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助力乡村振兴

2020-11-30 04:39
现代交际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助力居民活动

王 金

(中共潍坊市委党校 山东 潍坊 262400)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效的乡村阅读活动对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但就现状来看,我国乡村阅读活动开展仍有许多不足,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与积极性也普遍不高。对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一、阅读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路程,在此期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相比,我国的文化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尤其是乡村文化发展,这极大地阻碍了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为我国的“三农”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可以归结为五点:一是产业兴旺,二是生态宜居,三是乡风文明,四是治理有效,五是生活富裕。可见,乡村振兴不仅是指乡村经济和社会振兴,还包括文化振兴、教育振兴、生态振兴等全方位振兴;而通过阅读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乃是必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无论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还是标志文化生活质量的阅读活动,都离乡村居民很遥远;但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阅读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作用逐渐被关注和重视。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在乡村中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二)意义

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必须重视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围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目标,通过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培育“三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及淳朴民风。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前提是振兴乡村文化。通过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有效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有了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才会有“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文化振兴之路,努力改变乡村精神面貌、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才能给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内驱力,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自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乡村居民的思想认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的乡村居民不但对物质生活有较高要求,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而阅读不但是助力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乡村推广阅读活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乡村居民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身精神文化境界,建立文化自信,从而为乡村文化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任何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对于乡村振兴来说,人才是关键的智力保障,只有具备足够的人才资源,乡村振兴目标才能实现。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城市教育相比,我国的乡村教育水平明显落后。长期以来,乡村人才资源十分匮乏,大部分人才选择前往城市发展,在此背景下,只有想方设法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为乡村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而教育离不开阅读,阅读是乡村中小学的主要教学活动内容;但从乡村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身,都对阅读重视不足,没有深刻认识到阅读对成才的重要性。平时只重视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忽视课外拓展阅读,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眼界。因此,要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阅读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使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3.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既要依靠地方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还要依靠乡村居民自身良好的文化素质。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它包括农产品养殖生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乡村服务业、乡村旅游业及休闲农业等。无论其中哪项产业的发展,都以乡村居民为主导,如果乡村居民自身文化素质低,未能熟练掌握先进的产业发展理念、知识和技术,那么势必影响乡村产业发展;若想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阅读是最有效和最简单的途径之一。书籍的类型丰富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不乏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理念、知识和技术的书籍,通过阅读这类书籍,乡村居民不但可以学习相关理念、知识及技术,还能及时了解世界最前沿的产业信息,以及国家关于产业的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从而有效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二、乡村阅读现状调查

经调查发现,在乡村居民中,虽然有很多人对阅读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知,但经常阅读的人非常少,乡村阅读不足是普遍现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显示,有85%左右的乡村居民认识到阅读对于个人、家庭及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但有80%左右的乡村居民近十年来几乎未曾阅读过报刊书籍或数字阅读。换言之,乡村居民普遍未形成阅读习惯。虽然大部分乡村都在乡政府的带领下设立了农家书屋,但仅有20%左右的乡村居民去过农家书屋,10%左右的乡村居民在农家书屋中看过书或借阅过书籍。由此可见,即使乡村中设立了农家书屋,也依旧未能有效改变乡村阅读不足的现状。

三、乡村阅读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乡村阅读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重视才会有成效,乡村阅读推广工作亦然。目前,很多乡村政府对乡村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乡村政府领导干部将重心工作放在发展乡村经济上面,忽视了乡村文化发展;而重视程度低又导致乡村政府在乡村文化发展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在乡村阅读推广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造成乡村阅读不足的现状。

(二)基层文化部门的服务和宣传不足

基层文化部门的服务和宣传不足是导致乡村阅读不足的重要原因。首先,乡村基层文化部门的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农业法律、农业科技、农业创业等方面的文化精品供给,根本无法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其次,乡村基层文化部门对阅读活动的宣传力度较弱,在活动策划、活动平台推介和引导等方面做的工作很少,因此不能有效吸引乡村居民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导致乡村公共阅读平台的使用率极低。

(三)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和积极性较低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读者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双重体现。在阅读活动中,阅读行为必然是一个主动的行为,也就是说,读者参与阅读需有其自身动机。有学者说过:“阅读行为本质是寻求文本意义的一个过程。”读者之所以会去阅读,是为了寻求文本中的“意义”。可见,只有认为阅读有意义的人,才会在主观上具备阅读需求和积极性。在当前乡村阅读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的情况下,乡村阅读依旧十分不足,其本质原因就是乡村居民在主观上的阅读需求和积极性较低,认为阅读无法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因此,如何让乡村居民深刻认识到阅读的意义,乃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推动乡村阅读的措施和建议

(一)政府建立长效的阅读推广保障机制

各级基层政府包括村委会、乡政府、县文明办、县文广新局等,都应主动承担起自身在推动乡村阅读方面的责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通过联合建立长效的阅读推广保障机制,保证乡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广。各级基层政府应针对乡村阅读活动推广工作进行统筹指导和协调安排,如由县文明办为主导,领导建立乡村阅读活动推广领导小组,并从各级基层政府当中抽调人员组成小组队伍,负责领导乡村阅读活动推广工作及协调各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该小组还要负责对乡村阅读活动进行调研,及时了解乡村阅读设施、阅读场地、阅读空间、阅读服务等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研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为乡村阅读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二)乡村阅读活动常态化开展

乡村基层文化部门应针对乡村阅读群体的不同,深入调研,把握各类乡村居民的实际特点、需求及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阅读活动,并将乡村阅读活动常态化开展。如,有的乡村居民主业为农产品养殖,可为他们组织有关农产品养殖生产的书籍阅读活动;有的乡村居民主业为乡村旅游,可组织他们开展乡村旅游书籍阅读活动……在每年的特殊时期,如传统节日、寒暑假、农闲及乡村重大活动日,有计划地组织乡村居民开展阅读活动,使乡村阅读活动常态化。要不断扩大乡村阅读活动的参与主体,只有全体乡村居民充分参与,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另外,还要努力创建乡村阅读活动的品牌,在每次活动后,及时对活动过程、活动内容及活动成果进行有效评价,并建立相应的科学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及评价体系,不断改进乡村阅读活动。

(三)乡村图书馆创新读者服务模式

乡村图书馆应积极创新读者服务模式,力求给乡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资源及咨询服务,充分激发和培养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与积极性。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素质是必然要求。有了文化,懂得技术,善于经营,乡村居民才具备转型现代农业的条件。乡村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及咨询服务,使读者能够在汪洋的“书海”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其次,应不断优化馆藏资源,深入研究和分析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明确书籍采购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所需书籍。可以让读者亲自参与乡村图书馆的选书工作,以保证所选书籍切实符合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再次,应为读者打造多功能的阅读空间,优化阅读环境,方便读者阅读。最后,以多样化的服务营造乡村阅读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能提高乡村居民的阅读积极性。如,可以加强导读服务,增强乡村居民的阅读热情;定期开办读书讲座、名人图书馆、读书会等活动,调动乡村居民的读书兴趣;组建阅读社团,发挥读者带头作用,大力推广阅读活动;举办阅读知识大赛,刺激乡村居民的阅读积极性。

(四)借助区域联盟寻求乡村阅读推广合作

乡村可以借助区域联盟寻求乡村阅读推广合作,拓宽乡村阅读途径和方式。如,可以依照就近原则或专业相近原则成立高校图书馆分馆,借助区域联盟内的高校资源优势,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支持等,从带动乡村居民致富入手,逐步提升乡村居民的阅读热情及图书馆的利用率。还可利用高校的优势,使乡村居民可以持区域联盟通用借书证在区域联盟内的任意高校借阅图书,以实现文献传递。如此一来,既可达到推动乡村阅读的目的,又可扩大高校的社会服务范围、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利用价值。

(五)发挥志愿者作用

乡村可以与周边高校深入合作,每年在高校内招募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由这些志愿者负责乡村阅读帮扶和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将志愿者轮流分派到就近的乡村图书馆中,对乡村居民开展定向服务。这也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一举两得。

(六)定期开展乡村阅读问卷调查

乡村基层文化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乡村阅读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乡村居民阅读率、乡村居民阅读喜好、乡村居民阅读年龄分布等。根据调查结果,结合乡村居民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进乡村阅读现状。建议每隔一年或半年开展一次乡村阅读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计应保证全面、合理。

(七)加强乡村网络建设及数字阅读推广

5G网络时代,数字阅读正越来越多地取代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在此背景下,乡村也要加强网络建设及数字阅读推广,以拓宽乡村居民的阅读渠道。

五、结语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阅读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作用逐渐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只有相关部门重视乡村阅读活动的开展,点燃乡村居民的阅读热情,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助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助力居民活动
助力成功七件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石器时代的居民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高台居民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