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扶贫攻坚系列故事:看清黑板 梦想未来

2020-11-30 09:13
大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天行健卓玛眼科

2016年4月,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联合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第一次来到西藏林芝开展活动。因为时间安排上有一天空档,爱心专家团队不愿浪费每一刻在高原善行的时间,临时决定增加一个为林芝波密中小学生做视力筛查的项目。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团队的成员打趣地说:查不到多少近视眼的,藏区的孩子在这么美的天地间玩耍,眼神肯定没问题。

然而活动一开始,大家就懵了。随着众多孩子们对着视力表上最大的那个符号纷纷说“看不见”、“看不清”,眼科中心的黄文勇教授惊呼:天啊,这些孩子去山上放牛,牛跑远了都看不见。初筛、散瞳、验光、插片……工作在有条不紊进行着,大家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276个孩子,172副眼镜,近视率超过50%。这一系列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巨大的全民健康危机。大家从未想过高原地区孩子的视力问题会如此严重。

试想那些没有眼镜的孩子,如果连黑板都看不清楚,又怎么能好好学习;如果连好好学习都受到障碍,他们又怎样去完成自己的梦想?眼科中心专家告诉我们,配戴合适的眼镜是最为简单、经济且有效的解决方案,能显著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水平。

大家再也不想等待了,“让所有需要眼镜的藏区孩子都拥有眼镜”成为了新的项目目标,一场看清未来的亮眼行动,在天行健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拉开帷幕。4年来,基金会依托专业的视光师志愿者队伍,行走了西藏林芝、那曲,青海玉树,云南怒江等地,帮助18888名中小学生进行专业的视力筛查,并为视力较差的6855名学生免费配送眼镜。这些数字的背后,包含着爱心医者和志愿者们跋山涉水的艰辛,包含着他们无尽的爱和迫切的心。去年,天行健与林芝市人民医院合作成立了藏区首个视光中心,开始尝试培养当地带不走的视光师,帮助更多的藏区孩子看清黑板,梦想未来。

2019年5月,基金会在西藏碰到一个女孩,她的一只眼睛因弱视错过治疗时间而无法提升视力了,她在活动现场就哭了,说自己长大了想当飞行员的,想做能在国庆阅兵上展示的女飞行员……可是眼睛的情况击碎了孩子的梦想。

然而也有幸运的孩子。2016年在波密活动时有个叫卓玛的姑娘,6岁的时候因为意外导致右眼外伤,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和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从那时开始,她的右眼就看不见了,这一拖就是八年多。

天行健的工作人员现场邀请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黄文勇教授帮卓玛检查。由于活动现场没有携带相应的设备材料,无法有明确诊断及治疗。但是黄教授的一句话让现场所有的人都为之振奋,他说,应该可以治并且治疗之后应该可以看得见。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基金会小伙伴们心里。西藏慈善活动回来之后,大家开始了紧张的整理资料和总结工作,当然,每个人都没有忘记那个右眼看不见的小姑娘卓玛。可是,当我们翻看资料的时候发现卓玛的资料上没有电话。当时集中到波密中学做检查的孩子们是各个学校集中过来的中小学生,叫卓玛的都有十几人。

秘书处会议的时候,天行健创会会长蔡光说:一定要找到她帮她治疗,让她能看见!

我们找到了当时驻波密的援藏干部程刚,他帮我们联系了波密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多次溝通,辗转联系上了卓玛的父亲,表示要资助卓玛来广东治疗眼睛。一家人有着各种顾虑,但是期盼着能够重见光明的心情是急迫的,初中毕业考试一结束,卓玛自己给我们打来电话。

我们说:来吧,小卓玛,我们带你见光明。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文勇教授会同其他医生一起为小卓玛进行了会诊,随后进行心电图、X光、晶体测量等一系列与手术治疗有关的检查,并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中山大学眼科中心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奕志教授为小卓玛实施了手术,手术十分成功。

手术第二天,院方特别为小卓玛安排了医生进行术后检查,经详细检查,小卓玛的视力恢复情况好于预期。轻轻揭开蒙在眼上的纱布,卓玛的脸上慢慢露出笑容,她看到了白衣天使的衣袖那么白,看到窗外的树叶那样绿、天空那样蓝。伴随着她的笑脸,医护人员和天行健的志愿者们全都会心的笑了。

我们相信,这一次小小的行动,将会改变小卓玛的一生……

因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等各种原因,在藏区的近视学生群体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配戴眼镜,对于未配镜的学生而言,未矫正的视力问题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学业表现和未来发展。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的爱眼护眼行动还会延续下去,让更多藏区的孩子看清黑板、梦想未来!

(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

猜你喜欢
天行健卓玛眼科
卓玛,卓玛
提升眼科机械清洗合格率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探究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名人名言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
名言警句
叹“十个全覆盖”
梦中的卓玛
名人读意林
你为什么不叫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