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良:太阳能行业的螺旋式上升难以阻挡

2020-11-30 09:13麦宇旻
大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广东省太阳能协会

麦宇旻

太阳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能源形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以及各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太阳能作为清洁、廉价且可永续利用的新能源 , 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并首先在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全球光伏安装规模逐年增加,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球并网太阳能产能达到580.1GW。

在国际市场的刺激下,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 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 如光伏系统平衡部件、专用设备及专用材料制造业等。中国2018年装机44.3GW,占全球市场的38.5%,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广东省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煤炭、石油主要依靠省外调入或进口解决。而据广东省能源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广东省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年辐照时数2200小时左右,年辐射总量4200-5800兆焦耳/平方米,相当于一年辐射在省内土地的能力达300亿吨标煤左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资源,就成为应有之义。

国家不断出台光伏产业利好政策,带动了国内光伏市场螺旋式上升,而广东省光伏行业也不甘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推动广东光伏产业的发展。

政府层面的支持引导为广东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加速助推的作用,与此同时,行业间的高度协同以及资源共享在产业启航腾飞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影响亦不容小觑。由此,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应运而生,开启了21年的发展征程。协会成立甫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多年来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了解协会的发展历程,更加深入地探寻其赋能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本刊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太阳能协会会长胡广良,一探究竟。

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新兴行业爆发的前夜

1995年,时值国家制定“九五”计划,贯彻执行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之际,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5年10月,广东省出席中国太阳能学会年会的代表在武汉齐聚一堂,讨论发展广东省太阳能利用事业的对策,提出了在广东省筹备成立一个面向全省太阳能界的群众性组织的设想,并委托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负责具体的筹备工作。

广州能源所太阳能室的相关工作人员,肩负全省太阳能业界的委托,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广泛征求了省内太阳能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省经委、科委、计委、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的意见。1996年在陈棪存、李戬洪两位太阳能专家教授以及省经委调研员郑乐朋三位核心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提出建立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并发起筹建工作。

1999年3月16日省民政厅批准筹备成立协会,4月12日协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山召开,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执行机构。原广东省副省长匡吉担任名誉理事长,胡广良担任副理事长。同年6月16日,协会获得省民政厅正式批复成立,挂靠广州能源所,由省经委作业务主管单位。7月1日协会成立大会召开,自此协会正式成立。

协会成立之初,就定期组织行业调研,通过开展现场走访、参加调研专项座谈会等方式,倾听会员的诉求,了解行业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协会的工作方针,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

2001年9月,完成省经贸委委托的“广东省太阳能热利用现状与对策”调研课题;2003年11月参加了“广东省LED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调研”;2004年7月向省经贸委提供全省行业发展目标,被列入省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2005年10月向省人民政府提交“关于加快发展我省太阳能产业与应用的报告”;2018年围绕531新政,调研影响,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组织行业对供电局停止垫支光伏项目补贴有关事项调查与沟通工作;在省工信厅、能源局指导下开展广东省光伏行业调研;2019年开展广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补贴申请宣贯动员工作,联合南方监管局召开光伏专项监管座谈协调会议,协助省科技厅开展“新能源技术”重大专项指南调研,针对电网接入及户用调整补贴开展调研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参加省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广东省制造业电力供需调研,汇报省太阳能制造业和应用情况。同时开展广东省光伏市场调研,为广东省省制定十四五规划提供建议参考。

“可以说,广东省太阳能协会承担了政企桥梁和纽带的使命,发挥了政府助手,行业推手的作用。”胡广良说。

21世纪头两个十年:开花结果 落地生根

除了连接政企,协会在服务会员、发展行业等方面也有诸多建树。

协会通过展会会议、杂志媒体、走访交流等方式,在政策指导、人才培训、考察交流、宣传推广、项目对接等方面为广大会员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2000年5月成立测试实验室,为提供测试及技术咨询服务,先后开展20多项太阳能热水工程的评标和检测、验收。自2009年成立专家委员会以来,持续为会员提供项目评审、技术咨询、项目申报、投资调查、市场评估等工作超过30项。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2006年在上半年硅材料及太阳电池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联系上游为部分厂家解决了一部分的供应问题,又为部分太阳能灯具厂家解决小型太阳能板供应问题。

2018年建立《广东省太阳能产品推荐目录》,为项目建设方与目录企业,成功完成近12MW项目对接工作。充分发挥了协会信息枢纽、企业桥梁作用。

2006年12月协会建立、开通了协会网站,为外界认识协会的又一窗口。2018年2月1日协会官方微信开通上线,发布信息千余条,成为协会会议通知、新闻动态、会员宣传的重要窗口;自1999年6月开办《广东太阳能》杂志以来,完成编辑43期,累计印发2.15萬本,内容涵盖政策、信息、科技等成为宣传行业政策,传播科普知识,讨论热点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展示企业和协会风采的重要行业刊物。

成立至今,协会先后组织员工技能培训、学历培训、专业技术培训、中高层管理培训等行业培训20余场,其中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培训,国家太阳能利用工培训,高低压电工取证培训,光伏组件、电站技术等专题培训。参与人员多达数千人。协会与省内多所新能源专业院校进行对接,举办行业专场招聘会,开展人才对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员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的压力。

在建立行业规范方面,协会广泛开展标准建设、示范推广、科普宣传、会议交流等活动,不遗余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持续建立行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在加快广东省利用清洁能源、协调和促进太阳能行业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据胡广良介绍,协会还组织企业订立行业自律协议,签订规范经营承诺;设立投诉监督热线;维护公平竞争,推行规范公约,达成有效的、公平的行业价格体系,创造行业竞争优势,保护行业正常有续的发展。

2006年11月针对平面媒体关于太阳能热水器方面的负面报道,发起媒体见面会,为行业正言;同时,协会还积极参与和主导广东省太阳能行业标准建设,成立广东省太阳能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广东省太阳能标准委和光伏标准委的相关工作。

2006年参与并完成深圳市青少年宫太阳能长廊等示范工程;主动承接省经贸委项目,2007年-2017年间先后组织“广东省农村太阳能经济型热水器示范村”,“广东省应用太阳能示范社区”,“广东省太阳能热水器示范镇”及地市太阳能示范等共计12个示范项目建设,受益农户及居民超过9000户,极大推动了我省太阳能的应用普及。

据了解,20多年来,协会举办的行业展览会,行业研讨会、交流会等各类会议活动就达百余场。期间邀请行业研究机构、技术专家、政府领导等多方专业资源开展行业政策、市场、技术分析解读,加强各方联络沟通。

2002年5月与广州能源所、南沙科学馆共同主办《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展览,该展览将长期展出,普及宣传使用太阳能。沈辉作走进太阳能时代大会报告,霍英东专程从香港过来参加并听取报告。2002年10月会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太阳能学会、香港太阳能联盟在香港共同举办了《粤港太阳能应用技术及产品研讨交流会》。香港澳门政府有关机构、香港机场、房产公司、中华电力等企业、大学研究所和我省内地有关企业研究所等共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为粤、港、澳企业提供洽谈合作和进行国际贸易的机会。

2004年11月,与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委会在深圳举办“第八届全国光伏会议暨中日光伏论坛”;

2008年7月,和佛山经贸局联合召开了“染织行业应用太阳能现场推广会”;

2016年5月,联合主办“阳光下的绿色工业”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论坛;

2018年8月,召开2018年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9年8月,组织召开广东省太阳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

……

此外,协会还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共万人次前往各地展会论坛交流学习,引导行业技术进步,树立行业标杆引,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未来:乘势而为 蓄势再发

彼时,经过十一五的狂飙突进,光伏行业迎来了艰难的调整期,内外交困。“寒冬”、“煎熬”、“转型”等类似的词汇屡屡见诸报端。从过热到退潮,国内光伏产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历程,各地光伏行业的众多企业为了熬过寒冬,开始了不同以往的探索。

补贴时代,光伏需求由不可预见的政策决定,体现为装机量的竞争,即企业能够销售多少产品。而平价时代,光伏市场规模由可预见的成本下降决定,体现为发电量的竞争,即如何降低LCOE,从每度电中得到更多的利润。这种竞争方式的转变将使得产业链的高附加值领域由产品制造转向技术和服务。

随着光伏行业逐步进入平价周期,政策对光伏行业需求的扰动在逐步弱化。从全球发电量占比角度来看,2019年光伏发电占比仅有2.68%,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成长空间大。随着光伏度电成本持续降低,光伏行业成长性高且确定性强。欧洲光伏协会乐观预测到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达到255GW,年化复合增速达到17%。

今年上半年,不管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我国光伏产业区域集中度越来越高。

据统计,1—6月,全国新增装机规模接近或超过1GW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山东、江苏、江西、河北和广东。

近年来广东省光伏市场持续稳步增长。能源局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广东累计光伏装机容量61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0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累计装机容量308万千瓦;2019年新增裝机83万千瓦,其中分布式63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比例5%;分布式光伏自5.31新政后,发展较稳定,装机比例逐步提高。

在胡广良看来,广东作为全国光伏大省,拥有优越的地理资源和产业基础,从专注分布式光伏起步,正在向整个新的能源生态迈进。

他介绍,太阳能发电技术不仅包括光伏发电,还包括光热发电。它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重要分支,可以说光热与光伏“同宗同源”。在2016年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公布的我国首批20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广东省相关企业赫然在列。尽管光热发电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广东省的企业无疑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1年坚持不懈、持续奋斗、开拓创新。胡广良表示,协会将继续把促进行业发展作为安身之基,立命之本,坚持创会宗旨,团结和组织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广东省太阳能界“产学研”联合和太阳能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太阳能科学技术进步和太阳能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提高广东省太阳能利用事业的整体水平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广东省太阳能协会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太阳能维修等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便携太阳能充电宝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