与学习型组织建立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企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我国学习型组织现状和对策研究
我国学习型组织现状和对策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对策建议
浅析如何培育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在高校学生会建设中的应用
国外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