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紫砂创新与传统的调和

2020-12-03 10:30
江苏陶瓷 2020年6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创作

汪 晖

(宜兴214221)

紫砂器分为花盆、茶具、杂件、日用器具和艺术摆件等多个门类,而紫砂壶是其中占比最大、使用最广、最能代表紫砂艺术的种类。紫砂壶相传是由明代供春所开创,它从一诞生就是作为一件泡茶实用器而定位的,所以抛开当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审美来说,紫砂壶的第一大要素就是实用性。因此,传统紫砂壶都是因为这一要素而传承发展至今,而发展中的紫砂壶作为陶器的一种相比于高贵的瓷器更能被人们广泛使用,为今后数百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当然,任何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器具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完善和飞跃,紫砂壶的原料是特产于江苏宜兴的独特粘土,有着优良的可塑性,可以优越地体现艺人的制作技艺和创作灵感。从最初的单一圆形逐渐发展到如今的任何形状,从最初的“供春壶”发展到如今的各种题材,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仅仅是造型,而且制作工艺也被艺人们逐渐改良、改进,使得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水平和流程也逐渐完善和完美。

在紫砂壶的发展历史中,陈鸣远的出现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点,作为日用品的茶壶第一次与人文有了完美的结合,紫砂艺人与文化名人第一次有了艺术碰撞的火花。文人们把自己的文化作品与茶壶用陶刻的手法完美地联系在了一起,使文人墨客在品茶的同时也可以欣赏诗词、绘画作品,相得益彰,此种结合也促进了紫砂壶第一装饰手法——陶刻的发展和完善。

而“曼生十八式”的出现,是紫砂壶造型发展的历史性节点,它的出现让人们发现紫砂壶的造型可以如此多样化,而又如此美轮美奂,使后来的艺人们意识到壶的造型可以不必拘泥一格,毕竟泥料的可塑性能让艺人们随心所欲地创作出任何想要的形状和造型,也让艺人们意识到只要不背离紫砂壶实用性的要素,创作的造型可以千姿百态。

到了这里不得不说历史上的紫砂壶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毕竟紫砂壶最好、最合适的原料产自江南古阳羡,由此紫砂壶的广泛使用也只局限于产地或者周边地区,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阳羡自古就是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这也对紫砂壶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乃至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当然,原产地的独有原料也是紫砂壶唯一性的基础。紫砂虽属于陶的种类,却介于陶和瓷之间,独特的工艺使紫砂成为不上釉陶器中最为精致的产品,假如把紫砂比作玉石,那么喝茶、泡养的过程就是对玉石打磨、把玩的过程,从而使紫砂壶逐渐光泽、温润、细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独有特性使紫砂壶从陶瓷茶具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茶具之王,加上古代文人和官员的参与,使紫砂壶加快了向周边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推广速度,使更多的茶客知道了有紫砂壶的存在。

进入近现代后,随着一大批制壶能手的出现,他们对紫砂制作技艺优良传承的同时,更对紫砂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突破,使紫砂的精细化、艺术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发展。诚然,艺术品的发展仅仅追求技艺的改进、精细化的加深是不够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紫砂艺人们有了更多、更广泛的与外界艺术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使其它地区、其他国家的人们有了更多深入了解紫砂的机会,并且使艺人们有了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的机会,得到了与高等学府教授、老师探讨、交流的机会,这使紫砂的创作有了更多的素材,使紫砂的造型设计有了艺术理论的指导,从而更加美观、协调,而其它地区素材的出现更是推动了紫砂制作工艺的大幅度进步,这个美好的时代赋予了紫砂一次完美的进化。

纵观紫砂发展的历史各个时期,任何器型、任何创意都是和紫砂传承息息相关、推陈出新的,所有一切的创作源泉都是没有背离紫砂的传统,如今的创新都是在为传统紫砂画龙点睛,也只有这样才会让紫砂艺术的发展永远富有内涵、内蕴,却又一步一步向更完善、完美的高度去攀升。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创作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一墙之隔》创作谈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创作随笔
《读壶记》
创作心得
紫砂壶估值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