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0-11-28 09:45王永杰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王永杰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新增了一项生态文明建设,而在其后的各项重大会议上,将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不断丰富并提出相对应的实践方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之下,土地整改工程一边要对从前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土地工程进行整治,一边也要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建设可循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土地资源是维持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物质资料。中国自然资源禀赋有限,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使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贫瘠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全球性问题在中国也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工程的提出就是为了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以及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最终达到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1、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的相关性

在最终目标和治理将产生的冲突方面,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在一定区域内,土地整治将对该区域的水土资源,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资源产生影响,因此也会使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产生正面或者是负面的影响,这些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直接导致经济效益的差异化。根据土地整治的精神,即农地小块并大块,建设用地拆旧、拆小变耕地,未利用地计划利用,将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污染,提升耕地质量,改善乡村风貌与环境质量,完善后备土地资源管理,保护或恢复生物多样性,涵养土地,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2、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治工程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许多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改作农业用地或其他,而作为农业用地,就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其进行灌溉,高效的灌排工程建设使用,地下水位、水质都会被影响,进而当地的水土侵蚀程度以及方式都会改变。例如,为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在田间修筑灌排工程,这就需要使用到砂石、水泥以及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而这些工程建筑都有着光滑的表面,不仅会导致地表水因水流速度快而加快蒸发流失,也可能导致地下水位因上部的水流难以下渗而降低。水资源的自然循环遭到破坏,进而也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2.2土地整治让生物与景观减少

纵观我国以前的土地治理,可以看出,在土地进行整治的时候,因为要进行铺设灌溉设备,重新修缮道路,从而难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影响,进一步导致当地生态遭到破坏,使当地土地整体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因为生物在其相对稳定的栖息地受到影响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大规模迁移,甚至消失。这样会越来越导致该地区的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一定会打破平衡。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之所以要进行土地治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要获得更多的土地用来支配,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但是在土地治理时期,许多沿着自然弯曲状态的河道被修复拉直,一些道路排水沟当中也使用了钢筋混凝土,这样虽然增加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坚固性,但是却进一步减少了动物的栖息地,也降低了绿化率,导致了景观与生物种类的减少。

2.3对土壤地质结构的影響

土地整治工程中开垦原有的荒地、复垦废弃地以及整理建设用地等措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将原有的土壤结构、地质结构等改变。开垦作为农用的土地为了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必须将土壤细化疏松,这就容易导致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加剧引起水土流失,处于干旱地区的甚至可能引发沙尘暴等;修水渠、公路等会改变原有的地表结构以及坡面等,土壤结构被改变,土地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的程度都会加剧。土地的整治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结构以及地质结构等,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都是其不良后果,更甚则有可能引发地面裂开、地陷等地质灾害。

3、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下土地整治策略

3.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生态问题想要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首先需要有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念和法律意识,以及符合实际的融入了生态理念的土地整治相关规范标准。在大层面上,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进行及立法,为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努力。从普通层面,土地管理工作者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对土地整治工作者十分重要,要从人事、绩效和思想管理等方面改善土地管理机构的制度。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正确把握土地整治的目标、内容和技术,以生态建设为土地整治工作的核心,有必要全面升级技术、人员和方法,以提高生态整治的可行性。(1)土地整治部门应当制定宏观生态网络规划,并以城市、乡村、湖泊、河流和耕地为相关生态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还应更加重视土地治理的宏观生态网络。通过宏观规划,完善整治制度。(2)通过精细化管理,对土地整治进行生态建设,将土地整治区划分为有针对性的详细整治区域,既保证了生态建设的完整性,又保留了生态建设的特点,可以取得理想的整治效果。

3.2维护生物与景观和谐生长

土地治理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须保持各种物种的平衡发展和景观的多样性。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出台保护各种生物、动物物种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力度。改善各个生态物种的保护机制,让保护过程更加有效、具体、完善。目前,我国治理土地的时候,对各个物种的多样性保护十分欠缺,且执行在很多法律条款当中。由于各个相关部门只关注自己的当前利益,没有注重横向联系,因此,法律法规执行中受到了很多阻碍。如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强制立法和执法。2)创建合理、有效、广泛的影响评价机制。多年来,我国土地治理工作都缺乏针对性的、合理的影响评价标准,导致在许多地区土地治理的时候环保问题都欠考虑。3)在土地治理工作当中,必须要融进生态和景观的合理性规划和构建。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摒弃曾经的土地治理当中的错误,只注重成本而忽略长远的环境规划思想,应当注意多增加对生态环境的设计及投入成本。

3.3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在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经济、自然、人文等全面因素,以自然环境为首要的考虑对象,根据当地实际的、经评估后的土地整治潜力和用地需求,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将土地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大土地复垦力度,重新整治利用工矿废弃地、自然灾害受损地以及低效用地等,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的同时也避免了生态环境的再次恶化。在实际的建设中,要注重生态文明环境的创造和维护,加大植被的覆盖率,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另外,还可对土地整治后进行生态环境多方面的评价,效应较好的可鼓励,不完善的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的实现分析中,不仅仅需要结合起当地的土地实际情况,还需要从人们的居住环境、生物的生存等角度出发,使得相关单位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让周边的环境始终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支亮.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性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241-242.

[2]王丹月.关于土地整治工程生态化的思考[J].乡村科技,2019(32):118-119.

[3]王晓翠.土地工程生态化整治方法研究与应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09):73-74.

[4]黄晓芳.土地规划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127.

[5]李运梅.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205.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