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反哺课程: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深入发展的实现路径

2020-12-04 17:26项亚光
大理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李 莉,项亚光,丁 琼

(1.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

课程思政是为了突破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的思政教育“孤岛”困境而实施的一项旨在让高校所有课程都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作用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综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引领作用、综合素养课程的浸润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深化作用和自然科学专业课程的拓展作用,最终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因此,课程思政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重在发掘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包括凸显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拓展自然科学课程的科学思维和职业素养教育等,这些研究颇具现实意义,但是从“课程”到“思政”的单向维度较为突出。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仅仅强调专业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程)对于深化思政教育的支持,而不探究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程的反哺以及“思政”与“课程”的双向互动,显然不利于课程思政形成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课程思政发展现状包括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深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就如何实现“课程”与“思政”双向互动和思政反哺课程,推动课程思政深入发展提供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现阶段我国课程思政取得的主要成就

注重德育,讲究德性之熏陶是我国教育古已有之的优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德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形成了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在内的广泛内容。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并不局限于直接承担德育的“德育学科”(品德与社会等),而是较全面地渗透在多个学科的具体教学与实践过程中。然而与中小学“学科德育”开展形成对比的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显著的“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并未形成有机统一的思政教育格局。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各行其道的局面不利于思政教育有效深入地开展,也使得专业课教学仅仅注重“授业解惑”而缺乏思想性和理论性的提升。课程思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4 年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开展相关试点工作,2016 年“课程思政”概念被正式提出,2017 年教育部充分肯定了上海市课程思政改革发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念和经验做法。时至今日,课程思政已在全国高校掀起研究与实践热潮,多地多类型高校均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活动。梳理近五年来课程思政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已经迈过艰难的起步与探索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实现了课程思政的总体建构

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在宏观层面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其研究取向集中在课程思政的战略意义、价值意蕴、课程体系建构、课程规划设计原则、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立与实行等方面。高德毅、宗爱东、邱伟光、陆道坤、邱仁富、李国娟、高燕等一批学者成果显著。代表作品有:高德毅、宗爱东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邱伟光的《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2〕、邱仁富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3〕、陆道坤的《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4〕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对课程思政的总体布局,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1〕,以教师为关键因素、以教材建设为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为先决条件并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制度保障的课程思政生成路径〔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保持协同发展、同向同行〔3〕等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不过由于课程思政在全国开展时间较短,当前课程思政的宏观研究更多是理论架构和全局指导,尚缺乏对课程思政广泛实践之后的问题总结与思考沉淀。

(二)实现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意识转变

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要成果是使得“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几乎各高校均把“课程思政”当作实施思政教育和深化学科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各类型高等院校相应立项建设大批课程思政研究与课程示范项目。高校行政管理者将课程思政工作视为高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的重要途径。普通教师也积极响应,将课程思政视为强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促进专业教学从“授业解惑”向“传道授业解惑”转变。这种同向同行局面的形成使得“课程思政”发展迅速。现下我国课程思政对于衔接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德育”,突破高校思政教育过于依赖思政课程而导致的“孤岛”困境,实现高校思政教育融于课程教学与实践,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发展目标,构建全程育人格局产生了显著推动作用。

(三)实现了微观层面课程思政建设的丰收

微观层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主要体现为研究者针对各门具体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此类研究与教师教学结合紧密,是各类型高校对课程思政理念的多元化探索和经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极为丰富。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来源,以“课程思政”为检索词,以2016—2020 年为检索时间段,检索到与课程思政直接相关的论文共计2 127 条,其中微观层面课程思政建设及研究涵盖了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和自然科学专业课程等除思政课之外的多门具体课程,涉及各类型高校和多个专业领域,堪称全面发展。考虑到课程思政建设形式多样,课程思政的实际开展范围应该更为广泛。

二、当前我国课程思政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成果颇丰,但在改革过程中也产生了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与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不足

伴随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与课程思政能力不足日益成为束缚课程思政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不同专业与课程教师对待课程思政认识参差不齐。虽然当前我国课程思政已经广泛开展,课程思政的浓厚氛围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现“真善美”的融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依然存在误解,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主动性不足,没有认识到“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体化的作用”〔4〕,更无法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提升为专业教学的内在需求。二是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不足。很多专业课教师将课程思政简单视为在课程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是过去课程建设中“德育目标”的简单强化,对思政内容体系缺乏了解,对思政教育特征、规律和方法认知不足,难以实现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无法将思政教育渗透至专业课教学中。三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开展效果的关键。专业课教师在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实施相应的课程思政设计与教学方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并根据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时反思、跟进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课程”从“思政”获益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研究对于课程服务于思政的意义、价值和实现路径论述较多,这些研究符合课程思政建设需求,有效加深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但就课程思政实施对于课程发展的益处却鲜有系统论述,这不利于加强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同感、提高其实践课程思政的主动性。课程思政服务于“思政”,落实于“课程”,其共同目标均是为了实现“育人”。实际上,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与课程认同感,提高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乐学、愿学;对于扩大教师的专业教学与研究视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等,均有重要意义。当下我国课程思政实施主要停留在课程服务思政的层面,课程与思政双向互动,特别是思政反哺课程还不足。只有真正实现思政助力课程,让课程建设和师生双方切实从课程思政的实施中受益,课程思政改革才能内化为师生的自觉实践行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才能真正建立并落到实处。

(三)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双向协作不足

课程思政促使思政理论教育在各个专业领域内延伸发展,深化了思政理论的运用与实践。当前我国高校多采用课题项目带动机制来管理、推动课程思政研究、实践与认证,思政课教师往往被列为课题组成员,在为专业思政课程提供理论指导、参与规划设计、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课程思政在多个专业课程领域的广泛开展,二者的合作需要向思政教学资源与教材开发,形成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体系,以及思政课教师直接参与学科竞赛和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深入发展,这既有利于专业课教师提升思政理论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也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开拓知识视野,促进思政课创新发展。双方的高度协作仅仅依赖个体项目推动显然力度不足,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需要完善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双向协作机制,促进双向协作常态化。

概言之,实现课程思政持续深入发展,必须扭转课程思政单向研究多的局面,推动“课程”和“思政”双向融合、协同发展研究的广泛开展。我国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注重以“课程”促“思政”,也需要引导“思政”反哺“课程”。

三、思政反哺课程的有效实现

“思政反哺课程”是指课程思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专业课(包括综合素养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对自身所从事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产生深层推动,简言之就是“思政”促进“课程”发展,“课程”因“思政”而获益。

(一)重视课程思政深入发展的新矛盾与新需求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5〕的确,尊重和肯定人的物质利益诉求与非物质利益诉求是思政教育发生的立足点和内驱力〔6〕。课程思政改革致力于让专业课程发挥思政教育作用,但如果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忽视专业课程发展和教师需求,不探究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程的反哺和推动,课程思政发展容易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甚至沦落为“运动式”教学改革,高等教育领域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然失去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必须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课程思政发展迈入新阶段产生的新矛盾与新需求,推动思政反哺课程,使各类非思政教育课程真正成为课程思政的主动参与者以及成果享有者。

(二)从课程、教材和教法等方面实施思政反哺课程

第一,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与课程认同感。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其学习潜能发挥和学习效果提升。课程思政强调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明确“为谁学”“为了谁”。比如专业导论课程要“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刻分析专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去向,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坚定学生职业理想信念”〔7〕,引导和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以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为主线的道德品质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喜好和投入,形成良好的专业与课程认同感。因此,增强课程思政与培养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教育融合,应该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帮助学生领悟专业学习意义、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增强专业学习动力、树立专业理想,这既有利于课程思政迅速融入专业课程,也有利于增强大学专业教育的灵活性。

第二,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课程思政对优化专业课教学内容、创新专业课教学方法和提高专业课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专业课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伴随着大量新的专业教学研究课题不断涌现,比如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课教学研究范式转换,创新专业课教学评价模式,引领专业课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用人文的视野来关照科技的发展”〔8〕,践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专业使命感等等。这些研究课题的解决必然会促进专业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丰富专业教学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专业划分不断细化,每个学科大类下都衍生出许多小类,这固然适应了科技深入发展的需求,但也容易造成专业与学科壁垒,给专业科学研究带来或显或隐的阻碍。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统筹规划多学科价值元素,促进专业课程“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2〕,有利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整合,思政理论包含丰富的哲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原理,为教师从事各类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及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与方法支撑,这些都有利于教师扩大学术视野,突破学科限制,不断提出新问题,丰富专业研究成果。

第三,挖掘地方思政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特色教材开发。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系统呈现和教学方法的凝练总结,是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证,因此各高校无不把教材建设视作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地方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相较于重点研究型大学,它更多面向地方生产与市场发展需求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两者在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内容体系上有着显著差异。因此打造富有地缘优势、关注地方发展的特色学科、特色课程等成为地方高等教育扎根现实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落实到教材建设中,地方高校除了选用教育部推荐使用的各级各类“规划教材”“精品教材”外,编写选用体现办学特色的、适应本校教学需求的地方特色教材有利于地方高校教材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体系中,充分挖掘具体课程的育人资源,这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深入研究‘教什么’‘怎样教’等育人的本质问题”〔2〕,仅仅依赖国家统编教材显然难以满足课程思政教学需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思政文化资源、开发富有地方特色、课程特色的校本教材或者相应学习资料无论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本身,还是对于地方高校以教材建设为依托,创新学科与课程建设体系,优化教材研究与队伍建设,保证师生对话教学的有效开展等均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第四,以课程思政为契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教师。适应课程思政深入发展新形势,胜任课程思政教学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这些层面:一是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提升专业课教师研究学生的能力。包括研究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和专业结构背景,尊重他们的学习、交际和生活诉求,了解其使用的媒介手段、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困惑难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并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找到切入点。二是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能力、教学评价管理和教学反思能力等,逐渐摸索出一套能将思政教育因素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并增强学生专业课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各类教学实践中,比如和专业课教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为专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较高站位、结合当下中国发展实际实现精准创意等提供积极支持。三是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以课程思政实施为平台,组织相关教学团队,共同参与教学质量提升研究,破解教学改革难题。同时在团队中分别遴选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突出的教师,开展示范教学与研究经验分享,引导并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加强协同联动,为思政反哺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实施思政反哺课程,实现“课程”与“思政”双赢离不开高等学校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制定立足学校、学科发展定位和实际情况的课程思政总体实施方案,加强学校各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协同联动,营造全校上下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教师探索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选取试点专业,培育示范课程,落实评价机制,建立通畅的互动合作模式,引导思政理论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对专业课教师给予思政理论与方法的指导,组织专业课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思政素养,掌握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互促进的教学规律。只有这样,课程思政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实现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优化教学能力,完善教学方法体系并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之,随着当前我国课程思政逐步走向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正视课程思政发展新阶段产生的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与思政教育能力不足,专业课教师从课程思政获益不足以及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双向协作不足等新问题,需要从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全面践行思政反哺课程,并实施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思政反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教学的强劲动力,内化为高校师生的自觉理念与积极行动,最终实现课程与思政双赢。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政反哺课程是实现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由“知之”到“好之”并“乐之”的有效实现路径。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