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按摩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肠息肉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

2020-11-30 09:06狄英戴伟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中脘息肉有效率

狄英 戴伟华

【摘 要】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肠息肉患者电凝切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肠息肉患者电凝切术后腹胀患者,利用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的老年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5例。对照组老年肠息肉患者采取常规的腹部按摩方法,观察组老年肠息肉患者采取腹部按摩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老年肠息肉患者的术后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肠息肉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老年肠息肉患者在口服泻药前、肠息肉术前、肠息肉手术完成时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老年肠息肉患者在肠息肉术后30min、肠息肉术后1h、肠息肉术后2h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穴位按摩能明显改善老年肠息肉患者电凝切术后的腹胀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进一步缩短患者的病程。

【关键词】

腹部按摩;穴位按摩;肠息肉;术后腹胀

肠息肉是临床上多发和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肠黏膜病变[1]。多发于体弱多病的老年患者群体,当前临床多采用电子结肠镜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式主要通过将直径在0.5~2.0cm的息肉直接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肠息肉电凝电切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患者的手术方式、病情、切口大小和位置、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等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即预后,而腹胀则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2]。本研究通过抽取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肠息肉电凝切术后腹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腹部按摩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肠息肉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的结果具体报道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67.94±1.29)岁;体质量47~82kg,平均(64.38±7.25)kg;单发息肉患者21例,多发性息肉患者14例。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67.83±1.44)岁;体质量47~82kg,平均(65.27±6.44)kg;单发息肉患者22例,多发性息肉患者13例。两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符合《内科学》[3]中对于肠息肉的诊断标准;术后均存在轻中程度的腹胀;患者积极配合肠镜检查;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给予配合;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其监督下进行。

排除标准:重度腹胀患者;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试听障碍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采取常规的腹部按摩方法进行处理,即当肠息肉术后患者发生腹胀时,以顺时针方向对其下腹部进行按摩。观察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的方法,1)选穴:选取天枢穴和中脘穴。2)定位: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对穴位进行定取。天枢穴位于腹部,与脐中横平,在前正中线旁开2寸;中脘位于肚脐以及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点位置。3)按摩手法:患者取仰卧位,用手指的指腹按于天枢穴和中脘穴位上,前臂带动手指及手腕作缓和、轻柔的回旋运动,力度从轻到重,当按压到达患者组织的深层后停留几秒,然后从重到轻旋回,总共按摩50次。按摩天枢穴和中脘穴后,再顺时针方向按摩患者的腹部,将双手掌重叠,以患者肚脐为中心,在中下腹部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2min,以腹内出现热感为宜。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和肠鸣音次数得出结果。

疾病治疗有效率:根据所有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症状改善和精神状况等进行判断,评判治疗有效率的标准如下,1)显效:护理后,患者主诉没有不适感和腹胀感受,患者出现肛门排气,而且听诊发现有肠鸣音;2)有效:护理后,患者有肛门排气;3)无效:患者术后腹胀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肠鸣音次数:由医护人员详细统计和记录两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口服泻药前、肠息肉术前、肠息肉手术完成时、肠息肉术后30min、肠息肉术后1h、肠息肉术后2h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对比

两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在口服泻药前、肠息肉术前、肠息肉手术完成时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在肠息肉术后30min、肠息肉术后1h、肠息肉术后2h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相关数据见表1。

2.2 两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肠息肉术后腹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相关数据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肠息肉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病会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疼痛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对症治疗具有现实意义[4],临床上常常开展电子结肠镜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将直径大于0.5~2.0cm的息肉进行切除,一般是经过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时发现患者出现肠息肉就马上采取高频电切除术[5]。因为在手术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大量注水和注气以促进患者的肠腔得到充分的扩张,肠息肉术后患者易发生不同严重程度的腹胀,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特别是老年患者体弱多病,生理功能低下,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并发症[6]。发生腹胀时,患者主要表现为无肛门排气、便秘、腹部听诊没有出现肠鸣音等[7]。中医认为,手术创伤会扰乱患者机体的气血运行和各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造成传导失司和气机阻滞;加上手术创伤会攻伐正气,导致脾胃虚弱、气机阻滞、功能失调,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和腹胀等术后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肠梗阻,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8]。天枢穴是阳明脉气所发,具有理气行滞、疏调肠腑、消食之功效,按摩该穴位可以消除或缓解肠道功能失常而引起的各种证候,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阑尾炎、急慢性肠炎、肠麻痹、消化不良和细菌性痢疾等疾病。中脘穴具有传导和聚集地部水液之功效,按摩该穴位能缓解烧心、恶心、嗳气、胃痛、腹胀以及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的症状和辅助消化等。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在口服泻药前、肠息肉术前、肠息肉手术完成时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在肠息肉术后30min、肠息肉术后1h、肠息肉术后2h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腹部按摩联合穴位按摩能明显减少肠息肉术后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其原因为,按摩刺激天枢穴和中脘穴能促进气血经络的运行,改善经络循行路线所到之处的组织器官功能,能增强老年肠息肉患者的肠蠕动,尽快排出肠内所积存的气体,缩短腹胀持续时间,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腹部按摩联合穴位按摩能明显改善老年肠息肉患者术后的腹胀,且操作简单、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 程芃,柏愚,方军,等.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05):332-335.

[2] 陈木龙,颜松龄,张国伟,等.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特殊类型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39(06):540-542.

[3] 阿布都萨拉木·阿布拉,热依拉·加帕尔,刘雪芳,等.结直肠扁平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后的病理学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17(02):173-176.

[4] 郭敏慧,金宇玲,林丽英.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改善老年病人肠息肉术后腹胀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24):2533-2535.

[5] 崔玲,朱怀娣,何云峰.穴位贴敷联合艾灸预防老年腹股沟疝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J].中西醫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04(06):59-61.

[6] 宫欣茹.中药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促进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92-1195.

[7] 林丽英,陈姚钰,付肖岩,等.穴位按摩治疗内镜下肠息肉电切术后腹部胀痛45例[J].福建中医药,2017,48(05):67-68.

[8] 郭敏慧,金宇玲,林丽英.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改善老年病人肠息肉术后腹胀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24):2533-2535.

猜你喜欢
中脘息肉有效率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很有效率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