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助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20-12-05 02:16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6期
关键词:历史课汉武帝悬念

陈 强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学校

微故事具有章节短小、情节生动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地插入微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所以,在一节新的历史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述跟这堂课有关的历史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一、设置悬念,调动内驱

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学部分,教师应该恰到好处地引用几个微故事作为一节新课的导入,设置相应的悬念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充满好奇感。

例如,在介绍安史之乱时,让学生理解安史之乱产生的原因是教学重点。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唐朝腐败的重要原因是唐玄宗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在教学时导入杨贵妃这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古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导入新课,设置悬念,让学生理解该诗就是描述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就命人千里迢迢送入宫中的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对杨贵妃十分纵容与宠溺。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唐朝统治者的荒淫腐败,让学生理解了唐朝后期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唐朝衰败的其他原因。通过这样的微故事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怀着探究的心理进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总是习惯于全神贯注地倾听故事,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微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历史课堂上,那么,在历史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形象诠释,理解概念

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历史知识晦涩难懂,有的历史课堂也很压抑,如果这时候教师能够通过插入一些微故事来形象地诠释当时的历史背景,那么,学生就可以较为轻松地理解这些历史概念了。

例如,在讲到汉武帝时,学生对于这一历史人物并不了解,这会使历史课堂陷入沉闷无趣的局面。教师可以在讲述本节内容时,制作一个关于汉武帝的人物介绍,中间插入一些汉武帝时期发生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历史事件的意义。如“金屋藏娇”、“苏武牧羊”等,学生从这些小故事中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初中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有着较大的难度。具体形象的历史故事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去研究汉武帝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收集更多关于汉武帝的历史故事。实际上这些历史微故事是对教材中历史知识的具体诠释,在使学生了解历史细节的同时,更好地感受历史概念,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三、助力小结,深化思维

一节历史课的结尾会对这节历史课产生重要作用,一堂课的收尾工作不能只是简单地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可以运用微故事,使学生加深对于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介绍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司马迁如何承受精神与身体的双重痛苦而发愤完成历史巨著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再如,可以讲解沿海地区曾被列强占领的小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有效地完成历史知识的建构。特别在学习与文化历史相关的内容时,如果教师不用具体的故事来做归纳与总结,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名人的小故事,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收尾工作中通过微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教材中的重难点,在深层次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插入微故事,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形象地诠释相关的历史知识,或者让微故事成为历史课堂的“助力小结”。

猜你喜欢
历史课汉武帝悬念
汉武帝好推理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中学历史课外考察活动实践策略研究
树为何名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古老的皮影戏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