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汉喃四字蒙学文献述论

2020-11-30 16:08
国际汉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蒙学国家图书馆国语

王 皓 黄 岭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结构中,启蒙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一大批著名教材的产生,强有力地推动了汉文化的深远传播。从古代教育史来看,启蒙教育一直都被人们所重视,如《颜氏家训·勉学》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1)颜之推著,王利器注:《颜氏家训集解》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第163 页。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说:“人材之成,自儿童起。”(2)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见《四部备要》第60 册《五种遗规》,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第3 页。梁启超《论幼学》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3)梁启超:《论幼学》,载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第148 页。这些都反复强调着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这种重视启蒙的教育观念,同样存在于有着两千年汉字书写历史的越南。在越南现存汉喃古籍中,有数十种蒙学读本,其中尤以四字读本较为典型。(4)我们分别于2015 年、2016 年在法国远东学院、法国国家图书馆以及越南汉喃研究院、越南国家图书馆、胡志明市社会科学图书馆等十多个单位调查越南汉喃文献各三个月,共统计到越南四字蒙学文献近30 种。它们不仅是越南蒙学文献的一个重要类别,同时还是反映越南汉文教育历史的一组实录。从文本内容来看,越南四字蒙学文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类型:

一、识字类

蒙学的首要任务是识字,正如王筠《教童子法》所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5)王筠:《教童子法》,《丛书集成初编》第0986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1 页。就越南识字类文献而言,《三千字解音》是流传最广的一部汉喃双语辞典,书中收录三千个汉字,旁边使用喃文小字记录对应喃字或对本字音、义加以解释。20 世纪初,为兼顾传统的汉字、喃字和新生的国语字的传习,又产生了《三千字解译国语》和《五千字译国语》,这两部书都采用汉、喃、国语三种文字对照,即在汉喃双语之外又加注国语字。《三千字解译国语》编者自序认为“《三千字》书之作,流传已久,一字一义,叶以音韵,所以便初学者之记诵也。……国语字体,诚为吾国普通学之第一法门也”,但因“旧本考究未确,镌刻未精,览者殊为不便”,故“取而改镌之,凡属国语之字画标志,一一精别”,(6)越南国家图书馆藏维新九年(1915)柳文堂藏板印本,编号为R.1667。详细解释了重镌并增注《三千字》的原委。《五千字译国语》由阮秉编译于阮维新帝己酉年(1909),其自述得前人所著《五千字》,“遂查之字典,颇属精详,译出国语字,以便当时之学习。且书内类编,各有条目。……此书也,不但幼学之所易晓,而中学者其庶乎小补云”(1)越南国家图书馆藏维新三年(1909)柳文堂藏板印本,编号为R.1544。。可见《三千字》和《五千字》最初都是汉喃双语,用于汉字和喃字的查询和学习,并且有益于“记诵”和“易晓”。此后又增加国语,兼顾了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汉文、喃文和国语的多样化需求,但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广国语字。这就是说,越南不但重视启蒙教育中对文字的传述,同时还会采取“叶以音韵”或类编条目等编排方式以便初学者掌握。

正是基于以上目标,在越南的蒙学识字类文献中,产生了一批经过悉心编辑且易于掌握的四字读本。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注译《千字文》,目前在越南汉喃研究院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东方写本部等单位都藏有《千字文解音》,其编者不详,均为成泰庚寅年(1890)观文堂印本。全书共收录1015 个汉字,每字均以喃字注译,如“天”注“

猜你喜欢
蒙学国家图书馆国语
日新才能启蒙
蒙学:古人的儿童教育智慧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教授经典的蒙学,还是蒙学的经典?
《三字经》在蒙教中的地位与文化蕴含管窥
妈,你好
国家图书馆农业部分馆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