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与培育路径探讨

2020-11-29 14:11李培培
法制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传统大学生文化

李培培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技术系,河北 保定 071000

一、文化自信内涵及文化自信培育的意义

(一)内涵

根据广义角度而言,文化自信就是国家、民族与政党在清楚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同时,对文化理念与价值的进一步肯定,对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弘扬。而根据知情意行这几个维度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程度高低受文化情感、意志、认知与行为所影响。结合这几个要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出相应的要求。第一,在认知上,大学生需要主动学习与探索传统文化精髓及价值,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对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知。第二,在情感方面,大学生需要认同传统文化精髓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在意志方面,大学生应当在各种文化冲击碰撞中,辩证看待各种文化,保持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包容的态度批判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第四,在行为方面,大学生需要在各种文化冲击碰撞下,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选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二)意义

文化是国家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决定民族是否可以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大学生,怎样才能紧跟时代脚步,树立文化自信,变成了大学生成长与成才道路上需要坚持的信念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文化自信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对先进文化进行宣传。道家思想中包含了人和大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儒家之中的仁爱忠义、礼仪、智慧等,法家中的富国民强,这部分具备代表性的传统优秀文化理念与精神,不管是对社会和谐发展还是我国繁荣昌盛,又或者是对个人未来发展与成长均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在别的国家正在被不少人积极学习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当前国内有时还会被国民所忽视,导致有部分人遗忘了文化乃国家的精髓这一道理。而文化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绝对不应当被忘却和抛弃的,需要将其延续和传承下去。大学生是比较具有活力与代表性的新人群,对大学生实施文化自信的培育,将会收获更大的成效。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倘若拥有了文化自信理念,并在实践方面开展各项活动,则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我国先进文化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其次,文化自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挡外来文化入侵。眼下有一些大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了庆传统节日的习俗,可是一定不会忘记西方国家的狂欢节。比如他们可能会忘记我国的端午节,可是一定不会忘记愚人节随意捉弄别人的事情。还有的大学生将吃麦当劳、必胜客以及过西方节日等活动,都看成是追求潮流与赶时髦的象征。实际上,这类社会现象不仅仅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匮乏的重要表征,同时也是一种警告,提醒人们应当警惕外来文化的持续入侵。即便目前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表现出相互交融的局面,属于是必然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现象,可是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西方的部分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消费观念对我国青少年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选择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偏差,这样一来就威胁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沿袭。因此,必须要教会大学生明辨外来文化的好处与坏处,懂得对其做到取其精华,如此就能够充分抵御外来文化入侵,这使得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变得尤为紧迫。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现实情况分析

第一,对本土文化热情程度较低。大学生对悠久历史文化持有的是尊敬之心,可是通常并没有进一步了解的热情。大学生处于人生美好的时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不深,认为传统文化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文化对于现阶段追求新鲜奇特的大学生而言太过沉重。所以,大学生内心深处往往是不接受这一思想的,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对本土文化兴趣较小,比较偏向于流行文化。一项调查研究表明,60%左右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迂腐且过时,同时表示自身对传统文化兴趣缺乏,并不想进一步了解,还有17%左右的学生认为有兴趣,同时想要加深了解。如此看来,现代大学生对本土文化认可度以及热情程度较低。

第二,对文化自信理论来源知之甚少。文化自信在时代号召下被很多人士提及。可是,要综合且精准讲述出文化自信理论来源,多数人是一问三不知的。很多人将目光放在对文化自信的解读上。可是作为现代大学生,社会未来事业的接班人,物质上的丰富促使其更想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虽然大学生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大部分是支持的态度,可是到了学习有关知识课程的时候,在学生心里较多的是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来学习。如此看来,根本原因就是现代大学生对于本土文化自信理论来源理解较浅,仅仅是敷衍了事将该课程完成,并未持有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措施

大学生作为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力量,文化自信是大学生肩负历史重大使命的必然性要求。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够帮助其认同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进而主动承担起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责任。

(一)学校要教导大学生怎么信和信什么

1.转变传统观念。以往,学校一般都把关注点放在教给学生技能与知识方面,忽略了文化自信教学,尤其是文化自信在思想政治中的地位。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才会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革命文化等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里面蕴藏着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还对学生意识形态、精神风貌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不管是教师教学层面,还是校园文化建设层面,均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把文化自信融进大学生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集中力量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可程度,激发出大学生的敬畏之心,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精神,同时把其贯彻于社会实践与学习生活中。2.加强知识宣传。校园知识宣传涵盖多种校园讲座与活动等,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知识宣传活动,让更多学生都能了解并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从而确保现代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需要对何种文化保持自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诸多文化交融的局面中打造强大的文化自信。

(二)家庭教育乃文化自信之源

家庭在大学生早年生活经历中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影响极大,对学生影响也是最长久的。家庭是教育的起始之处,家长是指导学生的灯塔,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延伸。比如,古时候周公姬旦为了教育子女著录了《戒伯禽书》,教诲伯禽应当谦虚谨慎,严格自己的言行,对他人持宽容之态。再者有司马光著录的《家范》,孙奇逢著录的《教子教训》等等多不胜数的传统家庭教育文化。还有人们常说到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全都展现了家庭教育是培育一个人三观与文化修养的起源地。因此,在家教方面,需要开展优质的家风建设,打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在成长中受传统优秀文化所熏陶。

(三)通过网络媒介改善传统讲授模式

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愈发离不开其存在,手机与计算机等发展成了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基因不但具备深厚的优秀传统,同时还具备先进的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部分文化虽然内容复杂多样,可是时代的发展促使文化传播有了很多向全世界展示的可能。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同时也能够利用物质媒介展示,而非仅仅是将其放置于列柜中。现阶段,中国媒介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有极大的进步,例如在电视中很多正能量的节目出现,比如《上新了,故宫》、《国风美少年》等,经过这些形式的展示,可以让沉寂多年的古文物面见于世人。此外,部分军旅节目等能够让人们深入了解革命和军人付出的努力,让人们对红色文化充满敬畏,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见证者与接班人,涉及到国家的繁荣发展与民族振兴。故而,大学生只有树立起文化自信,才可以在世世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强化我国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传统大学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