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的对照分析

2020-11-30 09:06付玉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

付玉敏

【摘 要】 目的:对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在术后使用孕三烯酮治疗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93.62%,P>0.05;两组患者的非经期下腹痛、痛经、触痛结节以及性交痛等症状发生率同样具有相似性,且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应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治疗中,二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相似,但使用米非司酮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孕三烯酮;米非司酮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a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gestrinone and mifepristone after endometriosis.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taken as clinical observation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 average. The 47 patients treated with gestrinone after surgery were:In the control group, 47 patients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were us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5.74% and 93.62%, respectively, P>0.05; the incidence of non-menstrual lower abdominal pain,dysmenorrhea, tender nodules, and sexual intercourse symptoms was the same They are similar and have a P value greater than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7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Gestrinone and mifepristone are used in the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The treatment effects obtained by the two are similar,bu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er in patients using mifepristone.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Endometriosis; Gestrinone; Mifepristone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患病人群以育龄期妇女为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孕和疼痛,并且在治疗后也容易复发,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产生严重影响。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措施,而术后康复效果受到治疗药物的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本文作者对二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4例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34.7±5.6)岁,患病时间0.6~8.0年,平均(5.3±1.1)年。两组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工作,并且签署同意书;同时,本院的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临床研究。患者入选标准:无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脏病以及腹部手术史等疾病,并且在术前的半年内没有使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孕三烯酮,在完成手术后的第1个月经周期开始的第2天用药,每次使用剂量为2.5mg,每周2次,共需要用药6个月[1]。

观察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用药时间与对照组相同,每次使用剂量为10mg,每天1次,口服[2]。用药时间同样为6个月。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每个月到医院复查,检查项目包括盆腔B超检查、腹腔检查,并且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了解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情况。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觀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完全缓解:患者无临床症状,妇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没有发现盆腔肿块;部分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妇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没有发现盆腔肿块;复发:临床症状复发,妇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再次发现盆腔中有肿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本组患者例数×100%。2)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控制情况,包括非经期下腹痛、痛经、触痛结节以及性交痛等。3)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包括潮热、阴道不规则出血、恶心呕吐等,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2%,P>0.05,即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疾病,内膜细胞原本生长在子宫腔内部,但由于盆腔与子宫腔相连,内膜细胞可以通过输卵管进入到盆腔中,发生异位生长情况[3]。目前,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而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是普遍得到认可一种说法。内生化膜也是说法其一,是指浆膜上皮转化生成内膜,即人体在胚胎发育阶段,卵巢表面的腹膜、上皮、脐部以及阴道直肠膈都是体腔上皮转化生成,而这些组织会在机械因素、炎症以及性腺激素等因素的刺激下转化,形成其他组织,进而成为子宫内膜。良性转移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淋巴和血液两种,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原因,通常是出现在脑膜、肺部以及四肢等远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以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为途径,将子宫内膜碎屑转移到某个组织或是脏器上,并且停留,导致该组织或是脏器发病。免疫防御功能缺陷也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之一。随着经血逆流上行至腹腔,类似于异物激活免疫系统,此时人体会调动大量的体液以及免疫细胞将其消除,但如果有免疫缺陷疾病,就会发展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医源性内膜移植。这是人为原因导致子宫内膜移植到其他部位,常见于剖宫产手术或是妊娠早期、中期刮宫术、人工流产术以及分娩时的侧切术等。遗传隐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比例高于正常人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变化有周围组织纤维化和周期性出血等,在临床上表现出的主要症状为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炎、不孕、痛经以及异位结节等。1)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为明显和典型的症状,具有进行性加重和继发性特点,一般在月经前1~2d开始出现疼痛症状,普遍在第1天时疼痛最为严重,而后症状会逐渐减轻,通常持续到月经结束。病情严重时疼痛难忍,甚至加量使用止痛药物也没有效果。这是病灶部位发生内部出血症状,对局部造成刺激而引起炎性反应;并且病灶位置分泌的前列腺素升高,子宫肌肉出现挛缩症状,导致痛经症状更为明显。2)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周期紊乱或是月经过多等。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导致卵巢功能异常,从而出现排卵异常。3)不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约有40%~50%的患者伴有不孕症,这是由于输卵管周围发生粘连现象,对卵母细胞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或者由于卵巢发生病变,对其正常排卵产生影响。4)性交痛。阴道直肠膈和子宫直肠陷凹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性交痛,并且经期时患者的排便次数会增加,且疼痛症状加重。此外,患者在临床上还会出现血尿、尿痛、周期性尿频、腹痛、便秘、周期性局部疼痛以及周期性少量便血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有卵巢与周围发生固定、粘连、压痛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宫颈后壁、子宫骶韧带触及时可感觉到一个或多个硬性的小结节,有明显的触痛感[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方法:1)实验室检查。检测CA125值,这是与肿瘤关系密切的抗原,在卵巢上皮性癌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A125值也会升高,并且隨着病情加重逐渐升高,检测时的阳性率、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也会升高,故而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也有一定价值,并且能够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抗子宫内膜抗体也是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该抗体的靶抗原是子宫内膜,是一种能够激活免疫病理反应的抗体,是标志性抗体,是临床上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的有效防范。2)影像学检查。B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便于确定囊肿的大小、位置、形状等;腹腔镜检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患者的腹腔情况,能够对可见病灶或是异位病灶实施活检诊断,并且能够观察到疾病的临床分期,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输卵管、子宫、子宫骶韧带以及卵巢等是否存在病灶;X线检查主要是通过盆腔充气造影等方式辅助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MRI能够进行多平面成像,更有利于直观的了解病变起源、范围、侵犯的结构等基础信息,能够准确定位病变位置,并且能够提升显示软组织的能力,故而MRI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面有很大价值。在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位置和侵犯范围等信息后,需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措施。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在术后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通常选择使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继续为患者提供治疗[5]。

孕三烯酮是一种强度中等的孕激素,有较好的抗刺激素活性和抗孕激素活性,同时具有较弱的雄激素和雌激素作用,临床上一般作为避孕药使用,尤其是在早期妊娠中,将其与前列腺素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升引产成功的几率;同时,还能够抑制女性的排卵功能,提高宫颈的黏液稠度,进而抑制受精卵着床和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将孕三烯酮应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使用剂量一般在1.25~2.50mg/次,每周服药2次,口服;具有用药次数少、疗效较好且效果稳定等优点,能够抑制排卵,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生长。在使用孕三烯酮时患者会产生不良反应,通常有如下表现:乏力、头晕、胃部不适等;也有患者表现为闭经、月经后期延长或是缩短、月经量减少、不规则出血等。出现不良反应与药物的雄激素作用相关,包括多毛症、痤疮、乳房缩小、声音变化以及体质量增加等;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头痛、潮红、性欲改变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因此,在使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控制不良反应。

米非司酮主要应用在催经止孕、抗早孕以及妇科手术等方面,经由肝脏代谢后进入胆汁,由消化道排出,仅有不足10%会通过泌尿道排出。应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方便、有效以及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即在用药期间能够将患者体内的雌激素保持在一个相抵较低的水平,使其不再对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刺激,诱发患者闭经,这样手术残留的病灶就会萎缩,并且患者不会发生雌激素缺乏症,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6-8]。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相似性,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93.62%;两组患者的非经期下腹痛、痛经、触痛结节以及性交痛等症状发生率同样具有相似性,对比分析中发现P>0.05;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治疗中使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控制临床症状发生率;同时,使用米非司酮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治疗中,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具有相似性,但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参考文献

[1] 任芳青,盖瑛,刘笃芳.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36):103-105.

[2] 周荣琴,马琳,王开叶.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13):1101-1104.

[3] 张佩勉.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04):453-455.

[4] 张守桃,施桂玲,金明杨,等.子宫内膜癌治疗的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18,(06):737-740.

[5] 杨晓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特征对比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7):39-40.

[6] 张彩丽.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FSH、E2及MMP-9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577-3578.

[7] 王小燕,梁文红,陈霖.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02):43-44.

[8] 陈梅.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24).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结局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