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满意度的调查及思考
——以玉溪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2020-12-03 08:51岳增成李智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师范毕业生问卷

文 萍,岳增成,李智清 ,刘 云

(1.玉溪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2.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师范专业认证是指由师范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具体专业实施的专门性评价活动,认证的核心在于确认该校的师范毕业生是否达到教师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1].2016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率先在江苏省启动了高校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以期积累相关经验,对后续高校师范专业的未来建设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2017 年10 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对即将全面开展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进行了顶层设计.[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高等学校评估中心于2018年6月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指南(试行)》,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等8个方面,明确了各级师范专业认证的质量合格要求.高校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是教育部对高校师范专业办学现状的全面认识和重大战略部署.

地方师范院校如何从认证标准出发,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达成师范专业认证质量合格要求,是当前地方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如何找准定位,凸显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培养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改革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目前,对于师范专业认证的研究大多为理论和政策层面的探讨,实证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专门针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实证研究就更少.玉溪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地方师范院校,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将率先参加云南省师范专业认证.为了更好地了解已毕业学生对于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满意程度,挖掘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特设计了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并对383名数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通过研究试图回答如下问题: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已取得那些成效,存在何种不足?应如何优化师范生培养体系?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同种类型的地方师范院校提供有益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玉溪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毕业生,根据研究的需要,编制相应的调查问卷.在正式测试之前,对问卷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对问卷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调整.正式调查采用网络调查平台问卷星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问卷主要包含基本信息、人才培养满意度、课程开设、能力培养、教育实践等5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若干子问题,采取开放和半开放的形式进行调查.

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次调查共回收421份问卷,除去缺失值较多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为90%.采用SPSS 16. 0软件对问卷的客观选择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问卷的开放题答案进行背对背编码,并对编码不一致的答案进行审议,直至得到一致的编码结果.

2 调查结果

2.1 毕业生基本信息统计

问卷的第一个模块是毕业生基本信息调查,主要涉及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单位地区、学历、收入、工作满意度等基本信息,目的是了解学院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从性别上看,被调查的383名毕业生有248名为女性,占总调查人数的64.75%.从年龄分布上来看,参与本次调查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年龄在20~30岁的有240名,占总调查人数的62.66%,年龄在30~40岁的有141名,占总调查人数的81%,40岁以上的只有2名.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如图1所示,参与调查的383名毕业生中,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数多达295人,占总人数的77.02%,其余少部分毕业生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其他领域就业.

图1 毕业生就业领域统计 图2 毕业生就业地域统计图

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非常相关的占到62.14%,比较相关的占到22.98%,一般相关占5.48,只有很少一部分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占比为4.7%.从毕业生工作单位的地域看,我院毕业生大多数通过教师招考的“普岗”“特岗”考试到乡镇城市工作,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5.35%.只有很少一部分毕业生能到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就业,不足总人数的7%,毕业生具体就业地域分布和百分比见图2.

从学历水平上看,毕业生绝大多数具有本科学历,占调查总人数的94.52%,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较少,仅占总人数的3.9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只有1人.从收入水平上看,71.2%的毕业生月收入4 000~8 000元.参与调查的大多数毕业生对目前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23.76%,表示满意的占51.17%.

2.2 毕业生对人才培养满意度统计

图3 人才培养模块毕业生满意度雷达图

第二个模块主要调查毕业生对于学院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配备情况、软硬件资源配置情况、教学组织及管理制度、教师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及课程的安排、教育实习工作、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等9个维度对毕业生进行调查.每个维度均采用5级调查量表,用变量赋值法对所有问题的答案进行量化,依次用1、2、3、4、5分对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个选项进行赋值,采用SPSS 16. 0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生成人才培养模块毕业生满意度雷达图,如图3.

在人才培养模块毕业生满意雷达图中,9个维度的调查指标值都在3.5以上,说明满意程度合乎预期,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比较满意.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配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管理等4个维度指标值在4以上接近极限值,说明毕业生对这几个维度的满意度很高.而在就业指导课程、软硬件资源配置情况两个维度毕业生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2.3 毕业生对课程开设建议的统计

第三个模块从课程开设维度进行调查,采用半开放的问卷形式,用多选题调查毕业生“对于目前在校大学生来说,最应该加强哪些课程的学习”,以降序排列将统计结果呈现为表1.

表1 毕业生对应该加强学习课程的统计(N=383)

为了解毕业生认为应该要开设哪些课程,问卷设计了开放题,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让毕业生列举具体建议.统计时由研究者分别对问卷答案进行分类统计,确定课程类别并进行一级编码,对编码不一致的答案进行审议和调整,直至编码一致,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毕业生对建议开设课程的统计

2.4 毕业生能力培养的统计

图4 毕业生对实践课程与活动的满意度

第四个模块调查毕业生对于能力培养的看法,从毕业生对本专业应重点培养的能力统计看:(1)教学能力,占比93.21%;(2)班级管理能力,占比79.90%;(3)实践创新能力,占比61.88%;(4)解题能力,占比57.44%;(5)科研能力,占比41.51%;(6)竞赛能力,占比32.11%;(7)其他,占比0.78%.

针对能力的培养,问卷进一步调查了毕业生对目前学院所开展实践课程和活动的评价,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毕业生对目前学院所开展实践课程和活动总体感到满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1%.问卷具体调查了毕业生认为有用的实践活动,统计结果为:(1)教学技能类活动,占比90.60%;(2)专业知识相关活动,占比67.62%;(3)创新创业类活动,占比48.56%;(4)学生文体类活动,占比39.69%;(5)学生社团活动,占比38.9%;(6)其他,占比2.35%.

2.5 毕业生对教育实习建议的统计

图5 毕业生对教育实习的满意度

第五个模块选择教育实习为切入点对毕业生进行调查,毕业生对学校(学院)组织在校生的教育实习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具体满意程度和百分比如图5所示.从教育实习的学校分布来看,大部分的毕业生建议学校安排到初中去实习,占总调查人数的61.88%,建议到高中和小学的只有30.03%和8.09%.大部分毕业生建议学校将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具体各学期所占的百分比为:(1)第5学期,占比18.8%;(2)第6学期,占比26.63%;(3)第7学期,占比42.04%;(4)第8学期,占比9.92%;(5)其他,占比2.61%.

2.6 对开放问题的梳理

问卷的最后一个部分为开放问题:“请对学校、学院以及您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未来发展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回收的383份问卷的作答进行梳理,归纳主要观点并进行二级编码,对编码不一致的答案重新进行审议,直到编码结果一致,表3分6个方面对问卷的答案进行了梳理.

表3 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的建议

3 结论与思考

从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玉溪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所调查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配备情况、软硬件资源配置情况、教学组织及管理制度、教师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及课程的安排、教育实习工作、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等9个维度指标分值都接近4分.问卷也反映了毕业生认为的本专业应努力的方向,如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和活动,促进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等.结合调查问卷进行反思,玉溪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还存在下列问题:

(1)数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讲授法,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2)教师教育类课程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未能很好落实,学生参与度低;高校教学法老师缺乏对基础教育的深入研究,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实际脱节.

(3)学生教学技能有待提高,教师技能训练体系仍需完善.

(4)教育见习、教学试讲、教育实习等实践教学不够规范,缺乏专业指导和合理评价.

(5)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加强.

3.1 明确专业定位,服务地方经济

明确本专业的办学定位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2018年,玉溪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修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本专业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师德高尚,掌握数学科学和数学教育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具备良好数学核心素养和较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数学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班级管理、创新意识、沟通合作与反思能力,能在城乡初级中学或高级中学,从事数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师资.”该人才培养定位符合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突显了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

3.2 优化课程结构,夯实专业基础

教育部高等学校评估中心于2018年6月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指南(试行)》对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课程注重基础型、科学性、实践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指南(试行)》中8条毕业要求,进行内涵分解,建立对应的课程群,构建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优化现有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突出课程的“师范性” 和“学术性”,构建既符合师范专业认证诉求,又有较强实践可行性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

3.3 落实教学实践,强化教学技能

在实践教学中,玉溪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采取了如下的改革措施:首先,改革现有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由理论讲授向实践能力培养转变.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打破传统教师讲授式教学,采取学生参与式、合作式、研讨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形成.其次,建立内容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库,逐步尝试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从而提升理论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提供资源保障.第三,落实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活动,利用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模拟课堂训练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形成教学实践能力.第四,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的联系,与时俱进的更新数学教育理论,促进教育理论同教学实际的融合.4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始终要以师范专业认证要求为导向,多管齐下优化教学,形成合力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3.4 加强就业指导,提高综合能力

首先,以讲座、培训等多样化的形式解读政策文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参军入伍.其次,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通过职业生涯讲座、培训、大赛等多元化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未来教师系列活动,结合“易班”平台,推送《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系列讲座,发布招聘单位信息,提高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就业测评信息.第三,开设系列讲座进行考研辅导,从备考过程、备考的注意事项及备考心理调适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备考;定期开展考研交流会,邀请应往届考取研究生的优秀校友与在校生分享考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猜你喜欢
师范毕业生问卷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最“叛逆”的毕业生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