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下A高职院校与中小学共建“第二课堂”效果

2020-11-28 13:28姜媛媛
文存阅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共同成长第二课堂素质教育

姜媛媛

摘要:“第二课堂”是对普通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中小学学生内在潜能,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融合性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第二课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青年优秀大学生主动作为,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担当责任,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功能作用,开展“50万+”共同成长计划,引领祖国的花朵共同成长、不断进步,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共同成长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规定,鼓励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或校外活动。于海生先生在《开展小学体育“第二课堂”的研究》中指出,“第二课堂”是学校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它的特征有:是学生自愿参加的;由学校组织安排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由学校提高相关教学资源;是对教学计划内课程的有效补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依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为充分利用某市高校资源优势,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推动某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推进中小学“第二课堂”的深入开展,同时推进大学生社团发挥功能作用,A高职院校的不同院系分别与十几所中小学进行结对,开展“50万+”共同成长计划。该项目是某市教育局倾力打造的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为该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更好融合搭建了交流平台。

二、活动开展情况

“第二课堂”注重学生的参与,从而实现课堂知识到社会实践知识的迁移。第二课堂的内容不受教学大纲的束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天赋。为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小学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担当责任,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功能作用,A高职院校的各个学院针对结对中小学的不同需求,根据学院特色,分别开展几十种不同的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类、科技科普类、益智创新类、运动健康类等缤彩纷呈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丰富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又将爱国奋斗精神融入到青年大学生和小學生的成长实践中。例如,以护卫国旗为使命,以弘扬爱国精神为己任的国旗护卫队进校园;普及手语知识,进行手语教学,丰富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用指尖传递爱和正能量;学习乒乓国球精神,做小小运动员;感受中国茶艺之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知识分享,拓展中小学生的视野等等。每次志愿活动均由A高职院校和结对中小学分别派出老师进行指导教学,抓好志愿服务活动效果和质量。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个别中小学参与度不高

实际调研过程中,存在个别中小学对“第二课堂”的热情度不高的情况。原因主要集中在,有的中小学课程安排较满,没有提前预留“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有的则是对“第二课堂”内容的丰富程度不够满意;还有的中小学不够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只重视普通教学成果,或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安排的任务来对待;还有的中小学是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为避免增加学校风险,不愿与高校建立结对关系。

(二)活动覆盖中小学学生人数有限

因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高校大学生的课程及校内活动相对较多,所以参与“第二课堂”的团学组织和社团负责同学的时间相对难以集中,因此参与每次志愿活动大学生人数受限,辐射的中小学人数也相应有限。

(三)“第二课堂”项目创新度有待提升

经过考察调研,各高校虽会针对不同中小学制定不同的活动方案与课程,但活动整体活动相似度、重复性较高,还需进一步打磨活动的内容并不断提升创新度。

(四)“第二课堂”教育基地建设不够完善

个别中小学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第二课堂教育基地的建设上,无法为学生建设空间大、设施多的实践场所。对于个别中小学,体育项目的设施不够充足,导致中小学校第二课堂的开展受到限制。

四、未来与展望

A高职院校近年来一直都在探索与中小学结对开展的“50万+”共同成长计划的成效,也在不断加大对师资的培训以及对项目活动的持续打磨。同样,中小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的教育观念,中小学老师、家长的思想观念也需要转变,加大重视程度。另外,高职院校指导老师也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为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制定详细且适合的目标与计划,保证第二课堂科学、合理开展。A高职院校的青年大学生通过此类系列志愿活动,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磨砺,也是把爱与责任,奉献与担当用新时代新青年的方式延续。通过开展系列精彩、有意义的课程,携手中小学生继续进步,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于海生.开展小学体育“第二课堂”的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7(31).

[2]刘文萍.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J].西部素质教育,2019(04):8-9.陈景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小学开外科技实践社区的创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16):134.

猜你喜欢
共同成长第二课堂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01—02合刊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探索乡土资源特色课程,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成长课堂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