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认同机制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建构探究

2020-11-30 09:43庞朝阳
法制博览 2020年16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集体群体

庞朝阳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高校作为传播文化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国家建设中担负重要使命,而大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成才不仅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也需要高效创新的大学生管理方式来提供保障。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集体认同感、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在社会中不乏存在,而其所导致的心理浮躁、方向感不明确等问题也影响着大学生自身价值体系的建构,这无疑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进行管理提出了难度。

集体认同机制虽然作为心理认同的一种模式,但是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必不可少。集体认同,顾名思义就是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环境中,在情感上、心理上以及思想上对集体意识、理念、价值观的认同,这种认同感的形成是一个批判到接纳的复杂过程,但一旦形成将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力。而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构建集体认同机制,不仅在构筑集体向心力、认同感上有重要作用,对于深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以及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也有重要作用。

一、集体认同机制在大学生管理中建设分析

集体认同机制的建立是主体认知结构渐进碰撞、批判、交融的过程,而在其内部机制构建过程中,主体逐步拉近心理距离,从而达到内心积极地接纳,其过程也是一个逐步上升、循序渐进,逐渐完备的深度体验。

(一)集体认同凝聚集体意识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很少对主观和客观的概念加以区分……群体成员对事实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1]深刻的揭露了群体间意识存在的盲目性、从众性,以及易受暗示和轻信的特征,这与当前社会中集体无意识的产生有共同之处,而这从侧面也反应出集体认同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集体意识是一个较为简化的认同模式,主体在共同的环境中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心理共鸣等都可能会是集体意识的产生的条件,这种集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分化都会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在建构集体意识的过程中注重对主体第一印象的整体把握,以及对个体情绪化的管理。集体认同凝聚集体意识这是一个初步的阶段,集体意识的培养不同于集体意识的集合,纵然个体在意识上肯定存在冲突,但是整体之间内部所建立的约束机制起着规范作用。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特别是新生入学教育是开展集体意识建立的重要时间节点,高校对大学生的学风建设、纪律要求、宿舍规范等都要注重内容的层层铺开,加多种形式的开展,从而深化集体意识的约束作用。

(二)集体认同形成集体约定

集体约定,顾名思义便是集体间达成一种事先约好的目标性统一,集体约定是集体意识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集体约定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其更多的体现在法律层面,特别是在劳动法合同中多有运用,当然,这从侧面可以看出集体约定的规范意义,特别是对于集体间共识的约束作用。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倡导建立的社会契约,“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2],其基本论点是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而这种“有限责任制”的让度自身权力,从长远来说也是一种目标的妥协,当然这对于即时社会或群体内部的稳定,以及目标的实现都是有着推动作用。

在群体实践中,对于集体约定有较为成熟的称呼便是正式组织,顾名思义,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遵循有关的制度、章程或其他文件而人为地建立的组织,因而在正式组织内部必然会存在权责明确的细化分工,特别是在目标、规章制度以及集体认同上有着权威的约束力。而与之相反的,班级便是松散的群体,例如“放羊式”这种管理方式,更加分散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而建立在群体认同的集体约定,对于班集体有明显的凝聚力。集体约定从学生管理的角度来说意义是明显的。集体约定是在集体意识达成统一,也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其中成员对于所达成的目标有着一致性,例如,对于新形成的班级制度文化有着一致赞同,或者对于所形成的班委有着一致认可等等。集体约定反映的是小范围的既定目标的认同,适用于班集体的集体意识的培养,当然,对于约定的内容也要考虑到操作性,内容层次要符合班级约定性需要。

(三)集体认同树立集体目标

集体目标,便是在集体意识、集体约定的基础上,最终达成目标性的统一约束,集体目标通常表达主体的主观预期,具有很强的指示性,并且为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在组织架构维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当然目标带有主观性、现实性、实践性、社会性等特征,同时具有多样性、挑战性等特点,这也为目标建立增加了更多的未知。当然,不论是从其特征、性质、或者时间维度都会构成目标的影响因素,但是在群体架构中,目标的形成以及实施还是具有很强规范性的。

集体认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体现了群体对自身适应性的妥协,以及对目标的认同,这种认同并不是长久不变的,这是各方面权衡以及约束的结果,例如,大学生每天日常的上课,下课,晚自习等,都是有固定时间点的,并不是学生个体协商的结果,而在阶段性的时间内做什么功课这也是每个个体所被要求的,当然这种时间的约束,并不是长久的,凡是周末或是假期,这种形成的时间约定依然会被自身惰性的本能所侵蚀,因而,对于集体认同要从集体目标上作出约定,对于学校学风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目标的设定要有统一的规定性,以及必要的措施作为保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群体目标从最初的设立,到目标统一以及并井然有序的按照预定计划执行,这不仅是执行者或组织者在内部协调统一的结果,更是群体内部意见统一的结果,当然,对于在内部的协调不仅仅是考验学生干部团体的组织能力,更是对其制定者,也即教育管理者的考验。

二、集体认同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建构路径

学生管理中加强集体认同机制路径建设,不仅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和主体身份认同中有良好作用,而且促进在人才培养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良好的优势。而加强集体认同在大学生管理中的路径建设,需要利用制度建设、第二课堂开展、网络创新工作方法合力,积极构筑大学生心理认同感、内部向心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久机制

学校管理制度就是学校的办学法规,也是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基本保障。加强学校管理制建设,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保证。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大学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保障。

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从学生认知角度来说,是促进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转换的过程,也是凝聚群体力量,增进校园文化认同的途径。制度的建设如同契约精神的达成,以集体约定的形式来规范大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可,并将这种外界所赋予的制度性规定作为自身成长的保证。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纵向划分来说,从最基础的宿舍、班级、二级学院或者系部、以至到学校、国家,在每一层次都有不同的制度性规范,例如2017年教育部重新修订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通过制度建设不仅仅促进大学生规范意识的形成,还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对集体制度文化的认同,从而在学校以及社会中能够更好的约束自身的行为。

(二)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增进实践活动目的性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在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培养大学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课堂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载体,在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许多高校把第二课堂的开展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例如安徽财经大学设立“第二课堂管理中心”,把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担当、实践实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纳入考核内容,并以学分的认定的方式纳入学院评优评奖体系,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第二课堂是一个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示,不仅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也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自豪感的重要平台。第二课堂从其开展内容以及形式来说,都带有很大的目的性、自主性,对大学生展现个人能力、发展兴趣爱好,以及增进群体间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具有重要作用。在第二课堂中,其中社团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尤为突出,在其中开展的每一项活动中都需要个体密切的配合,并在目标认知上有着高度统一,这在无形中促进个人意识向集体意识的转化,从而深化对集体共识的认识。

(三)搭建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网络空间成为人们信息获得、交流的重要场所,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深深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注重管理效率与创新管理方式、方法相结合,积极搭建网络工作平台,增强集体认同机制建设,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形成对主体身份责任意识的高度统一。

搭建网络平台,需要积极整合网络资源建设,构建集体认同协调机制。在当前网络应用中,利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搭建集体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作为展示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增强集体荣誉感、集体向心力。除了上述网络应用,当下还有很多直播平台都是集体活动以及对外展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随着线上教育的发展,还需要积极探索更多网络教育新途径,创新平台建设,从而加强大学生对校园认同力建设,以及促进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形成。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集体群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警犬集体过生日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