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陶瓷研学新模式的对策研究

2020-12-03 15:52王卫平汪丽萍王翠红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学院
景德镇陶瓷 2020年5期
关键词:景德镇研学陶瓷

王卫平 吴 浪 汪丽萍 王翠红(.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指示要求,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优秀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打造成冠领中国、代表江西走向世界,世界感知中国、认识江西的国际瓷都。近年来,“研学”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教育领域的“热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研学概念延续和发展了古代人研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研学是一种探究性教育方式,将学习和旅行融为一体,成为当下素质教育当中备受推崇的新模式。《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有序推进研学旅游发展。教育部等11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小学生研究性旅游的意见》,再次表明研究性旅游的重要性。当前正值我市获批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应该发扬我市陶瓷研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陶瓷研学旅游是为策应重大机遇。

一、景德镇区域陶瓷研学发展现状

1、优势独特

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两千年的制瓷史,八百年的官窑史,六百年的御窑史,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具有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迄今仍延续着国内外无法复制的陶瓷文化遗存,手工制瓷工艺全面生产体系。

拥有众多的人才支撑和教研基地。除了多家国家、省部科研机构之外,我市具有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首的四所培养陶瓷人才的高校及高职高专院校,全国艺术类院校优质毕业生不断涌入景德镇参与陶瓷生产制作,为研学提供了高质量人力资源。

课题组四人皆为高级职称,二人为正高职称,具有丰富的陶瓷实践与文献检索教学经验,课题负责人系全国技术能手、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九届江西省青联委员、景德镇市粉彩非遗传承人、高级技师,可以对研学基地的签约教师进行定期定岗教学培训。

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专业领域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创作经验,牵头拟定陶瓷研学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并对所有与基地签约的专业老师进行教学理念的贯彻和执行。

2、各方参与

领导重视。我市已建立了职能部门介入的中小学研学旅工作协调机制,可以有效促进陶瓷文化研学工作的开展。

多方参与。出台了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研学基地等一系列有效举措,近年来近二十家师资、场所、设备、完备的研学基地先后建立且运转。

发展迅速。2019年1~6月,古窑民俗博览区研学旅行接待人次就达到90余批次2万余人次,九江、南昌、新余、鹰潭等地的抵景研学旅行人数达15万人次。

二、国外研学现状

国外研学趋势,国外没有单设的陶瓷研学项目,现又称国外冬夏令营,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据调查,两周左右的研学课程是最多学生的选择,占比40.4%;其次是4周以上的研学课程,占比27.2%;3周左右的研学课程,有16%的学生选择。女生是参加国际研学的主群体,女生占53%,男生占47%;英美较受学生青睐,男生选择研学目的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女生选择研学目的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英国、美国、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于研学项目中“学”的安排,学生更喜欢的课程,1~9年级学生最喜欢是语言类课程,其次是动手类实践课程;10~12年级和本科学生最喜欢的是院校专业课程(含夏校),其次是学科类专业课程。

结合试验区创建步伐,优化信息化、发展化的课程体系,切实有效地优化提升研学体验感,建立共享合作机制优化研学与服务设施,整合全域关联研学资源。融合区域高校与科研院所专门力量,凝聚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建立具有竞争力、吸引力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陶瓷研学新模式,突出便捷化、精品化。依此放大陶瓷文化品牌优势,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高度融合,高品质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把景德镇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市场需求增长迅猛。未来3~5年中小学国内研学旅行市场保守估计将超千亿。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我国拥有2亿中小学生的巨大市场,以有50%的参与率,也有1亿中小学生的市场需求。

课题组依据国家研学政策的要求,围绕当前全国乃至全球的研学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通过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以及进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有关于研学所涉及的景德镇的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环境资源、艺术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考察、调研、分析。

三、项目实施的意义与必要性

陶瓷研学新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寓教于乐,现场传播区域文化,提高文旅资源热度,未来试验区一批批研学的学子就是口口相传最好的传播者,反之则是差评集聚,贻害无穷。通过逐步解决陶瓷研学资源碎片化、课程体系简单、专业师资匮乏、行业无序化现状。利用开放式、精品化、信息化新模式提升研学质量。构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陶瓷研学新模式,依此正本推新。

四、主要研究内容

1、课程体系与研学资源融合规划

由理论考察和实践技能课程组成,编写完整的一套教学大纲以及授课计划。根据每个研学团体的研学时间和实际学习需求来量身定制课程计划:理论考察课、实践技能课均可作为单选。

2、考察课

景德镇陶瓷考古课、历史遗迹考察课、传统工艺理论课、现代陶瓷及美术鉴赏课、现代陶瓷科技创新课、人文与自然生态课。

景德镇陶瓷考古课:通过参观了解考古发掘古窑遗址、博物馆、深入了解景德镇陶瓷历史,活化文物。(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古窑、御窑厂、湖田窑遗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

历史遗迹考察课:通过了解陶阳十三里历史街区的弄堂文化,以及景德镇十大瓷厂的旧厂房改造,让孩子们了解景德镇本土文化生活与古建筑保护以及与现代化城市功能的融合。(御窑景巷、古戏台、陶溪川工艺遗产博物馆)

3、传统工艺理论课

深入了解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了解景德镇被列为世界陶瓷之最的几项传统工艺、激发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拟参观地点:湖田大件器皿、真如堂艺术机构、雕塑瓷厂、新都大件瓷版厂)。

现代陶瓷及美术鉴赏课:通过参观景德镇现代美术机构,了解传统陶瓷材料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各种创新表达方式。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高陶国宴用瓷艺术馆、陶溪川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美术馆、景德镇三宝蓬艺术画廊、景德镇陶瓷集团展馆、三宝世外陶源艺术画廊、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馆、乐天陶社、江西省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

4、现代陶瓷科技创新课

参观景德镇高新陶瓷产业区的工业制作流程,了解景德镇现代日用陶瓷的工艺特色,让孩子面向未来,在创新引领中实现所学知识的跨界融合。(陶瓷园区、名坊园)

5、人文与自然生态课

开展人文与自然生态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元素金水木火土与陶瓷文化的关联。景德镇现已具备三宝瓷谷、进坑艺术村等人文与自然生态体系,利用浮梁现代农业资源,茶园生态园、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体系,以及景德镇周边的高岭、瑶里、东埠古街,以扩大实践教育的活动范围。(三宝瓷谷、进坑、高岭、瑶里、东埠古街等,以及正在打造的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体系、邑山智造工坊等)

6、实践技能学习课

6.1 基础技法学习课:拉坯、捏塑、青花绘画、注浆成型、捏花、玲珑瓷、修坯、施釉、玲珑瓷、乐烧、刻坯。

6.2 陶瓷创作课:瓷板彩绘、陶瓷首饰编织、陶瓷装饰设计、现代青花创作、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生活陶瓷创作、3D陶瓷打印创作。

6.3 其他类别工艺美术制作课:插花、蜡染、茶艺、国学礼仪、漆艺制作、金属锻造、木艺制作。

五、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

(1)实地考察景德镇当地历史古迹、生态自然、人文资源,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机构。

(2)实地考察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的相关专业,对其教学思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工作室功能设定进行全面了解。

2、理论整合

教育资源的理论汇总,对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学院相关专业教学体系当中的教学思路、教学文案展开深入的研究,在研学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达到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对景德镇陶瓷理论所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书面的详细梳理。

将“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到研学体系。实施开放式教学,将师徒制教育融入研学过程。

在课程体系规划、师资优势、教学方法、教学场地分配、生活服务配套等五个方面进行统筹。

充分发挥景德镇得天独厚的陶瓷文化历史与资源优势,推动研学的快速发展,将创新融入景德镇陶瓷研学教育体系使之成为一种精品优质课程,并以此吸引更多国内外大中小学生来景德镇来研学,促进全市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从当前全市研学数据研判,存在且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有6项:

陶瓷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理论的构建,全域研学资源零散,研学课程内容的创新性设计不够,课程体系过于简单,内容单一化,专业师资队伍及培训体系匮乏,服务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3、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场地分配

摒弃简单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学习当中用启发式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授给学生基本技法之余,设置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命题式创作,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模式进行陶瓷创作。

教学做合一、跨界融合、开放多元的原则。使课程变得立体化、乐趣性,让孩子在游玩中轻松的学习到丰富的专业知识。例如:以组织活动的形式,模拟创意市集,市场营销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做好的陶瓷创意产品拿到“创意市集上销售”。

责任与担当两大关键词也要融入进研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将个别课程以团队协作的训练方式贯穿课程始终。

除打造好自身基地的陶瓷学习空间和基础设施之外,还要与基地以外的各种教学场所合作,进行多元化空间教学。例如3D打印课堂,民间金属锻造工艺坊,大漆课堂、蜡染课堂、插花课堂、茶艺课堂、国学礼仪课堂等等。

六、生活服务配套

营养配餐:研学基地每日三餐针对性设计,结合当地美食,考虑各地饮食文化差异,营养美味。

每日沟通:每天向家长反馈孩子的生理指标和心理状况,确保孩子属于健康的状态。行前详尽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饮食特征、喜好习惯。

风险管理:秉承“安全第一”的理念,活动中严格遵循风险预防及管理体系中的相关规定和流程,最大程度上降低活动风险。

医疗:随队医护人员,24小时医护人员待命。距离中心医院仅3公里以内。

七、结语

当前,正值我市获批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应该发扬我市陶瓷研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陶瓷研学。依据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视察江西发表重要讲话当中所提到的“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规划的一轴一带五区多点的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并寻找规划政策当中能够为陶瓷研学教育所提供的便利条件,探索景德镇陶瓷研学发展过程中的新思路及可实施性精品方案,并研究出符合景德镇城市定位以及未来陶瓷文化发展命脉的陶瓷研学创新模式,为景德镇陶瓷研学的发展进形成有价值的“景德镇样板”。

猜你喜欢
景德镇研学陶瓷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研学之旅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