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济困 福有攸归

2020-11-30 09:13唐国平
大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党委政府小康社会广东

唐国平

2020年,我國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它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2020年,广东省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走过第10个年头。10年来,“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为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累累硕果,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广大社会组织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始终坚守公益属性,积极参与各项扶贫济困活动,充分展示了担当作为的群体形象,充分彰显了社会力量参与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有期限,扶贫济困无止境。广大社会组织要在新的起点上,在扶贫济困领域,矢志不渝,奋发有为,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找准着力点。往哪个方向发力,在什么地方用力,社会组织要依据自身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结合扶贫对象的需求,找准主攻方向,抓住关键环节,坚持精准帮扶。如经济类社会组织开展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教育类社会组织开展教育扶贫,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慈善组织积极弘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捐赠活动,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志愿服务努力沟通群众奉献爱心的渠道;社会工作者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更多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等等。做擅长的事,干实在的活,发有用的功,有针对性的开展扶贫济困活动,才能不放空炮、不打哑炮,事事有着落,件件有成效。

抓住支撑点。紧跟各级党委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困难群众的决策部署,自觉置于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地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积极参加如“广东扶贫济困日”一样,由党委政府主导推动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好党委政府搭建的平台,唱一出精彩纷呈的好戏、大戏;自觉融入党委政府导演的各类情景剧,演绎出生动感人的主角、配角。有了这样的支撑,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就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游刃有余。

寻求创新点。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在现时形势、条件下,要联合起来做大事,才能做有声势,办有成效。也就是说社会组织要走联合扶贫的路子,即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把长板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木桶效应,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追求通力合作,共商共议,共行善举,做强做大。另外,要运用新的工具到扶贫济困活动中。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自媒体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使扶贫济困项目深入人心,把扶贫济困活动做得有声有色。

站立制高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擘画了未来发展蓝图,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应充分认识到奋斗的连续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广大,自然环境和发展环境的差异仍然存在,绝对贫困消除后,相对贫困仍将存在。贫困户脱贫后仍有返贫的可能,扶贫济困永远在路上。我们不能有丝毫骄傲自满的念头,更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将扶贫济困进行到底。

胸怀梦想者,逐梦前行;志存高远者,心系天下。扶贫济困,福有攸归!

猜你喜欢
党委政府小康社会广东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建立党委政府与商会常态化沟通制度问题研究
“粤来粤美”
智库建设要做好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松桃县委离退局看望易地安置离休干部
地方党委、政府决策中运用专家咨询的形式与作用探析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