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0-12-04 21:52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
青年心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福建省福安市第六中学 郑 鸿

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秉承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他们在保家卫国、造福民生等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国泰民安,华夏子孙应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不忘前辈的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优化课堂设计,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切实将爱国情怀培养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提高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使命感。

一、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

家国情怀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衍生出了丰富的内涵:远古时代的“家国情怀”是对部族群体的归属感和对族长威望的认可;秦汉之后则体现在天下、家、国一体的“修身、治国、平天下”,讲究忠孝一体;晚清以后,“家国情怀”应当包含对国民的关注,夏曾佑曾提出对专制制度的批判,认为救国应当从推翻专制统治入手;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观念应运而生,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内部团结成为家国情怀的主旋律。

现代的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与国民密切相关、内容更加丰富的信念,它将对国家领土和民族团结的认同、对历史事实与传统美德的继承、对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的尊重结合起来。通过文化符号的形式融入了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唐装汉服的流行、故宫文创产品的风靡等,都体现了现代中国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切情感,对家国情怀的继承和发扬。

二、家国情怀课堂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应当采取多元化学习的策略,通过教材讲解、史料阅读、习题练习、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的学习应该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亲身感受,从而引发反思人类命运,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学习如何为人处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对于增长见识和开拓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空谈理论难免会落空,实践则可以起到加深印象、锻炼能力的目的。在“家国情怀”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社会实践的方式,比如引导学生参观历史古迹的方式来进行实践学习。

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人物解读、传记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思想的转变、人生经历对于其人格品质的塑造,例如:通过阅读《孙中山传记》来感悟其思想的缘由、投身革命事业的经历,从而加强对“三民主义”背景渊源的理解,对人物的解读能够辅助对时代脉络的梳理。

三、家国情怀教育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通过历史情境设置,增强学生的家国认同感

为了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深挖教材内涵,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科学设置历史情境,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将史料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例如: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学习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未有之大变局”,林则徐、魏源等开明人士开始正眼看世界,思索救国救民之道,思想解放的潮流逐渐兴起……在这一段思想解放历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时间轴作为线索,将近代思潮串联起来:鸦片战争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运动—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此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史料信息,通过搜集先贤资料和著作,学习感受他们的忧国忧民的思虑情怀。还可以对历史遗迹图片展示和纪录片的播放为切入点,例如:用林则徐虎门销烟池的相关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对比图,对比近代和现代的不同,通过对比来引导学生领悟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制度建设、民生福祉等取得的巨大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国家的认同感,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二)引入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声音、视觉方面加强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例如:在“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的专题中,可以利用影音资料来展示近代以来我国文化潮流的发展——从单一的样板戏到影视行业的百花齐放;从1979 年中国重返奥运场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些变化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实力提高的表现,也是文化和体育事业协同发展的体现,中国有能力、有信心让国民过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富足的小康生活。通过新旧时代的影视资料的对比,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切实感受到我国政治体制与发展道路的优越,从而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三)结合地方乡土特色,巩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我国各省市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迥异,构成了一幅多姿百态的生活图景,通过结合地方乡土特色进行历史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也能激发学生奉献家乡、扎根基层的意愿和动力。在地方乡土特色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地方志等资料,结合本地的名胜建筑和文化遗迹来提高学习的效果。以陕西为例,可以在教学中加入钟楼、兵马俑等特色地方建筑与出土文物,挖掘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妙设计和人文内涵,还可以学习到先秦时代的服饰兵器等知识,深入了解古代建筑科技水平和服饰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操。

(四)加入对家国情怀因素的考核,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应当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在试题中加入家国情怀的因素。例如:“福建地区的族谱中记载了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这说明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已在台湾繁衍定居”,在这道试题中既体现了大陆与台湾情浓于水的感情牵绊,也通过贴近生活的历史史料达到了考核知识点的目的,激发学生对于族谱、地方志等乡土特色资料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乡土情怀的入题,使教学效果的考查评价机制更加亲民、更接地气。

综合评价学习效果不仅从考题出发,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读后感写作、歌唱等方式来进行。例如:在阅读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资料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来考查判断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学习中国近代史可以引导学生歌唱《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感受激情澎湃的爱国热情。通过演唱、朗诵等情感表达方式来加深情绪体验,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真正扎根于学生的心里,培养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优秀人才。

随着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家国情怀在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也越发举足轻重,历史学科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教学,还包括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历史学习增强了使命感,令师生对历史更加敬畏和重视。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少女情怀总是诗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