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育人价值的生成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0-12-01 03:12马昱宇
青年时代 2020年25期
关键词:网络育人生成机制思想政治建设

马昱宇

摘 要:新时期,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于社会经济、文化传播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样教育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育人成为高校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背景下,将高效德育教育、思政建设与网络信息加以联系,结合网络资源优势,构建更具吸引力及创造力的高校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探索网络育人实现路径,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大高校必须整合校园网络文化资源,为广大学生创设优质的网络育人环境。

关键词:网络育人;思想政治建设;生成机制;网络文化;实现路径

一、网络育人价值变化

网络育人价值理论是在“育人为本”教育价值观中总结得出的,立足于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教育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因此各大高校必须顺应新时期育人发展要求,合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并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手段,以此优化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系统工程,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1]。

二、实践原则

“以人为本”,突出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网络育人教育应着眼于网路与生活实际,将网络文化、网络信息资源与教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2]。与此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舆论管理,以德育人,推动网络、课程教学及社会实践育人的协调统一,真正实现网络育人价值[3]。

三、生成机制

(一)网络文化传播预警机制

保证网络文化传播预警机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应当做好网络文化检测、分析、判断以及预测这四方面工作。首先,在网络信息检测时,需规范网络端口登录进入,进行说明认证方可浏览相应的网页信息。设定路由路径控制系统,有效管控信息源、追溯与查究,从源头上规范管理网络服务主体行为。其次,在网络信息分析环节,对于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应用技术分析,进一步筛选网络信息资源,对于存在有害信息传播的网址加以屏蔽[4]。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信息运行规律与分布特定,准确判断网络信息对抗趋势,应用技术方法措施逐一分层管理信息资源,及时过滤有害信息,对于存在恶意攻击网站网址进行查封处理。最后,在云测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将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加以有机联系,及时有效地反馈网络信息,确保网络文化传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5]。

(二)网络文化互动交流对话机制

在网络冲击下,文化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文化交流日趋壮大,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独具一格的网络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网上冲浪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空余时间,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化渗透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区别于其他互动交流,网络对话具有包容性,同样在不同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也存在一定的排斥现象。正常情况下,各方之间的对话应当保持自我審视、自我批判态度,尽可能包容对方,并真正做到排除异己,防止真理理解的极端化与绝对化,在坚定自身信仰及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允许存在一定观点上的分歧①。总的来说,对话是建立在各方平等的基础上,需要彼此尊重。网络对话的实质是双方经过互动交流,可丰富提升自己,而不是试图管控对方,将自己的认知强加于他人身上。

(三)网络文化冲突自主机制

在网络文化冲突中保持自主,是构建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的关键,拥有坚定完整的意志力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只有这样,方可避免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发挥网络文化冲突自主机制的优势作用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坚定文化自信,网络文化育人活动中,必须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放弃自主性相当于失去自我发展,这也就是说,坚定文化自信,始终保持自主意识形态,应当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是时代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促进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养料,不可摒弃。二是坚持兼收并蓄,推动网络文化创新,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文化的冲击,要想保持自主性意识形态,不是返璞归真,也不是直接否定其他文化与意识形态,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多样化文化意识形态中寻找符合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文化,以此提升自身的自主性。

(四)网络育人价值实行路径

1.构建网络育人价值平台,扩大网络文化影响力

大学生是实施网络育人教育的重点培养对象,在网络平台上,整合丰富多样的网络育人资源,挖掘网络文化的价值,以此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高校大学生网络育人教育活动,其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及综合素养提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各大高效应当构建网络育人价值平台,创造高校网络育人新阵地,以此扩大网络文化影响力,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优化校园网站建设,加强吸引力与公信力。打造更加贴近于大学生的校园网站风格,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进行校园网站建设,设计出符合大学生审美价值的校园网站,尽可能丰富校园网页内容,以此吸引大学生浏览。与此同时,重点关注校方发布信息的权威性,保持线上线下的一致性,全方位提升公信力,覆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二是建立校园新媒体平台,从网络新媒体出发,形成多渠道网络育人。打造高效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主的全新社交媒体阵营,构成微信与微博有机联动,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校园官方微博上发布学校动态及相关教育教学资源,以此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三是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特征,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构建微课、移动课堂、线上学习共享中心、数字图书馆等网络育人工程项目,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网络教育教学系统、大学生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不断提升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育人活动依赖程度,从而促进大学生更好更快发展。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网络道德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网络教育认同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以德为先,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有利于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优化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合理的网络道德观,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意识与精神追求,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添加设置相关的网络道德培养教育课程,定期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的讨论活动或者是辩论赛,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探索网络道德教育价值的兴趣②。另外,将线上线下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组线上网络道德教育话题讨论,线下网络道德实践活动。以网络道德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引导学生透过案例分析,可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模拟线上网络聊天冲突,现身说法,借此教育高校大学生宽容以待。

二是实施多元化网络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渗透,定期组织开展网络道德主题演讲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危害性,促使大学生坚决抵制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以此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各大高校可在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平台上发布网络道德话题讨论,吸引大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高校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大学生可能存在的网络道德问题,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教育。各大高校可举办多种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讲座或者是网络道德教育培训等活动,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大学生创设优质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浓厚的道德熏陶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以此规范约束自身的网络行为。各大高校还应当大力宣传网络文明公约,促使大学生主动投身与网络道德建设过程当中,从而强化高校大学生网络大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实践能力。

三是严格规范网络道德监管,逐步改进并完善相关网络行为规范,肃清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创造安全可靠的上网条件,为大学生营造优质的网络育人氛围。

3.传递网络育人正能量,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感染力

传递网络育人正能量,奏响网络文化主旋律,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感染力,首先,结合社会时事热点,组织开展线上学习教育专题活动或者文明创新专题活动。以此为前提,结合相关网络新闻资讯,积极开展高校网络育人实践活动,突出网络文化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优秀成果。其次,打造多元化文化主题活动,以教育为主题,聚集大学生关注热点,进一步传递社会正能量。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高校应当把控好网络教育活动时间点,并做好网络宣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大学生在不同主题的网络教育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更好地传播优秀的网络文化并弘扬大学精神。最后,各大高校应当支持鼓励网络文化产品创新,以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提升校园网络文化感染力。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价值认同感,以内容新颖的网络文化,抓住广大学生的眼球,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大范围传播,以此促进高校大学网络育人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突出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的优势作用,则需要各大高校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特征与大学生培养教育需求,确定好相应的網络文化冲突自主机制、传播预警机制与互动交流对话机制,以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除此之外,各大高校应当构建网络育人价值平台,扩大网络文化影响力,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在此基础上,传递网络育人正能量,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感染力,为大学生创设优质的网络教育环境,从而真正实现网络育人的价值。

注释:

①赵婧媛,成星亮,薄晓明.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网络德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1):53-55.

②莫秋树.网络传播对大学育人环境的影响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6):237-238

参考文献:

[1]虞亚平.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与价值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20(6):31-33.

[2]张杨.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3):886.

[3]骆郁廷,马丽华.论微文化育人[J].思想教育研究,2018(1):32-36.

[4]冯睿.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文化建设及其价值探究——以四所大学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2):103-107.

[5]莫田娟.本土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网络育人中的作用——以桂林彩调为例[J].教育观察,2020,9(5):37-39.

猜你喜欢
网络育人生成机制思想政治建设
“生活世界”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构建启示
基于易班平台的第二课堂教育探讨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