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杂技剧的看法

2020-12-04 20:41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杂技艺术团
杂技与魔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杂技百姓情景

文︱(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杂技艺术团)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艺术欣赏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传统杂技已难以满足其需求。杂技要想生存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而杂技剧就是近十几年来杂技界的探索成果。本文就杂技剧浅谈几点看法。

一、杂技剧满足百姓的观赏需求

近年来,在国内外舞台上不断呈现出优秀的杂技剧作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传统杂技进行创新,广泛吸收戏剧、舞蹈等艺术的长处,巧用现代舞美、灯光、音效等科技手段,通过主题情景设置,在惊险刺激的技巧表演中呈现富有深刻主题内涵的故事情节,打造出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情景感,观众既可以感受到杂技的“高、难、惊、奇、险”,又可以品味多种艺术手段营造出的意境之美。

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杂技艺术团历经一年精心创作打造出现实题材杂技剧《守卫平安》。该剧运用现代音效、舞美灯光、情景对白、舞蹈、杂技技巧动作等,以消防战士守卫人民安全为主线,在《烈火金刚》一幕营造出无情火海肆虐,人们惊慌失措、慌乱逃生的场景,以架云梯、攀爬高楼入室等惊心动魄的高难度杂技动作,真实还原了消防战士冒着熊熊烈火、滚滚浓烟,舍身忘死冲进火场救人的场面;在《惊涛骇浪》一幕中,又展现暴雨交加、泥石流爆发、江门决堤,在百姓命悬一线之际,解放军战士用身体搭建人桥及时解救被困群众……可以说,剧目的每个章节、每个场景都牵动着观众的心,讲述百姓身边的热点故事,让观众对情景杂技剧的艺术魅力有了全新认识和感悟,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二、杂技剧为传承传统杂技开拓出新路

杂技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对传统文化艺术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杂技剧就是传承传统杂技的最好方式——杂技剧不仅要求对杂技本体有所提升,还要求不断吸收如戏剧、舞蹈、音乐等姊妹艺术的优点,对杂技技巧难度、演员素质修养、节目编排等进行全方位创新,杂技剧作品应具有独特的意境、风格,人物和故事情节贴近百姓生活,符合百姓审美,同时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这些都可以让传统杂技艺术满足现今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做精品品牌杂技,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杂技剧为弘扬民族文化找到突破口

杂技剧日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突破口。从近些年国际杂技大赛的情况来看,杂技节目民族风格越浓,就越受世界范围观众的喜爱。因此,杂技创新应突出民族艺术的风格特色。中国传统杂技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一直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滋养,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如观众熟悉的《柔术造型——剪窗花》将高难度的杂技技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欣赏杂技节目的同时,观众会被舞台背景呈现的冰天雪地、中国结、窗花、各民族代表性的服饰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所感染,使古老深厚的中华文化在杂技表演中得到诠释。

2018年是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之年,杂技剧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艺术得到很大发展。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杂技艺术团全新力作情景杂技剧《旗帜·声息》在抗日战争年代背景下以真实抗战事迹为主线,还原以“黑仔”为首的东江纵队英勇抗击日寇的壮举,大量运用杂技空翻、手技、力量、飞人等对垒场景的创新手法,加深观赏者对战争年代那段不可磨灭的红色历史记忆,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扬和认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为情景杂技剧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世界文化交流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情景杂技剧的发展空间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实践成果可以看出,富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多元艺术元素的杂技剧切中百姓审美需要。杂技剧要与时俱进,在选题立意、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上深入探索、突破和创新,一定会使杂技艺术更加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杂技百姓情景
情景交际
不让百姓撇嘴骂
不负百姓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百姓看家“风”
楼梯间 要小心
老鼠演杂技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