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理工高校大学生的成才之基

2020-12-04 23:25黄艳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教书育人 2020年9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经典作品理工科

黄艳萍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梭罗曾经指出“经典是人类思想最崇高的记录”,阅读经典就是和先前人类崇高思想对话。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与经典对话,在阅读经典中塑造学生个人品格、气质和修养是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 理工科大学生阅读经典的必要性

理工科高校对经典阅读教育重视不够。20 世纪初随着科学教育的兴起人文教育逐渐衰落,因此在20 世纪晚期英、美、德、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明确提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如1984 年美国发表了《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1987 年英国发布了《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明确把增进人文学科学术成就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德国工业大学规定人文课程要占总课程量的四分之一、日本一些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课程占基础课的31%-37.5%。我们国家20 世纪90 年代也在高校普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但没有对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提出具体的举措,加之科学实用主义观点的影响,以至于我国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相对缺失。经典阅读教育是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科技人才的内在需求,因此,加强理工科经典阅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理工科高校大学对经典作品更缺乏了解。不了解经典以及经典作品本身的选择性导致经典作品受冷。理工科大学生受个人兴趣和专业性质影响对经典作品更缺乏了解,他们在茫茫书海中不知道何为经典,缺乏甄别经典作品的能力。加上求学过程中学校和家庭缺乏经典育人意识,导致学生与经典之间产生了鸿沟。另外,经典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个选择性通过其难读、难懂、枯燥等特性体现出来从而实现对读者挑选。大多数经典无论是更加艰涩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经典,还是稍显易懂的文学、地理、历史、艺术等经典都具有较大的阅读和理解难度,加之经典作品在字词句上也多有晦涩,也会使读者产生畏难心理,而经典作品通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研读,否则领略不到其中的深意,这也给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

当今浅阅读风气对学生阅读的错误导向。信息数字化驱使下,随之而来的是“浅阅读”的盛行。所谓“浅阅读”即指浅层次的粗读、速览,以轻松、实用,甚至娱乐为目的阅读模式,其阅读特征主要表现为:碎片化、快餐式、跳跃式、随意性。2017年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 年我国人均每天阅读纸质图书的时长仅20.2 分钟,而每天人均手机阅读时长达74.4 分钟;2016 年我国成年人的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分别为55.3%、66.1%,这2019 年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 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占76.2%,图书阅读率为59%,手机和互联网为成年国民接触的媒介主体,纸质阅读时间有所减少,而在网上的行为活动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更加明显。各类碎片信息大量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所获得的大多是无用的消遣式的信息,这些信息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 理工科大学生至少应该阅读哪些经典

“经典”指那些具有权威性、典范性、能对人类精神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地从历史选择中走出来的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著作。经典著作通常被理解成文学经典作品,这个理解是狭义的。“经典著作”包括文学、政治、历史、地理、考古、艺术、语言、经济学、宗教、心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各学科里被公认、具有世界性的作品,每类学科里都相应的经典著作,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要读中国的经典,也要阅读西方经典。具体来说理工科大学生至少要读些什么样的经典呢?

首先,读些哲学经典。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意为“热爱智慧”。哲学是对万事万物本源的思考,它的本质不是让人们去信仰它的结论,而是启迪人们去思考。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源于好奇,人们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哲学不是一般的知识,哲学的起源是由于我们一种非常沉毅的企图去追求一种真实的知识。”中西方哲学经典著作都比较多,中国哲学经典当属先秦诸子类,《周易》《道德经》《论语》《庄子》《大学》《中庸》《心经》等;西方哲学经典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休谟的《人性论》等。

其次,读些历史经典。一切事物都有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的发展是自然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的合集。历史是对人类所经历所有生活场景的最接近真实的描述。历史最终是关于人的研究,最终的落脚点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国古代史经典《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西方历史经典如:卢梭《社会契约论》、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等。

第三,读些文学经典。文学经典必须读,但凡是称得上经典的文学作品在语言和思想上都是丰富而深刻的,文学的本质是对人类生活的反映。文学经典相较于其他经典而言,形式最丰富、题材最广泛、阅读体验更加舒畅,每个人都可以在世界文学经典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从俄罗斯的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到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福楼拜,再到英国的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简?奥斯丁,以及意大利的但丁、德国的歌德、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紫式部等等,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典到现当代都有不少文学经典,都值得仔细阅读。

当然,政治经济学经典也有必要读一些。适当的读些政治经济学经典能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生活于社会中,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共产党宣扬》、保罗·克鲁格曼《经济学》等都是政治学经济学里的经典。心理学经典也可以读一读,人类心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心理学是关于人类灵魂的科学。

三 理工科高校阅读经典教育的策略

人文素养较缺乏的理工科大学生即要阅读经典,又要经典阅读。阅读经典即阅读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认识、理解、思考、阅读的对象,同时也要践行经典阅读,经典阅读即深度阅读,是相对于泛读的读书方式而言的。经典著作必须对其字词句、文意进行经典阅读,否则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那么理工科高校的大学生如何进行经典阅读呢?

第一,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要设立“经典导读”课程,建立长效的经典阅读机制。国外的理工类高校在20 世纪就将经典教育写进培养目标中,我国虽然也有提倡经典教育,但很少有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上,我国理工类高校中的经典课目开设更是十分少见。因此,要提高理工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及兴趣,将“经典导读”课写进培养方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设专门的经典导读学分课,任课教师应选拔一批学养深厚,对经典著作有深入研究的教师,带领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导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组织讨论,鼓励学生阐述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图书馆应在经典文献的引入、经典文献数据库建设、经典阅览室建构上做出努力。图书馆应整合各类资源,制定各种措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经典导读培养。理工科高校的图书馆资源也更加侧重于理工类的书籍,人文经典书籍相对较少。在浩瀚如烟的图书资料中构建起专门的经典图书资料库,引进权威性的经典图书(西方经典、中国传统经典),建立全方位检索的经典文献分类资料库,保证检索和阅读方便。打造经典文献实体阅读空间,在图书馆内设立专业的经典文献阅览室。牛津大学Bodleian 图书馆、芝加哥大学JosephRigen-Stein 图书馆就专门设立了经典文献阅览室,集中为学生提供馆藏经典作品。经典文献阅览室内设立经典读物展架,各学科专业的、交叉性的经典读物都应包纳。打造出良好的阅读空间。充分整合经典作品导读的电子资源。许多经典著作前人都有解读,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合作,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经典作品电子语料库。大多经典作品都比较晦涩难懂,对它们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也不少。充分整合已有的经典作品研究成果,整理成方便查阅的电子语料库,为学生阅读和理解提供可供查询的窗口。

第三,定期开展经典作品读书活动。读书活动是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邀请学校里资深教授定期地主持读书活动,带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同时鼓励师生参与经典阅读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总之,经典著作是千百年来人类一代又一代人历史选择下来的结果,在人类著作的沙海中能够称得上经典的作品在每个学科里并不是很多,这些保存下来,并被人们奉为经典的著作是人类生命历程的写照,是人类杰出智慧的体现。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处在经典阅读的边缘状态,应该更加注重经典阅读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眼界的拓展,更关系到国家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加强经典阅读培养,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科技人才,经典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理工科大学生的成才之基。理工科高校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其培养出的人才是我国科学技术的直接的创造者和运用者,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相对缺乏,缺乏人文素养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人文素养是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是能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原动力。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会使我们对生命、真理、审美、语言与世界有更直接的感悟。因此,作为未来的科技人才更应该用时间和生命去拥抱这些一流的经典。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经典作品理工科
不理
深入研究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评介
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理工科人才发展战略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经典著作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浅析儒家经典作品中的合作学习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