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文化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探索

2020-12-03 09:00
名师在线 2020年31期
关键词:莆田枇杷家乡

林 珊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莆仙地区素有“文献名邦”之美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宝库中展现出迷人神秘的色彩,文化硕果累累。莆仙文化有古闽文化的遗存,也有汉唐以降的中原文化传人,还有阿拉伯、波斯和西方文化的交融,涵盖了物质文化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包含俗语、民俗、信仰信俗、民间工艺等精神文化财富[1]。如何在小学美术活动中弘扬、传承莆仙文化,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莆仙文化魅力,使其以自己是一名莆田人而自豪,是莆仙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重视独特习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莆田在自开发至今的一千多年中,传承下来的民俗风情数不胜数,充满生活情趣,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结合“造型·表现”领域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开展人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过大年”、五年级上册的“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时,重点突出莆仙过大年习俗。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了解莆田的独特年俗及年俗的来源,拍摄或者收集自己社区、村镇过年活动的照片,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年文化;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和图片,在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中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从独特的年俗典故中走进莆田的历史。之后教师可以重点选择制作红团、辞岁、车鼓表演等莆仙特色年俗的照片或录像资料,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过年经历,在充满趣味、形式多样的影像中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感受,并让学生选择最难忘的画面进行主题儿童画创作。

二、珍视风物特产,丰富美术活动形式

莆仙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人称“四大果”的荔枝、龙眼、枇杷、文旦柚更是远近闻名。结合“设计·应用”领域的要求,教师可以设计“兴化特产”“吃在兴化”等校本美术教学的课题。

“兴化特产”美术活动的最佳教学时间在四五月份枇杷成熟的时节。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找到适合的话题引出教学,如“有一种水果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果,夏初成熟,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而且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的功效,莆田人还会用它来制作药膏。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吗?”然后,教师在许多学生迷惑的眼神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新鲜枇杷,让学生恍然大悟的同时,为学生介绍这种熟悉的水果:“枇杷是我们莆田‘四大果’之一,另外三种大家知道吗?”教师从枇杷引出荔枝、龙眼和文旦柚三种特产,并用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四大果”的社会地位和现状,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物产丰富产生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农业经济前景。

另外,教师可以把枇杷分给学生观察,归纳其果、叶的形象特征,并让学生为这种销往全国的水果设计包装,把枇杷的外形特征融入包装设计的图案绘制中。学生可以利用家里废旧的包装盒进行改造,以绘画、粘贴的形式为枇杷设计一个形象、独特的包装,并附上设计说明。之后教师可以在教室中举办一场包装设计展览。这样把包装设计的学习和家乡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带着为家乡做贡献的积极性进行创作。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品尝手中的美味枇杷,使课堂弥漫着迷人的果香,营造了轻松的创作氛围。

莆田的特色美食资源丰富、底蕴深厚,能够激发学生对美食的兴趣和关注度。为此,教师还可以设计、开展“吃在兴化”的主题美术教学活动。教师采取闯关完成作业的形式开展单元式的美术教学活动:第一关为“文化体验,莆田美食我了解”(社会调查),第二关为“绘画表现,莆田美食我来画”(手绘美食),第三关为“综合拓展,美食故事我来画”(绘本创作)。最后,教师在班级中举行“兴化美食大赛”“美食故事绘本展”主题活动。有趣的课堂作业、由浅入深的单元性美术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关注、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三、挖掘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近年来,旅游已成为学生假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和父母虽然饱览山河景色,却对家乡的人文景观不甚了解。结合“综合·探索”领域的要求,教师可以设计“游遍兴化”的单元性美术活动,可以从莆田二十四景、仙游四大名胜景观中寻找古寺庙、古街道、古桥梁、古水利工程、古树名木、古碑坊、古塔等适合本区域学生的教学内容。

活动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初步了解兴化的地理、人文景观的基础上重点熟悉湄洲妈祖旅游文化节,并为妈祖旅游文化节设计一张海报。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分工收集有关莆田旅游的资讯,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料。教师重点拓展妈祖旅游文化的魅力和妈祖信俗的影响力,调动学生为旅游设计海报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炼、简化、绘制兴化旅游的代表性风景造型,设计专属的莆田旅游文化宣传海报。第二部分是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分别游览莆田二十四景中的个别景点,并拍摄风景照片、了解景点的历史典故,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介绍,开展“游遍兴化”摄影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莆田风景摄影照片进行现场线描写生,使学生在充满文化魅力的家乡山水中,体会大自然,体会生活,体会艺术,体会人生的真谛。

四、欣赏地方戏曲,拓展美术创作空间

晋末南北朝时期,盛行的中原“百戏”传入莆仙地区,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莆仙戏。但随着现代生活的多元化,莆仙戏和儿童、年轻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了让学生走入这个古老的本土剧种,教师可以结合“欣赏·评述”“造型·表现”领域的要求设计课题“看大戏”,带领学生学做一幅莆仙戏的戏曲人物剪纸。

教师要选择一部较经典、情节较有趣的莆仙戏,选取最精彩的小片段在课堂开始时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选择有唱词字幕的版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看戏的感受,让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关于莆仙戏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地方戏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之后,教师结合戏曲片段介绍戏曲人物外形的艺术特色,简单分析莆仙戏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并观察、归纳不同角色戏曲人物的外形特征,让学生学习剪、刻的基本方法、步骤和用剪纸表现物体的方法技巧,使学生尝试用剪纸艺术表现莆仙戏的戏曲人物。这样,通过活动,学生开始关注家乡的本土艺术,培养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结 语

莆仙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是艺术学习的沃土,是兴化人的瑰宝,愿美术教学活动能让优秀的地方文化种子“润物细无声”地播撒到学生稚嫩的心田中,使他们从莆仙文化中汲取力量,茁壮成长,为以后建设家乡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莆田枇杷家乡
枇杷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枇杷
枇杷糖浆
莆田闹元宵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枇杷
莆田工艺美术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