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前后miRNA-328、miRNA-22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20-12-03 03:27肖金平付景秋李小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左房消融术心房

肖金平,付景秋,李小雷,陈 俊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成人发病率为0.3%左右,60~74岁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0%左右[1]。随着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增加,心房颤动患病率越来越高。男性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是女性的1.5倍左右,心房颤动不但可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还可引起血栓形成和栓塞,比如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2-3]。心房颤动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多样,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电重构、解剖重构、局灶触发及多子波折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4]。在治疗中,由于发病机制没有得到明确阐述,为此无论是药物、射频消融、外科手术、植入式心房除颤器、双心房起搏等手段,对心房颤动的复律、窦性心律维持的预防和治疗都无根治性效果[5]。但射频消融造成心肌热损伤,产生瘢痕组织,成为心肌电传导的绝缘带,可以替代心房切割-缝合,使手术操作过程简化,可能有更好的预后效果[6]。miRNA是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从理论上来讲,miRNA若将心房颤动电重构与结构重构相关的蛋白基因作为靶基因,则就与心房颤动形成及持续存在相关性。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参与调控心房颤动时心肌组织的电重构、离子重构和结构重构,其涉及的机制包括细胞内钙超载、心房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心房肌组织纤维化、通道和受体蛋白的改变、钙依赖性中性蛋白酶变化等[7]。miRNA通过多途径参与上述因素的调节,最后表现为促心房颤动或抗心房颤动、促凋亡或抗凋亡等[8]。本研究观察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前与术后相关miRNA表达水平变化,了解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相关因子mi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术前后miRNA表达的影响与预后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房颤动病人62例。纳入标准: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既往有确切的心房颤动病史;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存在二尖瓣置换术适应证(瓣叶穿孔、腱索断裂、成形手术难以完全矫正或成形手术失败);未治疗状态下坐位时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年龄20~80岁;病人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近期感染、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肾功能不全病人;妊娠期间出现心房颤动等。62例病人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28~74(56.34±4.19)岁;吸烟34例;左房内径(56.35±8.45)mm;心胸比0.63±0.05;左室射血分数0.56±0.07;合并疾病:冠心病22例,糖尿病21例,高血压34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舒张压(73.45±8.21)mmHg,收缩压(130.24±13.98)mmHg;疾病类型:按照2006年《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分类为阵发性心房颤动3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0例,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12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在二尖瓣置换术同期直视下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选择Stockertep Shuttle射频消融仪和CRTO快速三维心内膜电解剖标测系统。术前常规进行全身检查与生命体征的检测,了解肺静脉解剖、肺静脉走行、肺静脉开口位置与左心房的关系。病人局部麻醉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及右股静脉,常置10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穿刺房间隔2次并保留鞘于左心房,静脉注射肝素。经长鞘将7.5F四极冷盐水灌注导管送入左心房,造影定位肺静脉开口,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及左房附加线性消融。消融参数:冷盐水流量17 mL/min;消融能量30~35 W,消融时间30~45 s,上限温度45 ℃,消融终点为两侧肺静脉实现电学隔离。

1.3 样本采集 收集病人住院期间血清及右心房心肌组织,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病人8 mL静脉血,在室温下进行低速离心5 min,将上层血浆提取出来,将血浆保存于-80 ℃冰箱中。同时所有病人术中取右心耳心肌组织约200 mg,清洗干净后心肌组织立即置于液氮中,取适量心肌组织予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待用。

1.4 miRNA表达检测与HE/Masson染色 采用QIAGEN公司的miRNeasy Mini Kit试剂盒对抽取的血浆提取总RNA,通过miRNA数据库查找所要研究的miRNA-328和miRNA-223的序列。逆转录成cDNA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反应,严格按照Access RT-PCR System试剂盒说明书在生物安全柜中配制qRT-PCR反应体系进行操作,内标采用U6标准误。固定的石蜡心肌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4 μm切片后采用二甲苯脱蜡,接着各级乙醇至水洗,选取苏木精或Masson进行5 min染色,盐酸乙醇30 s分化,伊红15 s复染,采用无水乙醇进行脱水,然后二甲苯透明及中性树胶进行封固,在400倍光镜下观察。

1.5 预后观察 观察病人术后窦性心律转复情况(跨二尖瓣、三尖瓣血流A峰流速若>10 cm/s),同时观察与记录手术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直径与左室射血分数。

2 结 果

2.1 预后情况 62例病人射频消融术后窦性心律转复51例,转复率为82.3%。超声检查显示,术后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直径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心房颤动病人手术前后超声指标变化(±s)

2.2 miRNA-328、miRNA-223相对表达量 射频消融术后病人miRNA-328和miRNA-22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心房颤动病人手术前后miRNA-328、miRNA-223相对表达量比较(±s)

2.3 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心房颤动病人心肌组织HE染色显示,心肌细胞变大,细胞核明显增大,以及肌束明显增粗,心肌细胞的排序比较紊乱。Masson染色切片可见心肌细胞染色呈红紫色,细胞走行不一,大小不均,心肌细胞增大。详见图1、图2。

图1 HE染色心肌组织病理切片(×100)

图2 Masson染色心肌组织病理切片(×400)

2.4 预后转复率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以全体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预后转复率水平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疾病类型、吸烟行为、超声指标、心胸比、miRNA表达、收缩压、舒张压、其他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miRNA-328和miRNA-223相对表达量、左房直径与舒张压为影响预后转复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

表3 心房颤动病人预后转复率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引起心房颤动的病因复杂多样,因为它是心脑血管病的潜在并发症,所以受到临床高度关注及深入研究,但当前病理机制还不够明确。研究显示,心房颤动时心排血量减少≥25%[9];无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较无心房颤动者脑卒中发生概率高5~7倍,脑栓塞发生率相对较高。心房颤动病理解剖学的基质为心房扩大与心房纤维化,在早期,表现出离子通道特征与电重构发生变化,心房纤维化形成在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改变起重要作用,最终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与维持。本研究中心房颤动病人的心肌组织HE染色显示心肌细胞变大,细胞核明显增大,以及肌束明显增粗,心肌细胞的排序比较紊乱;Masson染色切片可见心肌细胞染色呈红紫色,细胞走行不一,大小不均,心肌细胞增大。

现代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具有多阶段特征,其发病因素包括电生理重构、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炎症和氧化应激、结构重构、钙离子稳态失调等,而心房结构重构是重要因素,特别是左心房大小是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心房起搏,能够导致犬心房进行结构重构、收缩重构以及电重构[10-11]。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62例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术后窦性心律转复51例,转复率为82.3%,术后病人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房直径均低于术前(P<0.05)。之所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与严格病例选择有关,同时也与射频装置不断革新相关,射频装置的优点为可以透壁,避免局部温度升高太多,使得射频的热能穿透心房组织4 mm左右,避免在空白期内心房颤动的复发,改善病人远期预后。

miRNA是新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转录后对靶基因的mRNA分子进行调节,从而参与到多种生理病理过程[12]。现阶段,miRNAs被当作生物标志物,广泛运用于肌肉损伤等不同研究领域,能够对心肌电重构产生影响,如miRNA-133、miRNA-1通过对钾通道基因表达进行调节,可能对心脏电活动传导及节律产生影响,miRNA-27等参与钙通道的调节[13]。近年来,miRNA和心房颤动发生及维持存在密切关系,miRNA对靶基因进行调节,从而参与到心肌活动中[14]。miRNA通过对编码心房颤动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基因调节,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早期先是电生理及离子通道特征发生改变,然后出现抗凋亡或促凋亡、抗心房颤动或促心房颤动等作用[15]。

研究表明,miR-328水平与L型钙通道蛋白亚基之间存在负相关,miR-328可以发挥促心房颤动作用,当前治疗心房颤动的一个有效策略是对miR-328进行抑制[16]。比如说miRNA-29能够对胶原蛋白Ⅰ、Ⅲ以及纤维素蛋白进行调控,从而引起心房纤维化,出现结构重构,最终引发心房颤动[17]。当心房颤动发生时,miRNA-1能够对钾通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机体心肌细胞膜的电位水平,从而在心房的电重构中发挥作用[18]。本研究结果显示,射频消融术后病人miRNA-328和miRNA-22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术前(P<0.05)。有研究显示,可能是miRNA-328和miRNA-223过表达降解正常胶原组织,刺激心房间质肌结缔组织、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导致心房的扩大和心肌纤维化,形成心房颤动的易感基质[19]。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显示,miRNA-328和miRNA-223相对表达量、左房直径与舒张压为影响心房颤动病人预后转复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即左房内径越大,血压越高,miRNA-328和miRNA-223表达量越高,预后就越差。miRNA-328和miRNA-22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拉长、变细,导致左心房增大。

总之,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有很好的转复效果,miRNA-328和miRNA-223表达增加可能有助于临床心房颤动的预后评估。

猜你喜欢
左房消融术心房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心血管疾病中左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形态变化及其与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心房破冰师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