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基石,发展历史时空观念

2020-12-05 02:16林铃容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6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历史

林铃容

●福建省福安市潭头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所接触到的学习内容往往与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只有不断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才能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并对一些历史事件有一个针对性的认知。因此,笔者在本文从“巧借信息化手段,培养历史时空意识;善用历史地图,变抽象为具体;立足章节线索,掌握历史时空轴;重视横向对比,搭建历史时空网络”四个方面对如何发展初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展开了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众所周知,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它对于学生更好地洞察历史趋势,认清历史方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教科书编排方式的影响和历史教师对时空观念重要性的忽视,当前初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非常淡薄,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以不断提高学生历史空间体系的建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以下,笔者谈谈对此的一些教学实践和主张。

一、巧借信息化手段,培养历史时空意识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手段也逐渐被应用到了历史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采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历史教学更容易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从而给予学生充分的听觉、视觉和认知记忆方面的强化体验。同时,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库,它能够让教师在选取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时空迁移,迅速将人物、事件、历史现象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的时空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意识,从而为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三国鼎立》的教学为例。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让学生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上课之前,我便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图片和电视剧片段。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剧中哪些人物印象最深刻?在学生说出诸葛亮、曹操等人之后,我告诉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1800年前的东汉、三国时代吧!”在授课过程中,我还为学生展示了与官渡之战相关的人物图,并要求学生根据人物关系和事件填写表格,完成课堂练习,从而将学生带入到了官渡之战的时空背景中。接着,我引导学生对赤壁之战进行了探索,并借助多媒体将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呈现了出来。在此基础上,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而学生的时空意识也在学习中得到了提升。

二、善用历史地图,变抽象为具体

历史地图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学好历史的有效工具,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外在表象的历史现象中探究其内在规律,还能够使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历史地图,尽可能让学生在用图的过程中从时间与空间上对史事进行直观感受,从而在获取相应历史信息的同时发展自身的历史时空观念。同时,应用历史地图还能够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观察地图的过程中了解到与其相关的诸多史事,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秦统一中国》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我在讲述秦灭六国时展示了动态地图《秦灭六国示意图》,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感受到了秦朝的强大,以及秦灭六国这一史事,这对于学生更为具体地记忆秦灭六国的起止时间、先后顺序及结果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地图上的所得信息,学生对秦统一中国后所进行的开发和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觉应用历史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立足章节线索,掌握历史时空轴

历史教材每一章节都会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将线索时空化,必然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有效地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并学会判断时代归属,从而构建出一个历史时空轴。而历史时空轴的建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使学生更准确、直观、有效地判断历史事件的时序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章节线索,并指导学生对线索进行适当重构,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来掌握历史时空轴的构建方法,进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该课内容有一个时空上的划分,并掌握历史时空轴的构建方法,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对本课线索的寻找。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尝试构建历史时空轴。通过观察,我发现一位对唐朝比较了解的学生把唐太宗和唐玄宗之间的几个皇帝也列入其中,从而把唐朝这一时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轴。我用白板向同学们展示了该学生所构建的时空轴,并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对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过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历史时空轴的构建,不仅使学生对唐朝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更为该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我从唐朝兴盛的原因出发带学生从不同的时空轴体会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从而有效发展了初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四、重视横向对比,搭建历史时空网络

当前的历史教学通常是按照课本所编排的顺序来组织教学的,现行教材将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开编排教学,这种课程编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但也严重割裂了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为了使学生能够认识同一时段中西方在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不同,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去搭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空网络,从而达到察同察异求规律的目的,这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百家争鸣》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会搭建历史时空网络,从而弥补历史教材的不足,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横向对比,带领学生感知不同时空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在介绍孔子、老子时,我还补充介绍了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了解同一时段的大思想家,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的释迦牟尼等。在横向对比的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对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观念进行了分析、讨论、比较,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尽管双方所处的环境,关注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都为日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然,横向对比这一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学会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之中,进而认识到其存在的意义。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普遍需求,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基石来发展初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势在必行。为此,当前教师务必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从而使学生逐渐掌握参与历史、分析历史、构建历史的能力。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历史
维生素的新观念
跨越时空的相遇
坚持系统观念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新历史
时空之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