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掌跖角化症并发假性阿洪病一例

2020-12-03 01:52许媛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弥漫性脓疱角化

许媛媛,殷 广,丁 潇,贺 赞,赵 华

临床资料

患者,女,43 岁。因双手角化过度30 年,双足角化脱屑及双手部分手指指间关节环形缩窄10 年,于2018 年3 月20 日就诊。30 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手掌皮肤开始出现粗糙、增厚、变硬,伴脱屑,逐渐加重。10 年前,双足出现类似角化性皮损,双手小指远端指间关节横纹处出现环形缩窄,末节指端肥大,伴有间歇性疼痛,屈伸活动受限。10 年来,逐渐进展至双手示指、中指关节出现类似缩窄。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口腔及听力等系统检查及其他关节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双手掌、背侧及手指背侧皮肤粗糙、角化明显,边界清晰,角化皮损边缘可见颜色均一的淡红斑,病损表面可见较多脱屑;双手示指、中指和小指的末端指间关节变细呈环状缩窄,指端肥大,触之稍硬,皮温无异常,无压痛,部分甲板增厚浑浊;双足跖粗糙角化伴少量脱屑(图1a-1c)。双手正位X 线检查示:双手各骨未见骨质改变,关节间隙和关节面未见异常,软组织影正常(图1d)。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取左手掌处红斑脱屑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示:致密的角化过度,表皮不规则增生,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图2)。诊断:弥漫性掌跖角化症并发假性阿洪病。

讨论

掌跖角化症(palmoplantar keratoderma)大多为先天性遗传病,常有家族史,部分为获得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分为弥漫性、局限性、条纹状或点状等亚型[1],其中弥漫性掌跖角化症(diffuse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又称遗传性掌跖角化症,是最常见的类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学者研究较多的是其亚型弥漫性表皮松解型掌跖角化病(diffuse 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DEPPK)。已经明确DEPPK 的致病基础为KRT9 基因的突变[2]。本病例患者为散发,其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均未发病,由于患者拒绝,未对其本人及亲属进行基因检测。

弥漫掌跖角化症特点为对称性掌跖部位皮肤的粗糙、增厚、角化过度,有时角质增厚可延伸至侧面和背侧,特别是指(趾)关节,但膝、肘很少累及。累及甲板者可出现增厚呈浑浊状。部分患者可并发一些先天性异常,如鱼鳞病、假性阿洪病[3]、指端溶骨症和遗传性色素异常等。假性阿洪病又称假性箍指病(pseudoainhum),是指继发于各种疾病的指(趾)环状缩窄和自截。检索国内外文献,假性阿洪病大多发生在包皮[4],只检索到2 例掌跖角化症并发假性阿洪病的报道[5,6],国内报道的其他可并发假性阿洪病的疾病有扁平苔藓[7]、硬化萎缩性苔藓[8]、汗孔角化症[9]等。该例患者幼儿期开始出现掌跖部位的皮肤粗糙、角化增厚,成年后出现双手小指的环形缩窄,并逐渐累及其他指关节,可能与进行性的角化过度致使手指部位血供减少有关。该例患者虽暂无系统病变,但仍需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其病情进展。

掌跖角化症临床上应与胼胝性湿疹、掌跖脓疱病鉴别。湿疹常有炎症和瘙痒症状,掌跖脓疱病则会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脓疱,脓疱干涸后出现脱屑,三者还可通过组织病理鉴别。发生在手指部位的假性阿洪病需要与关节炎相鉴别,前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后者表现为关节痛和僵硬,还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区分。

弥漫掌跖角化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办法,局部使用角质层松解剂和润肤剂可缓解症状,必要时口服阿维A 胶囊,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部分改善角化症状[10]。假性阿洪病目前尚无阻止疾病进展的有效方法,症状严重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图1 弥漫性掌跖角化症并发假性阿洪病患者临床表现

图2 弥漫性掌跖角化症并发假性阿洪病患者手掌皮损组织病理(HE 染色)

猜你喜欢
弥漫性脓疱角化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羊传染性脓疱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控措施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脓疱症早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