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化教学:公安院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2020-11-30 09:15贾微
青年时代 2020年26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思政课

贾微

摘 要: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趋势、适合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方向的教学改革新路径。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分众化教学是推动公安院校思政课守正创新、打造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分众化教学;公安院校;思政课

2018年4月16日,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要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性和针对性。”①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其中“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②进一步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选择。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趋势、适合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方向的教学改革新路径。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分众化教学是推动公安院校思政课守正创新、打造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

一、以分众化教学推进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公安院校思政课分众化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切中思政课的重心和要害,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的“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原则,明确指出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这一思路也是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所强调的“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性和针对性”这一思政课改革方向目标的进一步延伸。公安高等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全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将公安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立德树人,公安高等教育目标在于立德树人、育警筑魂,公安部党委在推进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过程中,明确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适应新时代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公安院校思政课改革势在必行,而分众化教学与“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统一”原则、“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性和针对性”等党的教育方针高度契合,势必成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二)公安院校思政课分众化教学是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公安教育承担着为公安战线输送合格公安人才的时代使命,在公安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在2019年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③这是党在新形势下对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未来发展。对于公安院校来说,按照“四个铁一般”的标准培养合格的预备警官,为公安队伍输送高质量的公安专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有必要探索更加符合时代特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实施分众化教学,通过挖掘各公安专业自身具备的特殊性,量身打造符合其专业特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运用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呈现多样性,有助于激发不同专业学生的職业情感共鸣,对于锻造公安院校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忠诚的政治品格,进而提高公安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动助力作用。

二、以分众化教学推进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

(一)公安院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是公安院校思政课分众化教学的内在依据

就思政课而言,其内在所具有的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意识形态特征是其根本属性,这也是思政课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的标志所在。对于公安院校来说,所开设的思政课除了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要求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还要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并且,基于公安职业明显的政治属性,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注重政治导向性,目的在于引导预备警官正确的政治意识和坚定的政治取向,确立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同时,公安院校所开设的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又各具特点、各有侧重。例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课程就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它是通过结合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明确一名合格人民警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而在这门课程中,内在的包含诸多角度不同特点的道德品格,其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多样性就为分众化教学提供了内在依据。

(二)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是思政课分众化教学的现实依据

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特点,各培养专业是以警种为依据而划分,这就意味着,不同专业的学生未来职业指向是基本确定的,即其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警种。在整个公安工作中,不同的警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是有很大区别的,相应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也具有极大的特殊性。那么如果对所有专业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让学生吃“大锅饭”,一方面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实现思政课所要求的实效性。在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如果通过深挖各不同警种的职业特点、职业品质与所讲授内容加以结合,则有助于激发共鸣,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使所在专业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活有清晰的构想,形成初步的职业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三、以分众化教学推进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一)找準关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毋庸置疑,教师是整个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推动思政课改革进程中,教师既是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更是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直接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教学改革的成果直接取决于作为主导实施的教师对于改革理念的认知程度,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过硬素质和基于教学实践产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公安院校思政课实施分众化教学,一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转变理念,要认识到推进思政课改革的紧迫性,认识到分众化教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善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挖掘有助于实现思政课实效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分众化方法,实现从单纯的课程讲授者和实施者到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在以分众化教学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可以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系部联系机制,即让思政课教师所教授专业相互固定,不频繁调换。由于教师精力毕竟有限,如所对应教授专业过多,不可能对所有专业特点都能全部了解掌握,那么如果所教授专业相对固定,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对所教授专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有效开展分众化教学。

(二)探索新路,创新分众化教学实践方法

首先,要了解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本专业要求具备哪些专业能力,设置哪些实训项目,其警种对应要求具备哪些职业品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重新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方面的侧重点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划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专业倾向,尽量选择与所教授专业相匹配的教学案例,实现因材施教。

其次,要了解各专业学生学习、生活规律和特点。公安院校各专业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各专业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特警专业学生会有很大比重的日常体能训练,思政课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可以增进与学生的距离,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的鲜活素材,使教学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有助于增加思政课的亲和性。

另外,由于公安院校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型,毕业生绝大多数成为警察,这就意味着公安院校思政课有着天然鲜活的教学资源,即优秀的公安院校毕业生,其自身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推进思政课分众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加入与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分享的实践环节,比如通过访谈、座谈、讲座等方式,使学生通过接触与其有着紧密联系的先进人物,真切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和政治效果。

(三)固化成果,建立分众化教学长效机制

实践证明,公安院校思政课分众化教学,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顺应新时代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又能体现公安教育特点、适应公安院校专业设置特点,有利于促进公安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实现公安院校立德树人、育警筑魂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所以,在推进公安院校思政课分众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也要不断固化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一方面,不断提高教师能力水平。通过加强培训、集体备课、课后反思研讨等环节,及时总结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创新分众化教学的新形式,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分众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在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的同时,建立思政课分众化教学机制,形成常态化。及时将已经见诸成效的经验做法固化总结,形成制度,成立思政课分众化教学研究指导小组,加强对分众化教学的宏观指导、监督和评价,推动思政课分众化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

注释:

①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Z].2018-04-12.

②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③习近平出席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N].人民日报,2019-05-08.

参考文献:

[1]张喜彬.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24-25.

[2]陈小飞.公安院校思政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青年时代.2019(18):195-196.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公安院校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建设初探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