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探讨

2020-11-30 08:42赵凤兰崔凯郑涛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糖尿病

赵凤兰 崔凯 郑涛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将其依据实际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对症治疗)与观察组(35例,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比两组血脂、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10(a)-009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torvastatin in the intensiv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diabet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70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diabet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5 cases,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atovar based on the actual number table method Intensive statin treatment),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blood lipids, blood sugar levels,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treatment effec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triacylglycerol (TG) and total cholesterol (TC)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while th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evel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diabetes, intensive treatment with atorvastatin is effective.

[Key words] Ischemic stroke; Diabetes; Atorvastatin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脑部疾病,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有报道[1]指出,糖尿病是诱发此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认为大多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情况。另据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总胆固醇水平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并且LDL-C的升高与此病关系更加紧密。当前,临床多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此病,此类药除了能实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之外,还能逆转动脉中膜厚度,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于稳定状态,因而能有效降低卒中风险,稳定血脂水平,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文针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共计3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强化治疗,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70例,纳入标准:①均与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②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③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没有抽搐、昏迷症状。排除标准:①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后出血者;②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如肝、肾)等;③就诊前已服用他汀类药物。将所选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中,男性19例,女16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75岁,平均(56.9±5.7)岁。观察组35例中,男性18例,女17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74岁,平均(56.7±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即抗血小板聚集,依据患者病情实况,实施控制血压,脱水及纠正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情况、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等。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7片)强化治疗:口服,初始剂量控制在10 mg/次,1次/d,1周后,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酌情增加用药剂量,但每日总用量需<80 mg。两组均接受为期3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脂、血糖水平。①血脂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患者3 mL静脉血,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抽血前1晚禁烟酒用酶比色法来测定。②血糖水平。指标为餐后2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白(HbAlc)。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3 mL,用免疫抑制透射比浊法测定上述指标。③NIHSS评分。总分100分,内容有意识水平、凝视、视野、上下肢运动、感觉等,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轻。④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用NIHSS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减少90%~100%,且临床症状已消失,血脂水平正常,即为痊愈;评分减少46%~89%,症状、血脂情况明显改善,即为显效;评分减少18%~45%,各症状得到一定好转,血脂有一定改善,即为有效;评分减少<18%,症状仍存在或加重,血脂高,即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两组LDL-C、TG、T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观察组=3.120、3.620、4.050,P<0.05;t对照组=2.960、3.100、2.850,P<0.05),而HDL-C水平显著升高(t观察组=3.520,P<0.05;t对照组=3.150,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LDL-C、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t=2.640、2.970、3.030,P<0.05),而HDL-C水高于对照组(t=3.200,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2 hPG、FPG、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观察组=3.150、4.040、3.780,P<0.05;t对照组=2.910、3.140、3.070,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快且突然,通常在安静休息或睡眠状态时发病,有着比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当前,此病患病人数仍然呈现逐年且快速增加趋势。通常情况下,此病在发病后的数小时或数天内,便能够快速进展,许多患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但一些患者会发生意识障碍,且会累及其他部位,对患者生存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糖尿病不仅是诱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典型诱因,而且还是局部缺血性脑损害持续加重的基础因素[4]。因胰岛素抵抗或分泌较少,糖尿病患者大多会发生血脂代谢障碍情况,而之所以会出现此情况,主要是因胰岛素水平抵抗或持续下降,TG关键酶的水解,其水平升高,TG水平增高会使胆固醇转移蛋白升高,造成HDL-C体内分解、代谢速度加快,最终造成体内HDL-C水平降低,抑制机体对细胞摄入LDL,导致LDL水平升高,出现脂代谢异常[5]。所以,强化降血脂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预防效果。

临床综合治疗中,主要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该药物可有效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而起到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效果,有效保护内皮组织,降低血脂水平。其中阿托伐他汀实为一种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抑制剂,其对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有良好的阻止效果,而且还能对内皮细胞功能加以改善,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异常迁移与增殖消除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所带来的炎性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化纤溶活性,更好的保护血管,稳定血脂、血糖水平。从该文结果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无论是血糖、血脂水平,还是NIHSS评分,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此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提示阿托伐他汀强化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中有着突出效果。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无论是血脂、血糖水平上,还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方面,均优于传统干预手段,提示此药有良好的降脂效果,能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韦朝霞,祁风,刘祖佑,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7,34(16):2569-2571.

[2]  秦凤琴,高春岭,唐娟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研究[J].智慧健康,2017,5(12):138-140.

[3]  蔡敬杰,张素芳,逄涛,等.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3):3620-3622.

[4]  王晶.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6):12-13.

[5]  刘克婉.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对症治疗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4(2):80-81.

(收稿日期:2020-07-09)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