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方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11-30 09:06徐晓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徐晓磊

【摘 要】 目的:探析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应用益气活血方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所有晚期肝癌患者中选出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将仅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两组比例为34∶34。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直径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直径较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直径均已增大,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但对比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小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B(白蛋白)显著提升,且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与ALT(谷丙转氨酶)水平均已下降。对比发现,研究组升幅与降幅均更大(P<0.05)。结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中应用益气活血方进行治疗,可抑制肿瘤直径的生长,并对肝功能指标进行改善。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晚期肝癌;肝功能指标;临床效果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起病隐匿的常见恶性肿瘤。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显著临床症状,待出现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与消瘦等症状入院就诊时,病情多已进展至中晚期,且肝功能并伴不同程度的损坏[1-2]。肝癌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肝癌患者非外科手术手段之一,虽然疗效现已得到肯定,但易加重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而益气活血方具有活血散结、益气养阴等功效,适用于治疗晚期肝癌患者,并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抑制肿瘤病灶的生长[3-4]。基于此,本院主要应用益气活血方为68例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肿瘤直径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晚期肝癌患者中选出6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经CT、B超与病理学检查明确病情为原发性肝癌,且病情进展至晚期;2)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疾病者;2)益气活血方禁忌证者。以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将仅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两组比例为34∶34。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2∶12;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为(55.23±2.54)岁;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23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4∶10;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为(55.31±2.50)岁;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3例,B级9例,C级22例。组间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护肝与对症治疗等)。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药物组成:莪术6g,白术、黄芪、苦参与茯苓各20g,仙灵牌、鸡内金、女贞子、人参与藏红花各10g,以上中药取水煎煮至400mL,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服用,共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直径与肝功能指标(AST、ALB、TBil与ALT)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直径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肿瘤直径较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直径均已增大,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但對比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小于参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B显著提升,且AST、TBil与ALT水平均已下降。对比发现,研究组升幅与降幅均更大(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大部分医疗领域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与环境因素、化学致癌因素等密切相关[5],且患者病情确诊后通常已进展至晚期,尤其是在癌细胞扩散转移后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仅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抑制肿瘤病灶的生长,并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在中医理论中,原发性肝癌属“协痛”、“肝积”等范畴,其病机在于情志失调、脉络阻滞,致使气滞血瘀成块,或因湿热毒邪侵袭致使气血阻滞所致,在治疗上可注重活血散结、益气养阴[6-7]。益气活血方中含有多味中药,方中莪术消积止痛、活血破瘀,因具有抗炎与抗肿瘤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癌、肝癌等多种类型肿瘤。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可与茯苓配伍使用共奏利水消肿、通阳温脾之效。黄芪属补气中药,可借助细胞内核苷酸的调节作用增强细胞生理代谢能力,加快血清与肝脏中蛋白质的更新速度。苦参抗菌消炎、平喘祛痰,功能主治心腹结气、腹中冷痛等症。茯苓健脾止泻、补中益气,相关研究表明[8]茯苓中含有的茯苓多糖成分能够对局部补体进行激活,在此基础上借助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作用杀灭肿瘤细胞,实现抗肿瘤的治疗过程。仙灵牌强筋健骨、祛风除湿,常与白术、茯苓配伍使用,以诱导癌细胞凋亡,并抑制癌细胞转移。鸡内金健胃消食、消食导滞,适用于改善肝癌患者食欲减退与腹胀等症状[9]。藏红花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可通过破坏DNA合成酶系阻断RNA与DNA的合成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10]。人参属补益中药,具有补脾益肺、大补元气等功效,且其中含有的人参皂苷可发挥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有利于促进免疫机制增强并促进肿瘤细胞凋零[11]。女贞子含有熊果酸、多糖等成分,加之具有乌须明目与滋补肝肾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肝癌。以上诸药合用可使益气活血方共奏活血散结、益气养阴之效,患者服用治疗后可增强机体免疫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而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改善。结合此次研数据:治疗前,两组肿瘤直径较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直径均已增大,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但对比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小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B水平显著提升,且AST、TBil与ALT水平均已下降。对比发现,研究组以上指标的升幅与降幅均更大(P<0.05)。

综上所述,予以晚期肝癌患者益气活血方治疗,有利于抑制肿瘤病灶的生长,且在改善患者肝功能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魏亚威,高翔,叶之华,等.益气活血法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03):250-253.

[2] 陈细秀,金玉爱,李苏霞,等.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绝望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20,19(06):23-26.

[3] 王宝玉,赵文,牛学敏,等.益气活血方调节自噬及逆转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7,25(05):365-370.

[4] 段桦,周天,胡凯文.益气活血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20,61(02):169-173.

[5] 雷海科,李小升,赵玉兰,等.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附3 106例报告)[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02):179-184.

[6] 李力,郭丽颖,贾建伟,等.益气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03):217-220.

[7] 王晓芳,路振宇,党殿杰.加味益气解毒软肝汤联合鳖甲软肝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IMP-1、LN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36(07):116-118.

[8] 林丽霞,梁国瑞,陈燕,等.茯苓多糖的免疫效应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5,08(01):112-115.

[9] 王会,金平,梁新合,等.鸡内金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8,38(09):1071-1073.

[10]孙妍.藏红花素对顺铂致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4.

[11]张璇.人参皂苷Compound K调控STAT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作用机制[D].延边大学,2019.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