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策略探析

2020-12-01 22:43金广兰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9期
关键词:无害化畜牧业畜牧

金广兰

(香河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廊坊 065400)

众所周知,我国属于人口大国,食品供应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在畜牧业产业化支撑下,满足了大量的市场需求,使社会的生活水平获得提升。而在畜牧业产业化的背后,各种病害仍然是畜禽养殖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为避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应选择科学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以构建起完整、安全的养殖体系,确保我国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

在畜牧业产业化背景下,规模化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常态,而规模化养殖的弊端在于,畜禽养殖的密度高,对养殖环境的要求相对严苛,一旦出现疫病传播的问题,将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面积的传播。因此,为避免健康畜禽受到感染,无害化处理方式极为重要。首先,控制传染源。当疫情产生后,应对传播源头和途径进行分析,并快速建立无害化处理机制,避免疫情的蔓延和加重,避免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其次,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对畜禽养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病死畜禽处理是环保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处理模式下,势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并无法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活安全,因而无害化处理方式不可或缺[1]。最后,确保食品安全。为确保病死畜禽的有效处理,有关部门应引导和监督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病死动物不能上市销售,让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得以维护,让动物市场秩序安全得以维护,真正意义上的让广大消费者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肉。

2 促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策略

2.1 构建管理运行体系

现阶段,针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从整体的管理领域看,尚未形成完整和高效的管理体系,无害化处理的能力还存在局限。因此,政府作为引导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督主体,应当从统筹管理的视角加强机构合作,建立健全无害化管理运行体系,立足于当前的市场改革与管理思维优化,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纳入重点研究领域,针对突出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结合实际做好体系的筹划与监督,依据真实的养殖规模与产业发展取向,不断深化对无害化管理运行体系。

2.2 完善管理责任制度

责任制是我国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形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责任制的建立,将有助于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在出现病死畜禽问题时,能够责任到人,推动细节工作的落实,使其成为无害化处理的内部驱动。首先,从养殖主体来看,要确定畜禽养殖的法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敦促其在面对病死畜禽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报告,从而大幅减少疫病所造成的影响。其次,从监督管理来看,政府主管部门要承担监督管理责任,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的引导和保障,切实提供完善的处理方案,避免监管漏洞的产生。最后,从优惠政策来看,政府应全面落实统筹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依托合理的资金投入,优化无害化处理体系,解决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2.3 强化监督检查力度

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监督检查职能,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重要内容,不断从体制建设、监督指导及规范落实等方面强化对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统筹[2]。一方面,要建立汇报机制。主导畜牧管理的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地畜牧业产业发展实际,积极与养殖户进行沟通和引导,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建立完整的汇报机制,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要落实统筹监督。根据监管区域及职能的划分,切实依靠汇报、检查和走访等方式,全面掌握畜牧养殖的真实情况,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提升监督检查力度,促进畜牧产业的健康安全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日趋重要,既要实现疫病的有效控制,又要尽量减少产业面临的损失,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全盘筹划,做好引导、保障和监督,构建一体化的处理流程,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优质路径。

猜你喜欢
无害化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汉源山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2020.2.18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