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平硐快速施工方法

2020-12-03 00:00赵明明
2020年6期
关键词:风筒立井喷浆

赵明明

(大同煤矿集团 同家梁矿,山西 大同 037025)

1 工程背景

随着采掘的进行,某矿井需延深山4号煤层,副平硐是延深的关键线路工程,为了尽早实现新水平投产,需加快副平硐的施工。副平硐设计断面为半圆拱形,巷道净宽5.0 m,净高4.3 m,净断面18.82 m2,倾角-6.5°,巷道全长3 914 m,其中表土段208 m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浇筑厚度400 mm,巷道铺底厚度300 mm;基岩段3 706 m采用锚喷支护,喷浆厚120 mm。每500 m设计一会车硐,会车硐采用三心拱断面,锚网喷支护,喷浆厚120 mm,每个会车硐长15 m,净宽6.2 m,净高4.3 m。针对副平硐施工的特点、工期要求及存在的困难,如仍采用以往的施工方法很难满足施工需求,因此对副平硐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3]。

2 施工技术研究

2.1 支护技术

1) 表土段支护。副平硐开挖后采用的临时支护形式有挂网、喷浆、架U29型钢拱棚,每0.5 m架设一架U29钢拱棚,U29型钢拱棚支护距浇筑混凝土的最大距离不超过3 m。当工作面围岩破碎时,采用短挖短砌工艺。同时必须在拱棚下支木垛托住,木垛尺寸为900 mm×900 mm,间距为0.5 m。后进行永久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砌碹方式进行浇注,浇灌厚度400 mm,强度等级为C30。

2) 基岩段支护。基岩段采用锚杆(索)、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形式。具体如下:锚杆采用D20 mm×2 400 mm的螺纹钢,间排距为800 mm×800 mm,托盘采用150 mm×150 mm×8 mm的高强托盘。锚索采用D17.8 mm×6 000 mm的钢绞线,间排距1 600 mm×1 600 mm,托盘采用200 mm×200 mm×10 mm的高强托盘,巷道段每排锚索为2根,会车硐处每排锚索为3根;另外在会车硐及换向硐加菱形金属网片,金属网片规格为80 mm×80 mm,由直径4 mm的铁丝编织。喷浆混凝土强度为C20,喷层厚度为120 mm。

2.2 钻眼爆破技术

1) 合理优化炮眼布置及爆破参数。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加快施工进度,决定采用光面中深孔爆破技术,根据岩性进行爆破参数设计。采用的掏槽方式为楔形掏槽,眼深3.2 m,布眼6个,辅助眼布置3圈,各布眼9个、13个和19个,周边眼布眼36个,底眼9个,眼深均为3.0 m,同时还布置了2个眼深为2.0 m的中空眼,全断面共布置85个眼。循环进尺2.8 m,炮眼利用率0.93。

2) 改进钻眼施工方式。针对施工实际特点,钻眼工作占用工时较长,要想提高单进,必须想办法改进钻眼爆破施工方法,提高效率。为此自行设计了掘进台架,把工作面分成上下两层,每层又分成两个区间,在这4个区域内各布置1台风钻,4台风钻同时作业,以提高打眼效率。

2.3 巷道反掘技术

根据矿井衔接安排,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辅助运输巷已掘到位,充分考虑副平硐施工工期因素,经过实地论证,副平硐具备反掘的条件,决定从辅助运输大巷开口位置(图1中标注1),以+6.5°上山掘进,直至与前方贯通为止。考虑运输系统环节,在辅助运输大巷450 m处开口(图1中标注2),垂直于副平硐打一横贯眼(图1中标注3),横贯眼长度55 m,在辅助运输大巷安装80胶带一部,横贯眼铺设安装短节80胶带一部,机头与回风立井胶带巷搭接,形成出煤(矸石 )运输系统。

2.4 通风管理

副平硐采用压入式、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的局部通风机通风,在井口外10 m处安设两台FBCD№16/2×55 kW对旋风机,直径1 200 mm柔性皮质风筒,通过特制三通为主要风机和备用风机两套系统共用。副平硐反掘段,采用压入式通风,在进风立井进风联巷(图1中标注4)安设两台FBCD№16/2×55 kW对旋风机,直径1 000 mm柔性皮质风筒。为减少风阻与漏风,风筒接头采用单头双环反边接头法,风筒吊挂平直,接头严密。

2.5 运输管理

副平硐矸石采用小型防爆装载机装渣,由防爆胶轮车运出,一直运至指定排矸场,施工材料由防爆胶轮车运至施工地点。副平硐反掘段矸石通过三部胶带排至秦家山回风立井煤仓,利用回风立井改绞系统排至地面。为提高运输速度,每隔200 m施工一个调车硐和会让站,以便于汽车进入工作面安全行驶、方便错车、调车。

2.6 排水管理

副平硐排水选用一台DC50-80×2型水泵,排水管路选用D108 mm钢管及快速接头,将水从临时水仓直接排至地面水沟。在巷道低洼地点施工临时水仓。

2.7 生产组织管理

在作业方式上,一改传统的单纯“三八制”或“四六制”,分为打眼、出渣、支护喷浆三个专业组,“滚班制”作业,按工序交接班,按循环图表要求控制作业时间,保证正规循环作业,较好地解决了掘进速度加快后,而喷射混凝土跟不上的矛盾。延长了喷射时间,实现了喷混凝土与掘进完全平行,从而拓宽了平行交叉作业的范围,实现了掘进与喷混凝土、打眼与装岩、排矸与掘进等多重平行交叉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正规循环率和综合施工水平。

3 应用效果

副平硐原计划工期32个月,期间克服表土段施工等诸多困难,全线贯通仅用26个月,比预计提前半年完工,并实现了零误差精确贯通。该施工技术较好地适应了副平硐施工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 采用钻爆法进行同等断面的副平硐一般月度单进为120 m,采用上述技术后,平均月度单进为160 m,其中单月最高掘进205 m。

2) 该副平硐施工技术不仅可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间的交叉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虽然采用反掘增加了设备的成本投入,但极大缩短了工期,为矿井后续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经济效益1 000多万元。

猜你喜欢
风筒立井喷浆
一种互联网+皮革喷浆机的研发
葫芦素煤矿主立井冻结单层井壁壁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超大绳端载荷立井装备设计探讨
喷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离心式压缩机异型风筒法兰车削简图的计算模型研究
拉链式快速连接风筒在长距离掘进通风中的应用
喷浆台车技术改造及在边坡和洞室喷护中的应用
异形及圆柱形立井可变调节井圈的设计及应用
机械通风冷却塔风筒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