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贫困家庭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

2020-11-28 07:52刘盛坤
商情 2020年21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刘盛坤

【摘要】2908年以来,大学生招生规模发展迅速,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更处于劣势。研究表明: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乏职业的长期规划、职业的认知能力不足以及性别歧视均影响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职业规划。本文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贫困家庭 女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一、前言

中国恢复高考招生以来,招生的规模在一定的比例内逐年增长,在2000年以后招生的规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2019年全国高校录取820万人,录取率接近80%。同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人数达百万,涉及众多高职院校。高校的扩招的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让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提升了学历,从而提升了国民素质,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受教育差距,实现了教育飞跃发展,更有利于发展经济,拉动内需。然而扩招结果导致了教育质量下滑,打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洪需平衡。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非常必要。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关乎其就业竞争力,关乎家庭和社会的发展,特别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困难的成因

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是一个大家公认的事实。贫困女大学生,在高中以前大多在欠发达地区接受教育,个人认知、家庭背景、社会资源、就业信息等都受到一定限制,这些限制影响了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部分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受到的教育就是追求成绩,埋头苦读,往往在语言表达、社会实践和视野等方面受限。进入大学后面对环境的变化,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不知所措从而袖手旁观,如不及时调整自己,容易导致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往往连唯一追求的成绩都会失去优势。在丧失自信的前提下,经济贫困女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更无从谈起。同时,近年来,社会中出现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的虚荣社会风气,对缺乏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在这种心理之下,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性,从而制约他们的职业范围和职业选择。有研究表明:来自非贫困家庭的学生在择业选择上比贫困家庭学生更具有主动性和开放性;人际关系方面非贫困家庭的学生也显著优于贫困家庭学生。

(二)对职业生涯缺乏长期规划

非贫困家庭女大学生面对职业困境会有多种选择:一是通过考取证书增加职业选择的砝码;二是通过考研或者出国来延缓就业时间,提高学历增加就业的实力。然而对于贫困家庭女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期间就背负了物质和精神负担,只能通过及时就业获取薪水,缓解家庭的压力。不少研究表明:父母教育程度高,子女教育程度显著高于父母程度程度低的家庭;家庭月收入高,子女教育程度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低的家庭。可见,贫困家庭女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情况,在长期职业规划当中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状态。

(三)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认知

大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知程度,影响着个人驾驭职业规划的能力。家庭是排在学生成长的第一位,家庭氛围是否整合、父母职业的社会地位、家庭的教养方式都影响着女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贫困家庭自身文化水平、社会阶层和认识水平等限制,无法与女大学生进行深层次关于职业的进行沟通和交流,更无法进行有效地指导。然而非贫困家庭对于职业的了解、行业的发展、职业未来发展空间相对于贫困家庭均有深入了解,能对孩子有效的指导或者潜移默化地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职业与孩子职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四)性别歧视在有些行业依然存在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在就业市场被歧视一直存在,特别是侧重刁体力的职业。同时女性就业时,雇主考虑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面临人生必须考虑的生育阶段,根據劳动法,雇佣单位必须提供相对长时间的产假,同时还要缴纳各种保险和安排其他人顶替她们的工作,客观来说增加了雇佣单位的劳动力成本。

综上所述,贫困女大学生家庭社会资源的拥有度较低;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家庭不重视教育或者对待孩子的教育有心无力;父母对孩子关注度较小,父母为了生计无法经常关注孩子的教育。

三、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经济贫困家庭女大学生尽管在职业选择和发展面临诸多不利,但是不能忽视学校、社会、教师等外部环境的因素,更不能忽视贫困家庭女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发挥程度。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贫困家庭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观能动性

贫困家庭女大学生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客观审视自身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有意去建构资本或者规避不利因素,就会极大消减家庭经济贫困对自身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利影响。中国历来就有贫富不超过三代入的说法,激励着女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身的命运。很多来自贫困家庭女大学生通过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技能,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二)发挥社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贫困家庭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家在扶持贫国家庭女大学生时不仅要物质经济的支持,更应该从心理、精神多等方面帮扶贫困家庭女大学生。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即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贫困家庭女大学生坚决消除“等”、“要”、“靠”观念,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到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工作。学校应加强对贫困家庭女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应加强心理排查并建立台账,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计划。政府部门应对贫困家庭女大学生营造公平的竞争的环境,建立健全公平制度,根据其特点引导相应的岗位就业。

(三)多措并举支持经济贫困家庭女大学生深造

面對日益竞争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贫困家庭女大学生处于劣势,很多贫困家庭女大学生愿意提升学历,但是自身经济条件有限而选择放弃:。而对这种情况,政府、社会、家庭要采用多种方式支持女大学生提升学历,提高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

(四)营造家庭经济贫困女大学生就业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劳动法》关于女性就业权利的宣传,用人单位要认真贯彻女性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消除女险就业歧视。政府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通报,并追究法律责任,从而进一步保障女性就业的权利。同时,政府、学校应提供经济贫困家庭女大学生就业培训,提升职业适应能力。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掌握创业技能,实现自主创业,创造就业岗位。在培训中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原则,要突出市场导向原则,适时分析市场变化对创业行业的选择,切实提高创业培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曦,陈海萌.和谐社会视阈下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53-57.

[2]胡文燕.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基于家庭环境对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v.14(21):177-178.

[3]赵杰.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问题与对策探究——基于家庭因素影响的视角[J].青年时代,2019,000(003):172-176.

[4]顾姗姗.高校贫困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1(23):291-292.

[5]叶逢杰.高校贫困生就业分析及对策探讨[D].2008.

[6]马超俊.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2):55-58.

[7]依帕尔古丽·托合提肉孜.女性就业歧视及应对措施[J].商,2016(2):58-58,共1页.

[8]徐章辉.我国城镇青年女性就业歧视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000(007):20-23.

基金项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级课题项目“资助育人视域下贫困家庭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扶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Z2019011)。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