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0-12-05 02:16程宝宝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初高中教材内容高中历史

程宝宝

●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

高中历史是研究社会发展历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等内容。学习历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还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历史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笔者在本文从历史学科的特征着手,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与过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特征,初中与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师应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掌握初中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索高中历史知识。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前,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历史资料,并思考:辛亥革命期间,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完成了哪些革命任务?其次,教师可以简单阐述当时的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这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最后,教师可以具体讲解高中历史学习的重点,系统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以及历史经验教训。这样,不仅可以层次递进地完成初高中知识点的过渡,还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深入发掘教材内容的精髓与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精髓以及内涵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教材内容精髓的挖掘,同时,还要注重教材内容讲解的有序性,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地讲解高中历史发展进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的目的。

例如,在介绍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环环相扣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挖掘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代表着什么胜利?中国发生了什么改变?抗日战争胜利在世界上的影响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探究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答题规范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三、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的频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学习比较枯燥乏味,要想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应将培养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

例如,在教学《祖国统一大业》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其次,带领学生观看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再次,用多媒体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点,钻研历史教材,切实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强化历史教学的整体性特征,充分挖掘教材精髓,活跃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多媒体应用的科学性,促进高中历史整体教学成效得以提高。本文是根据我个人多年历史教学经验所得,期望能够在探索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方面给予大家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教材内容高中历史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